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明烛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根据这些封印展开联想,众人不难猜到一处处现世的秘境,都与“上古终结之战”有关。  

位于修仙界上层的元婴修士,都掌握许许多多秘闻与情报,就算没有如刘玉一般看到相关影像,根据种种痕迹也能将真相猜个八九不离十。  

他们隐隐约约感觉到,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劫,即将席卷整个世界!  

如此一来,众修提升实力的欲望,自然也变得更为迫切。  

不惜使用穷凶极恶,亦或者仁义道德的办法,让修为实力有一分一毫精进。  

人妖冲突,同门相残、兄弟反目、杀人夺宝.  

在刘玉的情报中,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种种现象屡见不鲜。  

那么多情况无不说明,修仙界正变得更为混乱。  

“或许不止是南疆,中域、东荒、北原、西漠,或许同样如此。”  

“多事之秋啊。”  

沉默数息,刘玉闪过这个念头。  

旋即,他微微一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师心怀苍生,刘某佩服不已。”  

“不过我等实力浅薄,胡思乱想忧国忧民,恐怕有些多余。”  

“天塌下来有诸位神君顶着,我等还是赶快提升实力自保要紧。”  

根据掌握的情报,刘玉认为修仙界乱局已定,不过暂时没有参与进去的想法。  

他现在只有两个目标,一是尽快修炼到元婴后期,二是为化神瓶颈多做准备。  

“阿弥陀佛,还是青阳道友豁达,老衲受教了。”  

闻言,空照老僧轻轻点头,没有再说冠冕堂皇的话语。  

毕竟在元婴修士眼里,凡人和低阶修士,是真的和蝼蚁没什么区别。  

平时说一两句,表明立场就可以了。  

要是一再强调,就显得太过虚伪了,大家懂的都懂。  

而修仙界会越来越混乱,也是许多真君的共识。  

正因如此,他们才频繁参加和发起交换会,将闲置宝物交换出去,换取有用资源提升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一转眼三十年过去,几年前墨梅成功突破后期瓶颈,成为了一名大修士。  

不过还在稳固境界,所以没来参加交换会。  

放眼在座诸修,惊雷实力绝对名列第一,此人到来后自然而然成为人群中心,许多话题都围绕他展开。  

不过还是有几名大修士,相比此人也只是逊色几筹,但并没有争风吃醋的想法。  

比如刘玉和黄眉。  

在吹捧、交谈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就是两个时辰。  

与会的真君妖王,最终定格在五十一人,修为普遍比以往更高。  

对于有妖王混入,除却刘玉之外,其他真君或许也有察觉。  

但只要其不主动暴露身份,他们也没有揭穿的想法。  

毕竟人数越多,交换到心仪宝物的几率也越大。  

“时辰已到,还未赶到的道友,我等就不继续等了。”  

“感谢诸位道友千里迢迢赶来捧场,黄某宣布本次交换会正式开始!”  

时辰一到,黄眉就起身宣布交换会开始。  

“上古元神灵物——明烛果一颗。”  

“此物能凝练神识,大幅度提升神识强度,使神识提前拥有“神念”的部分特质。”  

“若机缘足够,说不定服下此果后,便水到渠成拥有操控天地灵气的手段!”  

“还想冲击化神的道友,可千万不能错过“明烛果”,否则日后后悔万分亦是无用!”  

“此物只换取,能快速大幅度精进修为,并带有一定破境效果的丹药灵物,最好是契合土属性功法的。”  

储物戒灵光一闪,一枚拳头大小通体呈琉璃色的灵果,便出现在他手中。  

黄眉面不改色,当场拿出一份可以交换“明烛果”的资源名单,任由在场真君传阅,显然对自己的宝物十分有信心。  

“什么?!”  

“明烛果!”  

“竟是此物!!”  

明烛果一出现,在场真君皆面露震惊,就连刘玉都有些动容。  

原本漫不经心的惊雷真君,注意力也被吸引。  

无他,此物能大幅度提升并凝练神识,使修士神识提前拥有部分神念特质的功效,实在太过强大了。  

能提前拥有部分神念特质,对于冲击化神瓶颈的好处无需多说,对所有有志化神大道的真君而言,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而且拥有神念特质,与操控天地灵气息息相关。  

说不定一颗明烛果下去,就能获得操控天地灵气的能力,从而实力大幅度增长。  

综合来看,“明烛果”对某些修士的价值,恐怕都不亚于“造化青莲”了。  

“此灵物一出,恐怕一些中后期真君,不惜倾家荡产都要拿到。”  

“不过自己的神识,已经足够凝练,自然而然拥有部分神念特质,明烛果对自己没有效果。”  

打量几眼,刘玉面上恢复平静,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他已经拥有操控天地灵气的能力,神识也凝练到一定程度,又有青莲自提升元神修为。  

而明烛果,属于特殊灵物,也不能用仙府催熟。  

所以经过一番思考,他还是放弃竞争。  

毕竟以此物的吸引力,可以预见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竞争,就算是大修士都要伤筋动骨。  

刘玉如果参与进去的话,一下子拿出太多资源也很可疑。  

最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