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此人可交不可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郭大师…”  

“我说了,我不是什么大师。”  

回去的路上,陈大少亲自驾驶那辆虎头奔,郭永坤坐在副驾驶,叶珍妮和两个孩子则在后座。  

“好好好,郭…郭…郭兄!”  

陈大少想了半天,最后只能这样称呼,因为再叫名字,他实在不好意思,也不敢呀!  

这辈子听说过的大师事迹倒不少,但亲眼目睹的,这是头一次。  

而且,此事比他以往听过的任何一件,更加匪夷所思。  

简直就是神迹!  

对方不仅精准地算出灾难,说三天之内,恰好三天之内,而且紧要关头,及时出手,力挽狂澜,可以说差一分钟都不行!  

这是什么道行?  

此事甚至颠覆了陈大少的某些认知和价值观,使他意识到这世上真有活菩萨一般的存在。  

是的,活菩萨!  

丝毫做不了假,就在他眼前发生的,逆天改命,救下了他妻子和女儿的性命,这不是活菩萨又是什么?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如果不嫌弃的话,你这个朋友,我陈子昂这辈子交定了,以后只要有用得着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得出来,陈大少是真的激动和感恩,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掏心掏肺。  

郭永坤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因为此刻的心情有些复杂。  

那死去的两个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终究是人,实在难以做到心如止水。  

得缓一缓。  

“郭…哥,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和孩子们…”  

叶珍妮话说到这里时,直接哽咽了,漂亮的大眼睛里泪花闪烁,望着郭永坤的侧脸,心中的感恩戴德无以复加。  

可以说她和樱樱、柳柳的命,就是眼前这个男人给的!  

此恩此情,何以为报?  

郭永坤探过头去,对她笑了笑。  

“妈咪,你为什么哭啊?”  

只有两个小丫头还捋不清事情原委,显得不明所以。  

“樱樱,柳柳,妈咪跟你们讲,一定要记得这位叔叔,一直记得,永远都不能忘,知道吗?”叶珍妮抹干眼泪后,表情严肃地说。  

“为什么呀?”  

樱樱和柳柳歪着小脑袋,有些不懂,也很少见妈妈用这种语气跟她们讲话。  

“因为他是你们,还有妈咪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他,妈咪就会死掉,所以你们要懂得感恩。知道吗?”  

“妈咪,我不想你死!”  

“嗯,妈咪,我们知道了,我们会记住叔叔的,我不要你死!”  

两个小丫头,真是暖死个人,郭永坤那个羡慕嫉妒恨哪,心中的那点忧郁,也在她们的影响下逐渐淡化。  

这辈子郭永坤总算堂而皇之地进入了陈家,而且被奉为上宾。  

里面的景象与上辈子大体一致。  

院子里倒是多出不少名贵花卉,想来应该是陈老爷子的爱好。  

陈大少这厮可没有养花的闲情雅致。  

郭永坤本不爱花,但受某人的影响,现在慢慢也有些喜爱。  

“郭兄,有没有喜欢的,有的话就直说,我替老爷子做主,送你了。”  

因为陈大少撒泼放赖,中午一定要请他吃饭,厨房那边正在忙活,闲来无事,郭永坤便端着一杯咖啡,来到院子里欣赏花卉。  

能被陈老爷子这种人精心照料的花卉,自然不是凡品,他大多不认识,但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确实吸引人眼球。  

“不必了。”郭永坤笑着摆手,“这些金贵的花卉,真要给我养,八成得养死,看看就行了。”  

“那倒是,很不好养,老爷子专门请了个人料理它们,跟伺候大爷一样。”  

“这盆是君子兰吧?”郭永坤指着其中一只花盆问,总算有个认识的。  

“对,君子兰。”陈大少神秘叨叨道:“这盆君子兰可有些来历。”  

“哦?”郭永坤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郭兄应该知道,君子兰是外来物种吧?”  

“略有耳闻,内地现在也有,据说是英国传教士和日苯人带过来的。”  

“没错,而这盆君子兰,就是由日苯传到内地的母株下培育出来的。”  

陈大少笑着说,“当年日苯人将君子兰送给溥仪,作为名贵花卉放在伪皇宫里栽培,也培养了一批专业花匠,他们中一些家族就靠这个吃饭。这一株就是当时的伪皇宫花匠的后人,从几千株里面精心培育出来的,老爷子也机缘巧合,费了一番功夫才搞到手的。”  

听他这么一说,那这盆君子兰倒还真有些神秘色彩。  

郭永坤稍稍凑近,左看右瞧,感觉是挺好的,但具体好在哪里,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根本不懂。  

“花了多少钱?”  

“79年的时候,花了三十八万,人民币。”  

雾草!  

郭永坤盯着眼前这盆草,拢共不过也就十几片叶子,1979年的时候,花三十八万人民币去买?  

只能说陈老爷子的爱好,他是真的欣赏不来。  

这时他就在想啊,那这盆君子兰要是过两年拿到常春那边,得值多少钱?  

或是说得引起多大轰动?  

只怕得争得头破血流吧。  

“嘟嘟…”  

门外传来喇叭声,保安赶紧去开门,陈老爷子回来了。  

望着老人家下车后一脸激动的表情,显然是得知上午的惊险事件后,特地赶回来的。  

“大师在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