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发展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喏。”  

鬼哥隔着书桌递过来一张照片。  

郭永坤拿起看了看,是一个穿着夹克衫的青年男人,看起来三十左右的样子,五官普通,左眼角有一颗黑痣。  

“没地址?”  

“没有。”鬼哥摇头,“那家伙跟他表哥根本不算熟,一两年才见一次面,主要长辈间有些苦旧感情,难以割舍,所以哪怕相隔天南地北仍有走动,能知道他在春城做兰花生意就算不错了。”  

郭永坤也是无奈,看来只能自己去找,所幸按情况来看,这个郑继波的兰花生意做得不算小,想来应该有些知名度。  

这样寻找起来就方便不少。  

“小坤,你真准备去春城啊?”  

“不然闹着玩?”  

鬼哥拱了拱手,“佩服佩服”的意思。  

“不过就算没这件事,开年也有去趟北方的打算。”  

“哦?干嘛?”  

“打算在首都设个办事处。”  

鬼哥巴掌一拍,心说这才是正事,他还真怕郭永坤光想着报仇,忽略了厂里的大事。  

他才发现原来正经渠道来钱,也是挺快的。关键那钱用着也香,有点上瘾的意思。  

“讲讲呗,具体什么发展计划?”  

“我们河东对于有些地方,终究太远了,凭借奥运会的影响力,短时间内虽然能辐射到,但一直啃老本,肯定不是办法。所以我打算今年先在羊城和首都,分别设立一个办事处,建立仓储中心和销售团队。  

“这样一来,首先可以保证货源充足、缩短分销商的提货周期,另外还可以对现有市场进行妥善管理,和进一步巩固和开拓,使健力宝始终保持竞争力。”  

鬼哥竖起大拇指,笑道:“不错不错,眼下健力宝的战线确实拉得太长了,搞几个办事处,细化一下,听起来的确有好处。加油干,你可是答应我的,要让我做亿万富翁。”  

“不就是个亿万富翁嘛,那有何难?”郭永坤呵呵笑道,有句话他没说出来,怕吓到鬼哥,他心中早有目标,明年,也就是1986年,他至少要将健力宝的年销售额做到1.5个亿。  

因为1986年会有一届亚运会,正是一次绝好的锦上添花的契机,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将力战亚洲群雄,位居金牌榜第一。  

上一世,李厂长同样利用了这次契机,在1986年将健力宝销售额做到了1.3亿,他多加了两千万,算是给自己一个考验。  

“你是不难,但我这个吃下锅饭的,还是感觉挺难的。”鬼哥酸溜溜说,仍对当初有意合伙搞饮料厂,却被对方拒绝的事情耿耿于怀。  

不过现在,他终于明白对方为什么不肯合作了。  

因为钱太好赚,换成是他,他也不干。  

“对了,透露一下呗,去年你到底赚了多少钱啊?”鬼哥眨眼问。  

“你赚多少?”  

“我赚多少你还不清楚?你把那些罐子加起来一除就知道了。”  

“但你的人力成本和水电开销我不知道呀。”  

鬼哥竖起四根手指,“就这么多,将将,还没到。”  

“乘以十。”  

“靠!”  

鬼哥羡慕得眼都红了,虽然工厂是对方大,但目前生产线大家都只有一条,就因为做的东西不同,利润差十倍。  

太憋屈了!  

而且说是“去年”,实则奥运会八月才结束,健力宝也是从那时才开始畅销,实则仅有半年时间。  

半年赚四百万?  

简直要疯了!  

那今年对方得赚多少?  

鬼哥都不敢想象。  

“别靠了,管他赚四十万还是四百万,反正现在又不是我们的。”  

这倒是一句真话,从名义上讲,这些钱全是政府的。哪怕身为厂长,也不能随意动用。  

当然,只要能找到合适名头,譬如由于业务繁忙,需要配辆车;又譬如住处太远,需要搬个家,只要领导肯批条子,那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总之,要懂得变通。  

鬼哥突然笑了,“我跟你不一样,大家眼睛都盯着你这个土财主身上,我这边倒还好,没什么人太在意。”  

他突然觉得小家当也有小家当的好处。  

树不大,不招风。  

“对了,外汇啊,这可是重中之重,必须不停地兑。”忽然想起什么,郭永坤再次强调。  

他和鬼哥现在都只有一条生产线,目前还能应付,但一两年后肯定就不行了,到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引进更多的生产线,这就需要用到外汇。  

政府那边就不用想了,他们批,郭永坤也不会要,所以只能从市场上自己筹。  

所幸他有陈大少这层关系在,美金没戏,港币也可以,而港币要比美金好筹得多。  

“知道了知道了。”提起这茬,鬼哥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从鬼哥这里离开后,郭永坤来到工厂,让老王召集一众高管,准备开个会。  

行政楼的会议室里,郭永坤居于首位,目光环视下方十二个身影,最终定格在一个年轻小伙子身上。  

此人名叫李景旭,去年十二份才进的厂,不是招的,而是对方自己找上门的,也就是所谓的毛遂自荐。  

郭永坤亲自面的试。  

为啥?  

因为对方的学历很高,正儿八经的中专毕业生。  

他甚至都没想到,这年头会有中专生甘愿放弃国家分配的铁饭碗,来他一家挂靠工厂上班。  

需要科普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