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玄螭虫象并出进(下)(4/6)
满天烟尘陷入了越来越深湛的天空背景中,其后浮现的不论是十二神煞、方相之神还是白衣侠客的虚影,都在这尊黑袍金刚面前越来越淡、越来越浅,直至褪为一道不容于这方世界的虚影…
骆霜儿此时已经沉沉睡起,先前展露的凌厉声威就像是一场遥远而离奇的梦境,此时就如同寻常儿女娇憨醉卧,而妙宝法王就如呵护着女儿睡去的老父,一手轻抚在她颅顶百会穴,随后盘坐在不远处念诵着谁也听不懂的经文。
他空虚的右手仿佛在右转着某个无形经轮,嘴里不断用早已失传绝迹的古梵文,念诵着一些稀奇古怪经文,促使着骆霜儿陷入这场深长久远宛如胎眠的大梦之中。
“黑帽法王先前殊胜之功德,足以渡化万千氓民,如今却不计代价地尽数施展,只为了降服女施主引降来的鬼神,真是大慈大勇,大威大德之人!”
安仁上人牢牢注视着妙宝法王的一举一动,口中发出由衷赞叹,脸色却不知为何阴晴不定。
江闻大概明白安仁上人的夸赞是什么意思。
所谓大慈大勇,乃是因大慈悲而生大勇毅,妙宝法王发慈悲之愿,信守承诺地甘冒矢石,终于救回了骆霜儿;而大威大德,乃是起大神威而践大德行,不憚一身之得失,终能救苦海于迷途。
“江施主,黑帽法王所付出的恐怕比你想象的更多。若老僧所料不差,如今法王乃是以伏藏晋悟了《那若巴六成就法》中的梦境成就法,才得以幻梦瑜伽之力降服住女施主招致的鬼神!”
梦境瑜伽乃是高过于拙火瑜伽、光明瑜伽、幻身瑜伽的,已属于解脱道圆满次第的大法,之所以“梦”会有如此尊崇地位,是因为一切众生那生生世世的存在,本就只是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的大梦。
梦境瑜伽从寻常睡梦入手,从而着手回忆起每一次投生在六道中的生死之梦,也就是前生前世的“生死大梦”——妙宝法王一夕顿悟化梦为空,跳过了寻常睡梦的步骤,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忽然口诵世间绝迹已久的梵文咒语,相貌也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此时的妙宝法王或许已经不再是他,从他碰触到经录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变成了他不知何世之前的某个前世,茫然无措地站在一个从未见过的千百年光阴幕后。
而到了最后,梦境瑜伽的参悟对象,就变成了不再错误执着一个实有的“我”、和我之外的“他”的“无明大梦”——这种错误幻惑的我执遍一切处,遍一切时,进而起分别,生烦恼,造有漏业,会不断遮盖着无始以来的无明,
而若是能最终从最深最长的我执大梦中觉醒,修行者就能破我执,证得“人无我”,随后再经修观,证得“法无我”,这时便能直指“觉空俱生智”,最终达到脱生死,成就佛果,正是一条真实不虚的解脱大道!
“安仁大师,我先前好像没跟你说伏藏的事情,你是怎么能够一语道破的?”
劫后余生的江闻好奇地问道。
“施主,老僧只是年老昏聩,又不是耳聋眼瞎。在先前妙宝法王提出要借阅《华严大忏经录》的时候,老僧心中就有所猜测了,故此才会和你一同出言制止。”
安仁上人没好气地看了一眼江闻,“而这世间虽然有无边佛法、万千大道,但能让人在白驹过隙间就脱胎换骨的法门,恕老僧愚钝,我也只知道启伏藏这一门罢了。”
所谓的伏藏,在外界其实也早有流传,譬如总计一百多万行诗句藏地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由“神授说唱艺人”传承,早早以伏藏方式传承于意识之中,他们往往是在童年或者梦中曾得到某种授意,经过一场大病之后就自如开口进行说唱了,其中甚至是从未接受过教育的人,也能流利唱诵出大段的诗句。
安仁上人更告诉江闻,伏藏具有速疾、净相、直接、窍诀、捷径的殊胜特点,当一个真正的伏藏取出来之后,都会度化一定数量的有缘众生,特别是在刚刚取出来的时候,它的加持力会非常大,很容易获得成就——这种特性,也似乎也是佛法的特性。
根据佛经记载,在释迦摩尼佛成道之前,就有毗婆尸佛等六佛成道,广度世人。而不管是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的哪个佛陀出世,都会在初成道后广说佛法、度化信众,因听闻初法解脱之人皆以万计,皆是初法加持的神威之力。
安仁上人继续解释道,“在释迦摩尼佛初转经轮、开说佛法的五百年当中,修行成就的人特别多,再后来修行成就的几率便慢慢减少,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了,初法加持也不意味着能鸡犬升天,必须如黑帽法王这般具有上上根器之人,才能有可能勇猛精进直指菩提。”
“像最初有幸听闻佛陀说法的人,是随佛陀出家的五名侍从。他们都于鹿野苑听闻了释迦摩尼佛弘法,但唯有憍陈如尊者得其中真谛,随后因初法加持之力,成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即身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按照安仁上人的述释,便是初法加持力让他能于佛弟子中第一先悟,成为座下第一位证悟的声闻弟子,而他在佛陀灭度之后的生生世世,也会一直累积观智,只要再有佛陀出世,他仍旧会出家成为修行者,再次成就阿罗汉果位。
眼见安仁上人如此言之凿凿,江闻也找不到什么具体事例反驳质疑,一来是江闻对佛经的悟解本就是半桶水的
骆霜儿此时已经沉沉睡起,先前展露的凌厉声威就像是一场遥远而离奇的梦境,此时就如同寻常儿女娇憨醉卧,而妙宝法王就如呵护着女儿睡去的老父,一手轻抚在她颅顶百会穴,随后盘坐在不远处念诵着谁也听不懂的经文。
他空虚的右手仿佛在右转着某个无形经轮,嘴里不断用早已失传绝迹的古梵文,念诵着一些稀奇古怪经文,促使着骆霜儿陷入这场深长久远宛如胎眠的大梦之中。
“黑帽法王先前殊胜之功德,足以渡化万千氓民,如今却不计代价地尽数施展,只为了降服女施主引降来的鬼神,真是大慈大勇,大威大德之人!”
