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郭永坤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头山粮食大丰收的事情,很快便在十里八乡传开,不仅如此,就是在县里、市里…都引起极大轰动。  

联产责任承包制首次进入国人视线。  

李海生在县里整整待了三天才回来,上面的意思是:先看看,不支持,不反对,不准效仿,静观其变…  

典型的旧时代摸着石头过河的处理方法。  

但对于郭永坤而言,足够了。  

现如今他在红阳公社不管哪个地方出现,待遇就跟日后的明星一样,谁不屁颠屁颠往上凑、恭恭敬敬道声好?  

不仅他,就是前头山任何一名社员走出去,都腰板挺得笔直,讲话音调都比以前高不少。  

没办法,手里有粮啊,就是这么底气!  

以往几乎年年都要借粮的前头山大队,现在倒成了土财主,反过来向外面发扬风格。  

名头一时无两,甚至盖过了羊头坳老大哥。  

混账东西赵爱国终于说上媳妇儿了,二根叔家的傻闺女也有人愿意娶了,在医院躺了三个月的林红道完璧归来…  

知青们心心念念的返城指标,落实下来啦!  

大队部的小操场上,整个前头山仅剩的37名知青,接到消息全部赶来。  

“永坤,恭喜恭喜啊…”  

由于赵福民还没出现,大家便聚在一起聊天打屁,气氛并不凝重,都显得挺轻松。  

因为他们虽过来了,但根本没作指望,只是大队通知到,仅此而已。  

眼下别说前头山,就是整个红阳公社,谁能有郭永坤的声势浩大?  

不是不想争,而是不敢,也没脸。  

“感谢感谢,等回去了一定寄点好吃的过来,到时大家分分…”  

被众人簇拥着,郭永坤也是激动万分,千盼万盼,总算是盼到了!  

还是那句话,谁能同他争?  

这个返城指标如果不给他,人民群众都不能答应。  

就是这么霸气!  

“永坤,河东见了…”  

林红道这会儿的表情,可谓要多惆怅有多惆怅,原本已是胜券在握,万万没想到…  

三根肋骨都没怼过!  

这还是人吗,怎么就跟独孤求败一样,根本无法战胜呢?  

“好了红道…”郭永坤搭起他的肩膀,笑着安慰,“现在不是都在传,有些地方的知青已经开始返城了么,我相信咱们这边也快了。”  

他说着,又将一旁有些不得劲的李有光揽过,“我估摸顶多再有个一年半载,政策就会下来,兄弟只是先走一步而已,回市里打好基础,说不定等你们回来时,工作我都替你们物色好了。”  

“嘿嘿…要这么一说的话,我这心里突然就爽了。”李有光哈哈大笑。  

林红道同样笑了笑,却显得有些牵强。  

“都来了没?”这时,赵福民总算现身了。  

手里拿着只白信封,里面装的啥不言而喻。  

大家的眼神落在郭永坤身上,心里要说没点羡慕嫉妒恨,那绝对是假的。  

因为这次不仅是返城,就连工作都能一并落实,简直不要太爽!  

“那我就不卖关子了,名额只有一个,但还真的挺不错,省城工商系统下的一个单位…”  

“啥?”  

听赵福民如此一说,大家的眼睛越发红了。  

原以为就是个普通工厂职位,谁能想到直接进了体制,而且是工商系统,还是省城的!  

这年头什么单位最吃香啊?  

那必须是供销社、物资、粮食,以及商业!  

这四大系统也被称作金饭碗中的金饭碗,炙手可热得很,谁如果能在其中谋个职位,那家里一准得烧高香,左邻右里都要高看一眼。  

“永坤,这下你算是发达了!”  

大家虽然眼馋得紧,但也心知肚明没自己的份,所以只好再次恭贺几句,抱着提前打好关系的想法。  

毕竟这位指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后,就是郭科长、郭主任,郭领导了。  

“好说好说,都是知青兄弟,将来有什么力所能及的…”  

郭永坤心情十分不错,也愿意许点小承诺。  

实际上有没有这个金饭碗,他根本不在乎,但话又说回来,有肯定比没有好,毕竟回到家里,他也不能当个巨婴。  

这辈子虽然没想过奋斗,不过让家人生活好是前提,再说…  

混个什么百万、千万身家的,还用的着奋斗吗?  

然而郭永坤没注意到,现场所有知青的眼神,都带着艳羡聚焦在他身上,唯有一人的目光…  

却有些闪躲。  

“咳!下面我公布一下。”  

赵福民这句话将大家的注意力瞬间拉扯过去。  

“这次获得返城指标的是…林红道。”  

哗——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大家瞬间懵了,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怎么会…”郭永坤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而林红道呆滞片刻后,险些没喜极而泣。  

居然是他?!  

怎么会…  

但不管了。  

火速上前接过返城通知书,捧在怀里如同心爱的姑娘,不断抚摸着。  

“红道,恭喜啊…”  

郭永坤瞬间被晾到一旁,身边唯一陪同的,只有李有光。  

“坤哥…”  

“什么都别说!”  

郭永坤怒了,怒不可遏,直挺挺上前,想要打人!  

“永坤哪,别激动,这不是我的主意,是李书记的意思…”  

赵福民长叹口气,知道结果一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