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古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识之墙遮掩自身存在,刘玉一口气遁出一千多里,才在一个草木茂盛的小山坡上停住。  

随后他施展“土遁术”,抱着卓梦真直接遁入土中,在地下接近一百五十丈处,用落日金虹枪开辟出一个空间。  

草草开辟出一个不大不小的空间,分成一大一小两个房间,用法术将泥土凝固,再将“幻灭三元阵”布置下去。  

“不错。”  

看着眼前的杰作,刘玉将落日金虹枪收入丹田,轻轻颔首比较满意。  

有道是,熟能生巧。  

经过多次练习,他对开辟洞府这种事情,已经是轻车熟路。  

“之后的事情。可以之后再说“  

“卓道友,眼下我等先恢复伤势,然后再商量接下来的计划吧。”  

转过身,刘玉对卓梦真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功调息,此女的气息与灵压,终于不再不受控制的大幅度波动,已经能够行动自如。  

“嗯。”  

卓梦真默默点头,似乎是因为境界跌落心情不太好,转身就要朝她的小房间走去。  

“等等。”  

刘玉打断了此女离去的脚步,想了想还是取出一颗丹药,控制着向其飞去。  

“这是.?”  

下意识接过丹药,卓梦真不解的问道。  

“卓道友被火凤灼伤元神,短时间内想要恢复可不容易。”  

“这颗“养神丹”,能够加快许多元神伤势的恢复,道友且拿去用吧。”  

刘玉淡淡道。  

因为服用太多,养神丹对他而言,彻底失去了效果。  

这种丹药,他已经很久没有炼制,眼前这颗还是从前剩下来的。  

元神伤势如果没有灵物丹药之助,恢复起来十分缓慢,刘玉可不想在此停留太久。  

而之所以没有执行天风老祖的命令,除了确实考虑到功法后遗症外,还有有些事情,一个人确实不方便去办,或者说太过耗费时间。  

这个时候,便需要一个助手了。  

“增长神识方面的效果,养神丹只对炼气筑基修士有效。”  

“对我等金丹修士而言,只能作为恢复元神伤势的消耗品,不值多少灵石。”  

“先前道友本命法宝受损,或多或少争取了一些时间,让刘某有足够的时间反应,才没有受到伤势。”  

“这颗丹药,就免费送给道友了。”  

刘玉淡淡说道。  

说完挥了挥手,转身走进大房间,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望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卓梦真默然无语,虚弱的容颜上眸子明亮了几分。  

过了一会儿,她也转身走入房间,步伐轻快不少。  

进入房间,刘玉四下一扫,四周皆是空空荡荡的漆黑墙壁。  

因为考虑到,应该会再次停留一段时间,必定会修炼星辰真身,所以他的这个房间,空间非常之大。  

纵然恢复真身状态,也不会感觉到狭小拥挤。  

洗漱一番,换上一件崭新黑袍,刘玉取出常用的蒲团盘膝而坐。  

望着右臂上的爪痕,他眉头微微一皱。  

火凤三公主的攻击,蕴含着一种奇异的火焰之力,附着在伤口上,即使以他强大的体魄,恢复起来也不容易。  

目前只是暂时控制住,使之不继续恶化,要想进一步恢复痊愈,必须先清除伤口的“异力”。  

蒲团上,刘玉放空思绪。  

心中一个个念头升起,又沉入心湖深处,涟漪渐渐消失,最终进入到空灵的状态。  

“轰”  

感觉时机已至,他立刻运转“星辰真身”。  

体内,传来气血澎湃的声响,胸膛九处大穴连成的圆形图案,也瞬间变化为蔚蓝之色。  

在刘玉的操控下,无数蔚蓝光华朝右臂汇聚,不停在伤口附近流转。  

浓郁到极致的蔚蓝灵光,一遍遍洗涤着伤口,终于将如附骨之蛆一般的“异力”逼出。  

那是数缕红色的光华,被大量蔚蓝灵光排挤,最终还是被发出体外。  

“噗”  

红光化为几缕深红色的火焰,被刘玉直接一手拍灭,化为缕缕黑烟消失。  

而没了异力阻碍,在带有星辰之力特性的法力辅助下,他右臂伤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加上强大的体魄,仅仅数个呼吸,就已经痊愈,而且没有一丝疤痕留下。  

“可以开始修炼了。”  

看着右臂恢复如初,刘玉取出“紫元丹”吞服,运转根本功法“青阳功”修炼。  

虽然历经生死斗法有些疲惫,但尚且在可以忍受的范畴之内,他不可能因此就懈怠于修炼。  

想要变得更强,总归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有时候,就要忍受诸多不适,有时候,则需要一个人面对孤独与寂寞。  

但如果真正明白修仙的真谛,喜欢上那种探索真理的感觉,那便不适一种痛苦,反而是一种享受。  

那种一点一点变强,时时刻刻能够感觉到实力在增加的感觉,让人沉入其中无法自拔!  

花费三个时辰,完成“青阳功”的修炼,刘玉又继续修炼“存神妙法”。  

金丹中期到金丹后期之间,需要积累的法力修为更多。  

尽管晋升中期境界已有二十年,中间丹药也未曾短缺,可他依旧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服用丹药,已经比正常修炼快了数倍,如果没有遇到逆天灵物,很难再有捷径可走,只能按部就班修炼了。  

不过相对于极限寿元八百年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