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早稻空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三角一带,春天总是稍纵即逝,不待人们好好欣赏那些争奇斗艳的花朵时,毒辣的太阳便逼得许多人不得不放弃这一念头。  

转眼间,夏天到了。  

这不是一个好年。  

郭永坤终于回忆起来,1978年得益于杂交水稻的普及,全国基本都是大丰收,但他所处的小县城,这一年却旱得不像话。  

当气温升至37摄氏度,且持续一月之久,滴雨未降时,人们才终于意识到,1977年的小旱只不过是前奏…  

郭永坤最近的工作只有一件事——挑水,徒步前往距离前头山十五里地的清溪河畔,挑水。  

清溪河属于长江支流,基本没有干涸的可能,那里依然有水,只是距离太远了。  

这活儿队里没社员愿意干,再说,一个壮劳动力一天顶多挑四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也只有郭永坤和几名知青,一直咬牙坚持着。  

虽然大作用是真的没有,但起码这股子力气劲儿,全大队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这对于郭永坤而言,就足够了。  

太阳蒸烤着大地,地面上热气腾腾,一眼望去连光线都是扭曲的,让人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赶在午饭之前,郭永坤上午的任务终于完成,挑着一担水进入大队后,晒得像黑炭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东边的田野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狂喊,吸引了不少人注意,还在田里劳作的社员们就直接奔了过来,住在这一片的人也纷纷从家里冲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大事。  

郭永坤同样好奇,加上他本身也要把水挑到那边,于是便握好藤钩,快步赶了过去。  

他挑着水肯定比旁人慢一拍,等来到事发地时,这里已汇聚了不少社员,奇怪的是,大家都眼泪婆娑的,有些妇人更是放声大哭。  

“咋了这是?”  

“永坤,你的这担水,也救不了火呀!”兴旺注意到他,伸手指向田里金黄的早稻。  

弄得郭永坤有些不明所以,时隔多年,他虽然偶尔记起一些事,但也不是每件事都能想起来。  

“这稻子不是长得还可以吗?”郭永坤将两只用木头箍成的水桶在田埂上放好后,便走进干涸的稻田,来到兴旺身旁。  

“可以?可以个啥,你看…”兴旺说着,将身前的一簇水稻拉弯,用手捻着金黄的稻穗,说,“看着是没啥区别,但里面全是瘪的,空穗!”  

郭永坤楞了一下,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这时,赵福民和赵大龙也带着一群社员,火急火燎赶了过来。  

“老支书,完了,白忙活一茬,全是空穗子!”  

“呜呜呜呜…这可咋办哪!”  

“老天爷,你咋就这么狠心,咱农民种点粮食容易吗?”  

现场哭成一片。  

正如刘德成以前说过的那句话: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咱农民也就这点底气。  

而显然,现场农民们的这点底气,现在直接被老天爷给收走了。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嚎啕大哭。  

“其他田呢?”  

赵福民查看过这片稻子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同样是一副天塌下来的表情。  

“这一片都差不多,全空了,往西头那边的要好点,有的空了一半,有的已经生了米。”  

万幸,总算不是全军覆没。  

“大龙,你赶紧带人去查查,看看到底空了多少,我要马上知道结果。”  

赵大龙的心情无比沉重,迅速安排人手,挨个查田去了。  

这时,田埂上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得知消息后,慌忙赶来的大队社员。  

出了这么大的事,哪还有人坐得住?  

有些人刚正在家里吃饭,听闻这个噩耗后,吓得连碗都摔了。  

大家纷纷加入查田的工作中,小半个下午,顶着炎炎烈日,疯狂奔波在田间地头。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结果终于统计出来。  

望着赵福民手里拿着的一个小册子,满田埂子的社员们,表情既担忧,又充满期盼。  

“社员们,不是好消息啊。”  

然而,赵福民这沉重的一嗓子,却瞬间将他们心里的那点小期盼,轰击得支离破碎。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  

“唉…”  

赵福民也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长叹口气道:“今年我们早稻的受灾情况,可比去年的二季稻严重多了,有…七成谷子,都是空穗!”  

“七成?!”  

有老人一听这话后,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  

“天呐,还要不要人活了?”  

“是啊,可恶的贼老天,快两个月了不给下一滴雨,咱农民还哪有活路!”  

“不活了,不活了,呜呜呜呜…”  

现场甚至有人起了轻生的念头,足以可见事情有多严重。  

“好了!”  

赵福民大手一挥,怒喝道:“都新时代了,饿不死人,别一个个像死了爹娘一样,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哭有啥用,哭能解决问题吗?”  

一些妇人被他骂得不敢吭声,但还是抿着嘴巴,在那不断抽泣着。  

“能有啥办法呢,稻子不出谷,那就是草,除了拿来喂牲口外,还有啥用?”  

“是啊,二根叔说得对,这茬注定是白忙活了,想啥法子都不可能救活呀!”  

众人议论纷纷,皆是摇头叹息不止。  

“老支书,你还得提前想想法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