241.毕业、分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987年有一届全运会,它虽然不像奥运会和亚运会那样举世瞩目,但也是我国最顶级的运动赛事。  

而且就在国内举校从某种层面上讲,对于内销来,广告宣传的效果或许更大。  

所以郭永坤自然不会错过。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事实上全运会还早,不过他三月中旬就联系首都那边的陆平安,让他开始活动。  

你猜这么着?  

结果不到一个月,陆平安那边就传来消息:定了。  

竞争对手自然也是有的,最凶猛的是可口可乐,将赞助费叫到一百五十万,不过当健力宝出价两百万后,对方直接选择了弃权。  

十分干脆。  

这使郭永坤情不自禁想起,那个叫克里斯汀的女人。老实讲,他猜不透对方的想法,但有种感觉,这个女人很不简单。  

还有一个细节,郭永坤从陆平安那里特地打听了一下。徐海平的亚洲饮料厂,没有参与此次竞争,但这个家伙却时常在首都出现。  

体委一改往常地快速反应,以及徐海平的阴魂不散,让郭永坤多少嗅到一些别样的气味。  

最近他又往市政府跑了几趟,不过据雷副市长所,健力宝的改革方案仍在磋商之中,还未下来。  

他没有骗自己的理由。  

索性郭永坤也懒得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攘呗。纵观这个年代的业内大佬,他的企业性质,以及当量,与鲁冠求最为相似。  

既然老鲁能够完成对万向的私有化,没理由他不校暑期,郭妹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即将步入社会。  

学校是包分配的,不过正是在就业分配的问题上,出了些岔子。  

这家伙没有同家人商量,私自写了一份申请书,申请调到市外工作。  

她的背景学校里人尽皆知,校领导更是一清二楚,当年正因为她上学的问题,郭永坤还给矿大捐了一座图书馆。  

这种要求,校方岂能不满足她?  

再,根本不费劲啊。人家巴不得往省城钻,她倒好,一门心思往外跑。  

郭永坤真想打断她的腿!  

让你跑。  

傍晚,老郭家的一楼客厅里,一家人都在。  

赵坤领着刚学会走路的秋秋,去外面玩了。客厅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李秀梅看了眼女儿,长叹口气,“娟,你自己吧,到底怎么想的?”  

“也、没什么想法。”郭妹耷拉着脑袋,弱弱道:“就是从到大没离开过家,现在参加工作了,想到外面独立生活一段时间。也是一种锻炼。三哥你对吧?”  

她心知肚明,母亲心软,大哥从未对她发过火,大嫂就不提。眼前这些人中,最难搞的就是三哥。  

“对个屁!”郭永坤气不打一块儿出。  

他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保护着妹妹,所以始终将她留在身边,结果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非但不领情,还第一时间想远离自己、离开家。  

这是什么行为?  

家庭就这么让你避之不及吗?  

“娟,你也别怪你三哥发火,他这些年为你付出多少,你心里应该有数。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不提前跟家里商量一下?”郭永年柔声问。  

“我这、不是怕你们不同意吗。”郭妹完,还在心里加了一句,你们肯定不会同意。  

她自然不是不爱家,只是她真的想体验一下独自生活的感觉,谁还想她这样,上了大学还得每回家报道?  

“娟,不是妈你,你就算真想锻炼锻炼自己,也没必要申请分配到下面的县市吧,就在省城这边工作,单位肯定也有宿舍,还能隔三差五回来看看。这样难得不好?”  

郭妹心,你咋不早啊,我哪知道你们这么“通情达理”,这样是挺好的,可惜…晚了。  

她的就业分配已经下来,被分在临水县国土资源局。  

一个发展落后的县城,距离省城有二百公里路程。  

“你这就叫作自作孽不可活!”  

郭永坤一指头戳她脑壳上,恨铁不成钢道:“你以为跑到外面独自生活很舒坦?到时吃食堂、睡硬板床、衣服还得自己洗。看着吧,不出一个礼拜你就会后悔!  

“也罢。人家都谁家孩子娇生惯养,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其中一个。让你出去磨练磨练也好,那时你就会明白,有家人在身边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事到如今,郭永坤也没有办法。他再有本事,也无法改变上头下达的行政指令。顶多在日后郭妹的工作过程中,疏通关系,慢慢把她调回来。  

而且郭妹胆敢做出这种事情,也令他深感忧虑。她今年已经二十四岁满,客观讲,应该早就过了叛逆期。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她的心性,似乎还停留在二十岁不到的阶段。  

因此磨练一下她,未必是件坏事。  

一个礼拜后,郭永坤亲自驱车,送郭妹前往临水县。  

汽车颠簸在坑洼的黄土路上,郭妹坐在副驾驶,贴着窗户,打量着窗外广袤的田野,带有婴儿肥的脸蛋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仿佛一切都那么新鲜。  

这些郭永坤都看在眼里,他突然感觉自己很幸运,当年下乡插队过,如同郭妹这种从生活在省城里的孩子,可能连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都不晓得。  

现在让她下田插秧,她大概也是愿意的。但这个心态到底能持续多久,就真的很难。  

后座上堆满东西,有两床被褥,有竹凉席,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