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干尸新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吼!”  

血色残阳身上的血疖阴咒到底还是爆发了。  

此时他双眼鼓起,瞳孔缩小成了一个黑点,眼珠表面布满了血丝。  

全身的肌肉皮肤紧贴在骨骼上,泛着犹如黑铁般的油光,手掌也变的尖锐,仿佛一根根锋利的锉刀,闪烁着寒光。  

看起来暴戾而凶残,犹如一只残暴的妖魔,明显失去了人性意识。  

正疯狂地朝李渔冲来!  

明明不过是普通人,可现在的他一身气息爆裂且阴冷,其强悍程度比起李渔之前见过的镇魔小印章诚都毫不逊色,甚至还要可怕三分。  

李渔看也未看他一眼,屈指一弹,一道纤细的剑气飞出,噗嗤洞穿了血色残阳的眉心。  

接着手掌一翻,取出了金光烈火镜,挥手将其祭出。  

在李渔的催动下,镜面泛起一层浓郁耀眼的金光,明亮而刺眼,好似融化的液体黄金。  

炽热的金光聚拢在一起,化作一道恢弘而灿烂的炎阳灭魔神光射出,击中了那一滩肉泥。  

“滋......滋滋滋!”  

被至阳至烈的炎阳灭魔神光照中,那滩肉泥居然冒出了黑烟,发出犹如虫豸吱叫的古怪声音。  

金光烈火镜本就是一件火属灵器,拥有破魔之能。  

以前李渔催动,基本全靠这件灵器自己的力量。  

而现在他修为臻至先天胎息,一身修为暴涨十几倍,在他的催动下,这道炎阳灭魔神光威能同样暴涨许多。  

饶是这滩肉泥乃是诡异血肉,蕴含着某些诡异之力,仍被灼烧成了一滩灰烬。  

忽然,一道白红交织的光从灰烬中飞出。  

那是一根样式精美的玉钗。  

玉质细腻莹润宛若羊脂,明显是以上好的玉料雕琢而成。  

在这根玉钗内部,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血丝,这些血丝犹如暗红的血管一般,使得玉钗散发出一股深邃的魔性气息,令人不寒而栗。  

玉钗速度非常快,瞬息之间便飞出了十数丈之远,径直飞向了牛角山深处。  

铛~~~!  

李渔早有准备,犀利的剑光一绕,精准地点在了玉钗之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这口被李渔取名“青蛇”的飞剑本质不俗,在他以柔水精粹地洗练之下,锐利无匹,威力愈发惊人,在他手中,绝不下于寻常灵器。  

一击不成,青碧色剑光一旋,又一次斩在了玉钗上。  

咔嚓!  

玉钗碎裂,然后被剑光绞的粉碎。  

其内的一股诡异的魔性气息刚散溢出来,便被锋锐且精纯的碧波剑意泯灭掉。  

与此同时,随着玉钗的破碎,李渔发现自己手臂上的血疖阴咒仿佛失去了性灵一般,被他以柔水真气一催,居然全部逼出了体外。  

然后化作一团古怪的血红阴诡之气,渐渐溃散在空气中。  

“原来血疖阴咒的源头居然是这根玉钗。能够造就出诡异少女这等存在,这玉钗绝对是一件诡器!”  

李渔忽然有些明白,前世许多人中了血疖阴咒后,为何无法将这道诅咒清除掉了。  

正如一颗大树,就算将枝叶剪除,只要根部和主干还在,没多久还会继续抽枝发芽,生长出来。  

这根玉钗便是血疖阴咒的根源,根源不除,就算把血疖阴咒清除掉,凭着某种冥冥之中的联系,没多久血疖阴咒仍会继续冒出来。  

至于何为诡器?  

诡器与法器不同。  

法器乃修士以各类天材地宝耗费苦功祭炼而成,威力有大小,效果各异。  

换句话说,这是人为炼制的器物。  

至于诡器,一般是被某些力量所侵染而成之物,往往具备某些匪夷所思的力量。  

就比如被李渔所杀的诡异少女,被李渔一剑将身体劈为两片,甚至被剑光绞成肉泥,仍能够恢复如初,这说明她具备一定的“不死”之能。  

这诡异少女估计也是偶然得到了这枚玉钗,受到里面力量的污染,所以成为了诡异。  

幸好他挑选的时机不错,这诡异少女得到玉钗的时间也必然不会太长,否则再过个三年五载,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  

“嗯?”  

这时,李渔皱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掀开袖子,就发现手臂上原本尺余长的蜈蚣状血痕虽然已经消失,可仍有一缕发丝粗细的猩红血丝盘绕在上面。  

“为什么这血疖阴咒还在?”  

他目光一凝,心中疑惑不已。  

“难道…”  

李渔心里闪过一个颇为荒谬的念头。“刚才的玉钗并非是这血疖阴咒的源头?”  

他忽然有种不详地预感。  

不知为何,李渔想起了之前做过多次的噩梦。  

那個噩梦较为古怪。  

每次他都会梦到一个房间。  

一间诡异的婚房!  

整个房间的背景深沉而昏暗,隐隐透着不详地血色,仿佛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床边,还坐着一名看不清模样的女子。  

女人头上盖着猩红薄纱盖头,身披大红嫁衣,脚穿金丝红绣鞋,看起来朦胧模糊,如梦似幻。  

房间内,弥漫着一股令人颤栗和恐惧的气机。  

这个噩梦极其的诡异,甚至李渔都不知道血疖阴咒跟这个噩梦有什么关系。  

现在看来,这血疖阴咒怕是另有来历才是。  

“红盖头......红嫁衣......红绣鞋......”  

李渔嘴里喃喃自语,脑海深处的某些琐碎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