安仁上人牢牢注视着妙宝法王的一举一动,口中发出由衷赞叹,脸色却不知为何阴晴不定。
江闻大概明白安仁上人的夸赞是什么意思。
所谓大慈大勇,乃是因大慈悲而生大勇毅,妙宝法王发慈悲之愿,信守承诺地甘冒矢石,终于救回了骆霜儿;而大威大德,乃是起大神威而践大德行,不憚一身之得失,终能救苦海于迷途。
“江施主,黑帽法王所付出的恐怕比你想象的更多。若老僧所料不差,如今法王乃是以伏藏晋悟了《那若巴六成就法》中的梦境成就法,才得以幻梦瑜伽之力降服住女施主招致的鬼神!”
梦境瑜伽乃是高过于拙火瑜伽、光明瑜伽、幻身瑜伽的,已属于解脱道圆满次第的大法,之所以“梦”会有如此尊崇地位,是因为一切众生那生生世世的存在,本就只是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的大梦。
梦境瑜伽从寻常睡梦入手,从而着手回忆起每一次投生在六道中的生死之梦,也就是前生前世的“生死大梦”——妙宝法王一夕顿悟化梦为空,跳过了寻常睡梦的步骤,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忽然口诵世间绝迹已久的梵文咒语,相貌也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此时的妙宝法王或许已经不再是他,从他碰触到经录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变成了他不知何世之前的某个前世,茫然无措地站在一个从未见过的千百年光阴幕后。
而到了最后,梦境瑜伽的参悟对象,就变成了不再错误执着一个实有的“我”、和我之外的“他”的“无明大梦”——这种错误幻惑的我执遍一切处,遍一切时,进而起分别,生烦恼,造有漏业,会不断遮盖着无始以来的无明,
而若是能最终从最深最长的我执大梦中觉醒,修行者就能破我执,证得“人无我”,随后再经修观,证得“法无我”,这时便能直指“觉空俱生智”,最终达到脱生死,成就佛果,正是一条真实不虚的解脱大道!
“安仁大师,我先前好像没跟你说伏藏的事情,你是怎么能够一语道破的?”
劫后余生的江闻好奇地问道。
“施主,老僧只是年老昏聩,又不是耳聋眼瞎。在先前妙宝法王提出要借阅《华严大忏经录》的时候,老僧心中就有所猜测了,故此才会和你一同出言制止。”
安仁上人没好气地看了一眼江闻,“而这世间虽然有无边佛法、万千大道,但能让人在白驹过隙间就脱胎换骨的法门,恕老僧愚钝,我也只知道启伏藏这一门罢了。”
所谓的伏藏,在外界其实也早有流传,譬如总计一百多万行诗句藏地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由“神授说唱艺人”传承,早早以伏藏方式传承于意识之中,他们往往是在童年或者梦中曾得到某种授意,经过一场大病之后就自如开口进行说唱了,其中甚至是从未接受过教育的人,也能流利唱诵出大段的诗句。
安仁上人更告诉江闻,伏藏具有速疾、净相、直接、窍诀、捷径的殊胜特点,当一个真正的伏藏取出来之后,都会度化一定数量的有缘众生,特别是在刚刚取出来的时候,它的加持力会非常大,很容易获得成就——这种特性,也似乎也是佛法的特性。
根据佛经记载,在释迦摩尼佛成道之前,就有毗婆尸佛等六佛成道,广度世人。而不管是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的哪个佛陀出世,都会在初成道后广说佛法、度化信众,因听闻初法解脱之人皆以万计,皆是初法加持的神威之力。
安仁上人继续解释道,“在释迦摩尼佛初转经轮、开说佛法的五百年当中,修行成就的人特别多,再后来修行成就的几率便慢慢减少,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了,初法加持也不意味着能鸡犬升天,必须如黑帽法王这般具有上上根器之人,才能有可能勇猛精进直指菩提。”
“像最初有幸听闻佛陀说法的人,是随佛陀出家的五名侍从。他们都于鹿野苑听闻了释迦摩尼佛弘法,但唯有憍陈如尊者得其中真谛,随后因初法加持之力,成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即身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按照安仁上人的述释,便是初法加持力让他能于佛弟子中第一先悟,成为座下第一位证悟的声闻弟子,而他在佛陀灭度之后的生生世世,也会一直累积观智,只要再有佛陀出世,他仍旧会出家成为修行者,再次成就阿罗汉果位。
眼见安仁上人如此言之凿凿,江闻也找不到什么具体事例反驳质疑,一来是江闻对佛经的悟解本就是半桶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