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破败之剑(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天宝的动作没有半分停止。  

他双手持剑,将闪耀橙红与灰白灵光的圣火剑,缓缓举过头顶。  

破损一角的剑尖角度偏转,逐渐正对着苍穹。  

传世之剑高举!  

破损的剑刃,呈一百八十度,笔直正对苍穹。  

刹那之间,本就浩瀚无垠的威势再次攀升,到达了刘玉难以估测的境地。  

万丈高空中,正对剑尖的云朵,瞬间破开一个圆滑整齐的巨洞。  

像是传世之剑那毁天灭地的威能,瞬间蔓延到了万丈之外。  

与此同时,就在剑尖正对苍穹的那一刻,天地灵气也发生了剧烈的波动。  

以唐天宝为中心,方圆五十里范围之内。  

所有属性的灵气,像是受到某种号召一般,争先恐后汇聚而来。  

金色、绿色、蓝色、红色、黄色一瞬之间,风云变幻。  

刘玉看到无数颗五颜六色的光点,从四面八方、从虚空中汇聚而来,形成了一道道灵力风暴。  

原本百鬼夜行、地狱降临的气象,在汹涌的袭来的灵气风暴面前,瞬间被破坏殆尽。  

再也不复方才的恐怖。  

刘玉放眼望去,四周皆是五颜六色的灵气洪流,看上去美轮美奂宛如置身童话世界,有七彩的灵光不断流转。  

仅仅一瞬过后,汇聚过来的灵气已经极为恐怖,就算是金丹修士也要感到颤栗。  

方圆五十里的灵气瞬间被抽空,形成了短暂的“真空”状态。  

刘玉可以感觉,五颜六色的灵气洪流所过之处,几乎感觉不到灵气,像是强行被掠夺走了一般。  

“这就是灵宝,操控天地灵气的神奇能力吗?”  

刘玉喃喃自语,不禁心生向往。  

人力有穷尽,而天地之威,无穷无尽。  

这句虽然有些太过绝对,但对于低阶修士而言,也接近真理了。  

从四面八方涌来,五颜六色汹涌澎湃的灵气,像是受到了某种约束,虽然看似杂乱无序,但也没有紊乱失控或者溃散的迹象。  

无数恶鬼与骷髅头快速接近,距离唐天宝已经不足十丈。  

这个距离,甚至可以看清楚恶鬼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骷髅头骨上的每一丝纹理。  

对筑基期修士都是尽在咫尺,何况是金丹修士?  

如果不能破解危局,那么下一刻,便是唐天宝亡命之时!  

看到这里,刘玉心中暗暗一紧,法力又运转上了手掌,一念可以激发瞬息千里符遁走。  

灵宝毕竟超出筑基期层次太多,纵然有着初生的器灵配合,驾驭起来也是极难。  

以唐天宝筑基巅峰的境界,驾驭不住的可能性才是最大!  

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刘玉继续向唐天宝看去,想看看最终的结果。  

其人的结局,下一刻便见分晓!  

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汹涌灵气,在圣火剑某种无形之力的约束下,不断向唐天宝身后汇聚而去。  

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的灵气像是一条条彩带。  

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却不显得驳杂混乱,反而有一种规则的美丽。  

但越是接近唐天宝,彩色的灵气光点就越是暗淡,仿佛褪色了一般。  

这与圣火剑剑身的褪色如出一辙,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一起。  

金色代表金属性灵气,绿色代表木属性灵气各种外在颜色,所对应的灵气属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靠近唐天宝一定范围内的灵气,却通通变成了灰白之色,染上一层精致的灰,被强行改变了原本的属性。  

刘玉知道,这是被圣火剑“操控”,或者说驾驭了。  

在恶鬼与骷髅接近五里的时候,那仿佛无穷无尽的天地灵气,终于在唐天宝身后上空,形成一道朦胧的剑影。  

剑影呈灰白之色,有七八十丈高大,比山峦还要挺拔,只是有一些虚幻与不真实。  

但却还在迅速吸收灵气,不断变得凝实。  

细细一看,这剑影竟与圣火剑无比相像,就像是放大了之后的圣火剑。  

不过细节之处,还是稍微模糊了一点。  

按道理来说,圣火教炼制的圣火剑,应该是火属性的才对。  

刘玉第一次见到时,此剑还吸收了巨量的火属性灵力。  

但是此时此刻,悬浮在空中的那道剑影,却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破败、腐朽的气息,哪里有一点火属性灵宝的模样?  

联想到为了炼制它,圣火教现在的模样,称之为不详之剑也不为过!  

此时此刻,圣火剑高举的唐天宝,面上神情出乎意料的平静。  

受到圣火剑加持,他的威势,已经拔升到了不可思议的层次,并且与冥冥中的大势相合。  

一举一动之间,都能搅动天地间的风云。  

不过唐天宝本身还是只是筑基修士,若被任何一只恶鬼扑在身上,都有可能身死道消。  

面对近在迟尺,奇形怪状的恶鬼,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铿锵!”  

像是利剑出鞘,刘玉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剑鸣,似乎是从耳边传来,又似乎是在心中响起。  

余音不绝,经久不衰。  

此时,唐天宝面色淡漠,无数杂念已经消失。  

只有眼中,还残留着些许,对命运弄人的不甘!  

他双手握住圣火剑,凭空向下轻轻一斩。  

“轰!!!”  

顿时,身后空中的剑影也随之一动,向着下方轻轻一斩,斩出一道巨大无比的灰白色剑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