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联盟变动(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此时还在幽州境内。  

不知什么原因,此人竟然没有直接离开幽州。  

思考了一会,刘玉取出赤炎塔、熔火刀、离玄剑等灵器,缓缓输入法力开始温养。  

“九国盟”变成“七国盟”的消息,以及燕国被被分割成十数个小国的决定,随着三宗大会的结束,迅速传向外界。  

就在同一天,已经灭亡了御灵宗的飘雪阁、清虚派,也传出同样的消息。  

还有攻打西方四洲的齐国宗门,也这一天放出类似的消息,显然两国宗门已经通过气。  

自此,燕国四宗灭亡,燕国之名也将不复存在。  

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初步被平定的燕国修仙界,引发惊天波澜。  

有修士坦然接受,有修士义愤填膺,有修士公然叫嚣......  

但不管原燕国修仙界的修士作何感想,这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再也无法更改。  

在绝对的实力下,就算有修士不满,也很快会被镇压下去。  

但本就只是初步平地的局势,在燕国除名消息流出后,却又有暗流涌动,又有波澜再起。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刘玉料想宗门的安排,很快就会下来。  

一日后,宗门令牌再次传来讯息。  

不出意料,这一次是召集宗门内部筑基修士中的佼佼者,要下达维持新生的元国稳定的任务。  

接受信息后,刘玉离开木屋,向云霄山上登去。  

修仙者的建造能力非同小可,短短一日时间过去,云霄山周围战后废墟的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沟壑被填平,各种法术残留与法术痕迹都消失不见,崩塌的楼阙也被清理。  

原本的废墟之上,一座座宫阙楼阁拔地而起,已经初具轮廓,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  

不过这些只是临时建筑,防御力等方面与白云观时期相比,还是有极大差距的。  

重新建造的宫阙楼阁,已经没有道家的韵味,都变成了楚国的风格。  

身在异国他乡的修士们见了,可以从中找到丝丝熟悉的感觉。  

刘玉一眼望去,三宗修士的格局还是先前那样,木屋蔓延成片,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不过灵觉敏锐,还是使他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  

原本三宗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联盟命令的大趋势下,自然能够放下成见暂时合作。  

但现在这个共同的目标没了,名义上的联盟约束也没了,三宗关系顿时发生了微妙变化。  

从原本的合作关系,悄然变成竞争关系。  

三宗掌控的小国,都存在接壤的地方。  

而资源只有那么多,谁都想多得到一些,一些争议之地,自然有待“商榷”。  

再加上元阳宗与合欢门之间,合欢门与残月谷之间,早就存在旧怨。  

一些小摩擦的发生,使得三宗关系迅速降低,逐渐接近冰点,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不过一切有着高阶修士的镇压,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发生碰撞,所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时间一长,一切就说不准了。  

这样想着,刘玉收回目光,继续向云霄山走去。  

按照收到的信息,他很快来到一座崭新的阁楼前。  

这座阁楼处处充斥着新建造的痕迹,并且是楚国的建筑风格,一看便知不是白云观时期的。  

刘玉没有犹豫,径直步入其中。  

李不语、马英杰、卫小琴......  

青锋小队的十二个领队到齐大半,还有一些筑基中后期的同门,算是筑基里的“中坚”修士。  

一眼望去,刘玉便看到了不少认识的修士。  

有些早就认识,有些则是通过李不语认识,有些熟悉有些陌生。  

“师姐”“卫师姐”“马师兄”  

刘玉面上露出笑容,态度既不热情也不冷淡,上前客气的打着招呼。  

半刻钟后,受到召见的修士到齐,共有三十人之多。  

没有寒暄多久,负责此事的金丹长老很快露面。  

随着阵阵强大的灵压出现,四道身影出现在诸修眼前,在厅堂中央落座。  

为首者,正是长风真人。  

而便宜师尊李长空,赫然也在其中,还有比较熟悉的齐云天齐长老。  

“弟子拜见长老!”  

受到召见的三十名筑基修士,齐齐弯腰行礼。  

刘玉中规中矩的行礼,心中却是暗暗一喜。  

既然有便宜师尊在场说话,事情就好办多了,怎么也不可能给自己安排一个非常麻烦的任务吧?  

宗门新掌控的地盘,只是大体上安定下来。  

实则还是有许多混乱,有散修邪修兴风作浪,趁乱劫取利益。  

现在宗门腾出手来,就是准备解决这些不稳定的因素。  

这可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普通修士很难办好,搞不好就要丢了性命。  

毕竟敢于混水摸鱼的修士,时时面临着危险,敢于去做都是有些本事的。  

这种修士往往是老油条,很少会正面斗法,处理起来很是麻烦。  

搞不好这一去就是几年,几年时间都处理不好,白白浪费修炼时间。  

这样的情况下,此事只能找有些实力的宗门修士去办。  

而现在的刘玉,在宗门高层眼中,无疑就是有些实力的筑基修士,去处理筑基期趁火打劫的修士比较合适。  

这样的情况,他当然不愿意见到,却又难以避免。  

想要晋升真传,自然要将足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