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落荒而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  

高空中,一青一黑两道灵光,划过长长轨迹碰撞在一起,立时响起惊天动地的轰鸣。  

四阶上品的威能,就这样毫无花哨爆发,一道道余波射向四方,顿时让群山天翻地覆。  

一瞬间,就有不知多少座大山毁于一旦,地面也出现大范围的深坑与裂缝。  

这样的场景,对低阶修士与凡人而言,已经和天灾没什么区别,遇上就只有死路一条。  

“嘭!”  

高空中,两道灵光僵持两瞬,最终那道青色灵光还是溃散开来。  

不过真宝戮仙剑,也没有好到哪去,也因此消耗许多威能。  

“咻”  

还不等此剑继续攻击,就又有一枚青色火球迎面而来。  

“轰!!!”  

接触到戮仙剑,青色火球蓦然炸开,令方圆数十里内,温度都提升了不少。  

伴随火属性的炽烈气息,纯粹且恐怖的威能爆发,将威能消耗许多的戮仙剑逼退数里。  

开启“青阳星云”,刘玉接连两枚青色火球,轻易将极乐老魔的本命真宝击退。  

这一击,两人算是不相上下。  

此时,从灵压威势上来说,开启“青阳星云”并以星云体增幅自身的刘玉,已经与极乐老魔不相上下。  

在灵压的对抗上,没有一丝一毫劣势。  

毕竟移山遗府之行后的十年中,他三道齐修可谓齐头并进,相比十年前实力早就有长足进步。  

最关键的修为,从元婴四层提升到元婴五层。  

此时的刘玉,如果真正全力出手,方才仅仅一枚火球,便足以挡住戮仙剑的攻击。  

但他,并没有如此而为。  

而是故意示敌以弱,释放出一定的“可得性”,让对方觉得自己只是徒有虚名,为了利益继续铤而走险。  

作为“过来人”,刘玉太清楚极乐老魔此时的心态了。  

这种杀人夺宝的魔修,看上去狂妄自大,但实则狂妄只是表象,  

其心中,实则小心翼翼观察情况。  

真正狂妄自大者很少,否则不要说元婴境界,连金丹境界都很难达到。  

倘若这个时候,目标展现出乎意料的实力,出现什么超乎常理的风吹草动,对方多半直接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刘玉一向有仇必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既然今日,极乐老魔截杀自己,他当然想今日就报复回去。  

实力足够,报仇不隔夜!  

所以示敌以弱,让对方觉得有机可乘,不要见势不对撤退,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同一种人,所以刘玉很清楚对方此时的心态。  

已经结仇,倘若目标又不太强,还在可以应对的范畴内的话,极乐老魔多半想着夺取宝物与消除威胁。  

斩草除根!  

仇家,尤其是同层次的仇家,不马上除掉难道还留着过年?  

将心比心,刘玉若有类似想法,还付诸行动的话,同样也会想着斩草除根。  

所以当年斩杀天莲真君,默默提升实力的十年里,他也曾暗暗盘算如何除掉其情人邪眼真君。  

只可惜,双方都十分理智,这十年才相安无事。  

从当时来看,邪眼真君的确实力更强,但也只是稍胜一筹。  

即使后来炼化纯阳真宝“晨星珠”,实力一跃达到巅峰真君的程度,但也远远做不到无视一切。  

毕竟刘玉身处七国盟地盘,彼此是两个不同的联盟,若冒然跨境攻击对方真君,大概率会被群起攻之。  

作为瓜分天南修仙界的三大联盟,彼此只会在面临妖族压力的时候联合,其它时期一直都是明里暗里的对抗状态。  

同理,刘玉若想跨境击杀邪眼真君,亦是困难重重。  

十年过去,对方多半已经炼化纯阳真宝,实力有大幅度提升。  

此时想消灭这个后患,实力尚且还不成熟。  

虽然招惹一位大修士对手,但刘玉自始至终,都没有丁点后悔。  

只因,得自天莲的那一份灵药灵物,实在是.太香了。  

刘玉刻意藏拙,挡住极乐老魔全力一击,表面上落入下风。  

从场面上看,他短时间没有性命之忧,但“硬实力”却明显不敌。  

“南宫天之流,只不过水货而已。”  

“其实力,在大修士中属于垫底,也就欺负欺负初中期真君。”  

“而斩杀南宫天的青阳,实力虽然也达到大修士层次,但同样处于垫底。”  

“看来此人,只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当初能斩杀南宫天,多半还是因为有黄眉帮助,两人以多欺少而已。”  

见刘玉两枚火球,才堪堪抵挡戮仙剑一击,极乐老魔顿时心中一松。  

从细节处,他判断出目标的“真实实力”,虽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但心中却放松不少。  

虽然灵压威势上,两人不相上下,不过这方面极乐老魔却没有多么在意。  

毕竟威势这东西可以伪装,而且伪装起来还非常容易。  

判断可以继续动手,极乐老魔连连掐诀,控制六只炼尸进行攻击。  

在他的控制下,六只炼尸呈六芒星站立,形成某种玄奥阵势,彼此间气机隐隐相连。  

围困之余,包围圈迅速缩小,从各个方向朝刘玉袭来。  

“嗖嗖”  

强烈的破空声响起,犹如战斗机高速飞行,强势将空间中的空气排开,响起一声声响亮音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