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炼心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牌楼、门户的建筑,比任何宫殿都要高大,便可以推断出肯定不一般。  

指不定,就藏有某种重宝,亦或者不为人知的秘密。  

望着一级级阶梯,与疑似牌楼门户的建筑,刘玉眼中闪过深思。  

他回忆翻阅过的诸多典籍,也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五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摇了摇头,可见都没有消息。  

但很快,五人注意力就被一阵轰鸣吸引。  

“轰隆隆”  

伴随一股股完全超越四阶,已经达到五阶的威能波动,一阵阵堪称惊天动地的轰鸣,忽然响彻上古禁地周围数十里。  

五人骇然望去,只见灰蒙蒙的天色下,陡然闪耀璀璨灵光,一阵阵五阶层次的威能波动猛然出现。  

“呖”  

一阵刺目红光中,一只翼展超越千丈的火凤浮现,尽管是由纯粹的灵力构成,但每一片翎羽都栩栩如生。  

脖颈修长、利爪锋锐、神态威严,将妖族王者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何为高贵的血脉。  

“呖!”  

一声长鸣中,翼展千丈通体暗红的火凤猛然煽动翅膀,狠狠朝上古禁地撞去。  

“咔嚓”  

同一时间另一片区域,转瞬间乌云密布,一道道紫金色雷电自乌云中乍现,凝聚成一条体型千丈的雷龙。  

千丈雷龙携煌煌天威,威能同样达到五阶层次,亦是义无反顾朝上古禁地而去。  

“九天落雷术”  

望着雷龙出现的异象,刘玉心头瞬间浮现一个法术名字。  

九天落雷术,五阶中品法术,唯有化神修士方可施展,能够释放出紫金色雷霆,较之化神雷劫也不逞多让。  

他剧目望去,马上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此人身着金色雷纹法袍,正是老熟人“惊雷真君”。  

惊雷真君、赤练魔君、雨霖真君、黑蛟王三大巅峰真君与五大巅峰妖王齐聚,像是约定好了一般,此时纷纷动用准备好底牌,爆发五阶化神层次的攻击。  

火凤、雷龙、秘宝.  

一道道五阶层次的威能波动,顿时令目睹的真君妖王们,发自内心感到颤栗。  

面对这种攻击,就连刘玉都不由升起一种无力感。  

四阶元婴与五阶化神的差距,实在太过巨大!  

“轰隆隆!”  

说时迟那时快,就算真君妖王们念头闪动之际,一道道五阶层次的攻击,即将进入到上古禁地内。  

“嗡嗡”  

像是有所感应,就在各大攻击即将越过那条线,进入上古禁地内时,禁地各个方向忽然有五彩光幕浮现。  

“嘭嘭嘭”  

火焰炽烈、雷霆狂暴,八道五阶攻击落在其上,使得五彩光幕一阵颤动。  

但看似薄薄的一层光幕,居然顽强抵挡了下来,一直到攻势威能耗尽都没有被攻破。  

不过仔细看去,还是能发现光幕暗淡不少。  

毕竟经过百万年的悠久岁月,辉夜洞天内时不时还有土著探索,禁制威能早就大不如前。  

可能当年化神修士都难以撼动,但如今只是普普通通的五阶攻击,抵挡起来已是十分艰难。  

“果真无愧禁地之名。”  

仔细打量一番,刘玉五人发现,禁地内不存在任何活物。  

不要说生灵,就连一株草一棵树都没有,不存在任何生机。  

“咔嚓”  

化神层次的威能爆发,上古禁地虽安然无恙,但禁地之外却是天翻地覆。  

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缝出现,朝四面八方蔓延而去。  

即使相隔数十里,刘玉都能感到地面那强烈的震动,一道道裂缝蔓延而来。  

就在他观望间,上古禁地各个方向,再次有一股股五层层次的威能波动出现,接连轰击在代表上古禁制的五彩光幕上。  

“嘭!!!”  

又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某一片区域的五彩光幕猛然暗淡,旋即砰的一声碎裂开来,被打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或许是年久失修,巨大缺口并没有愈合的趋势,整个五彩光幕的威势,都在这一瞬下降不少。  

缺口后方,正是通往禁地深处的无数级黑色台阶。  

“嗖嗖”  

刹那间,距离最近的妖王反应迅速,脚尖一点地面冲入缺口,朝一级级黑色台阶冲去。  

这位妖王化为人形,眉发胡须赤红如火,看上去是一个中年男子的模样,皮肤表面长着细细的淡红色绒毛。  

其一生灵压威势,较之惊雷真君毫不逊色,甚至隐隐还更强盛一分。  

“妖王凤天问”  

刘玉心中,瞬间浮现这个名字。  

凤天问,修为四阶巅峰,南疆妖族五大巅峰妖王之一,同时也是火凤族这一代的第一高手。  

顶尖的血脉,无可挑剔的背景,冠绝群雄的修为境界,此妖一身实力毋庸置疑。  

单独对上三大巅峰真君中任何一人,风天问都绝不会落入下风,甚至很大可能胜个一招半式。  

只可惜,在拥有“真妖血脉”的黑蛟王面前,还是逊色了半筹。  

“嗖嗖”  

风天问之后,是一名容貌绝美的女子。  

她身材匀称,身着青色劲装,五官既有阴柔之美,又兼具凌厉霸道,整体气质英姿飒爽。  

只可惜,一双淡红色的瞳孔,与皮肤上微不可查的几根淡红绒毛,还是说明了其妖修的身份。  

“火凤族二公主——凤仙儿”  

一众真君妖王望过去,瞬间认出此妖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