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玄冥旧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嗡嗡”  

一条条纹路亮起,传送阵微微震动,灵光快速变得强烈。  

一阵刺目的光华中,一道身影忽然出现在传送阵内。  

此人一身黑袍,瞳孔漆黑如墨,身形魁梧、气质阳刚。  

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像是元气大伤的模样。  

正是刘玉!  

“拜见青阳师祖”  

看守传送阵弟子,见到金丹长老出现,立马弯腰行礼。  

而下一刻,整个传送殿的弟子都被惊动,立马上前拜见不敢怠慢,  

一时间,参拜之声不绝于耳。  

“熟悉的宗门啊。”  

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刘玉微微感慨,一时间思绪万千。  

与妖兽打交道太久了,此时回到远离战火的宗门,他情不自禁升起一种亲切的感觉。  

紧绷的心弦,总算放松了一些。  

“嗯。”  

面对满殿弟子,刘玉淡淡点头,而后直接走出了大殿,让许多幻想一步登天的弟子失望不已。  

离开传送大殿,青台峰上很快有一道遁光冲天而起,向着通天峰飞去。  

既然返回了宗门,那么无论如何,应该也要向长老会说明一下情况。  

至于任务,应该算是失败了,不过刘玉问心无愧,毕竟已经尽力了。  

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换做普通金丹修士,说不定便是城破人亡的下场。  

坚守两年,已经尽到了自己的义务。  

青台峰距离通天峰不远,仅仅一刻钟左右,那如擎天玉般的灵山便映入眼帘。  

这一次,刘玉不用落下遁光,直直往山腰飞去。  

筑基执事不能在通天峰周围飞行,但金丹长老却例外,他如今晋升金丹期,自然不再受到先前规矩的限制。  

一路上,也没有修士阻拦,或者禁制被触发。  

刘玉向真阳道场望去,只见一片冷冷清清。  

原本热热闹闹,诸多筑基弟子一起谈玄论道的地方,此时已经只能看到两三人了。  

随着数千年一次的大兽潮爆发,宗门大部分修士都被派了出去,守卫青州各处重要的地方,就连金丹长老也无法置身事外。  

如此一来,宗门各处自然便显得冷清了不少。  

战争时期,大部分金丹长老都被派了出去,天风老祖指定长风真人坐镇宗门主持大局。  

至于筑基期的掌门,只是管一管炼气期弟子,以及一些宗门杂务罢了。  

很快,刘玉便来到了山腰靠近山顶的地方。  

通天峰是四阶灵山,而最靠近山顶的洞府,灵气浓郁程度比之三阶极品灵山,都要浓郁几分。  

楼阁、小亭、大湖......  

洞府环境优美,充满着古典韵味,碧波在湖中微微荡漾,看得出来洞府主人非常注重修身养性。  

“在下青阳,特来拜访长风师兄!”  

站立在洞府外,刘玉动用音道方法术,将声音传入其中。  

很快,就有一名童子从中走出,恭恭敬敬请他进去。  

穿越亭台楼阁,刘玉在一个湖边小亭见到了李长风。  

这么多年过去,此人还是留着两寸长的短须,一点也没有变长。  

刘玉忽然闪过这个念头,但动作却不慢,主动拱手道:  

“青阳见过长风师兄。”  

虽然都是金丹境界,但对方已经是金丹巅峰,而他还在金丹初期打转,姿态自然还是放低一点为好。  

“青阳师弟太客气了。”  

“坐下再说吧。”  

李长风没有托大,站起身来回礼,然后招呼道。  

说完,一指对面的座位。  

“师弟镇守金戈仙城,为何会这时返回?”  

“莫非...?”  

李长风不解问道,说到后面微微皱眉,看着刘玉苍白的脸色,似乎想到了什么。  

“嗯。”  

刘玉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直言道:  

“师兄想的没错,金戈城已经丢了。”  

“刘某侥幸逃得一命,还不知其他三位道友是生是死。”  

“也不知门下弟子们,最后能有几人生还。”  

他语气沉重,似乎对于此事耿耿于怀,说完重重一叹。  

“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闻言,李长风面色凝重。  

自从兽潮爆发以来,两年内只是青州,便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修仙者聚集地被攻破,一副野火燎原的模样。  

可金戈仙城意义却非同一般,此城一旦失守,意味着青州的防御压力就更大了。  

妖兽随时可能,对“新月城”发起攻势。  

一旦新月城也守不住,妖兽席卷而入,局势立刻便会陷入糜烂。  

“此事,责任不在青阳师弟身上。”  

“宗门并非不知金戈城的重要,只是此时青州已遍地烽火,实在抽不出人手前去支援。”  

“能够坚守两年,师弟已经尽力了,此时切莫往心里去。”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师弟暂且回去好好养伤,他日还需师弟......”  

李长风没有责怪,反而好言安慰,说出了宗门的苦衷。  

面对大兽潮,纵然元婴宗门,也有无可奈何之处。  

正如他所言,三宗并非不知道金戈城的重要,也不是故意拖延不支援,实在是人手实在捉襟见肘。  

本宗三十几名金丹修士,就算加上附属势力的金丹,也不过六七十人,却要防守如此广大的疆域,难度可想而知。  

光凭三宗,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坚持下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