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字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内法力运转,指尖冒出青色灵光,行成一道青色光柱,射在斑驳的石壁上。  

“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青阳子”  

即使此行陨落在横断山脉中,他也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至少还有路可走,并且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比前进无路的修士,好了不知多少倍。  

石屑唰唰落下,刻完刘玉便转身,回到原来的位置。  

不知为何,心头有些莫名的沉重,或许即将进行生死冒险的缘故吧。  

卓梦真与苍楼道人仍旧一动不动,似乎没有留下一点什么的意思。  

“既然留言完毕,尔等这就出发吧。”  

“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  

山间小亭中,天风老祖双手放在围栏上,从上方喊道。  

“是,师叔(前辈)。”  

刘玉等五人重重一拱手,相互对视点了点头。  

随后,周身灵光升腾缭绕,化为各色遁光冲天而起,往横断山脉内部飞去。  

千年以后,我们是历史。  

万年以后,我们是神话!  

如果成功的话。  

没有成功,恐怕只有亲近的修士,会一直记得。  

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被时间消磨,化为宗门玉册上一个暗澹的名字,被后来修士一掠而过。  

夕阳回首,刘玉勐然转头看去。  

只见天风老祖一道法诀打出,又重新启动禁制,将留言石壁遮掩。  

夕阳下,两位元婴真君一直望着五人离去的方向,还没有离开。  

落日余晖洒遍群山,刘玉沐浴在光辉之中。  

此情此景,他不禁想到了前世的一首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然地点不对,但出奇的应景。  

进入横断山脉后,别说有没有故人了,就连人影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  

“怪不得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  

“原来是没有酒。”  

刘玉念头闪动。  

当再次回头时,两位真君已经消失不见,荒山又恢复了从前模样,像是从未有人来过。  

只有那个小亭,安安静静伫立在山间,还在默默注视远去的五人。  

飞遁中,五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毕竟即将面对莫测的危险,稍有大意便会陨落。  

不约而同,五人遁速都没有太快。  

“小女子飘雪楼慕雨烟,修为金丹中期,本命法宝是“琉璃五妙铃”。”  

“擅长封禁、困敌,还有大范围攻击。”  

“不过对于皮糙肉厚、智慧不低的三阶妖修,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这一路上,还要请诸位道友多多照顾”  

慕雨烟率先开口,发出神识信息,打破五人间的沉默。  

她依旧娇柔文弱,充满女子的阴柔之美。  

就像少女一样,让人忍不住揽入怀中,好好呵护一番。  

关于少女的美好,都能从此女身上找到。  

不过,刘玉可不会有半点小看。  

飘雪楼,可是楚国五宗中,最强大的宗门。  

慕雨烟能修炼到金丹中期,怎么可能和外表一样娇弱?  

别的不说,修炼到金丹境界,年龄最少也有两百岁了。  

“仙子太客气了。”  

“眼下我等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理应暂时放下宗门恩怨,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才是。”  

“否则以此行的凶险,只怕真是十死无生!”  

苍楼老道随后开口,接上慕云烟的话,语气十分凝重。  

不过随着两人开口,沉重压抑的气氛顿时消散了许多。  

“两位道友说得不错,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等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都要同舟共济。”  

“为了性命考虑,即使从前有恩怨纠缠,也还是暂时放到一边为好。”  

刘玉开口赞同,大有深意道。  

他可不想一面应对妖兽,一面还要防备队友。  

多一名队友,在面临妖兽攻击时,也能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有更大机会逃跑不是?  

都这个时候了,还是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暂时不要勾心斗角为好。  

顿了顿,刘玉继续说道:  

“在下元阳宗“青阳子”,本命法宝“落日金虹枪”,比较擅长攻伐。”  

说完,为了显示诚意,他张口吐出落日金虹枪,变化在四寸大小悬浮在手中。  

枪身散发澹澹的金色灵光,有缕缕火属性灵气息逸散,其内强大的威能毫无遮掩,瞬间笼罩方圆数里。  

得益于炼制时使用的顶阶灵材,落日金虹枪的初始威能便不弱。  

如今数十年时间过去,在刘玉勤勤恳恳的培养下,威能已经有了长足的增长。  

即使对上温养三四百年的普通法宝,也不会落入下风。  

没有贪图快捷,选择宗门宝库现成的法宝,长远目光带来的收益,已经显现一二。  

“好强大的威能。”  

卓梦真暗道,心中有些震惊。  

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三十年没见,刘玉本命法宝的威能,竟然增长了这么多。  

虽然有些无奈,但不得不承认,仅凭本身实力的话,完全不是对手。  

此女心颓然一叹。  

其他几人心中,也闪过类似的想法,觉得金丹初期的刘玉,本命法宝威能超乎寻常的强大。  

修为只有金丹初期,但有着收集到的信息,没人将之当做普通金丹初期看待。  

刘玉心中暗暗点头,对几人的反应比较满意。  

虽然是同舟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