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不涉红尘。  

谢昆与谢斌被押送进大理寺接受审讯,父子两人不过刚进来两天,便已满身伤痕。  

父子两人刚接受了审讯,身上的囚衣被血水染湿,狼狈不堪。  

两人被拖回牢中暂缓,父子两有气无力的趴在地上,任谁都看不出这曾是堂堂一部尚书。  

“王妃,您怀着身孕,这牢中晦气太重,您还是莫要进去的好。”狱牢外传来了钟树关切的声音,与刚才下令行刑的阎罗判若两人。  

活到老学到老,钟树可是与顾二老爷学到了为官者非常重要的能力。  

严格算下来,顾锦璃算是他师傅的女儿,自要好好照顾着。  

“多谢钟大人提醒,那我便不进去了,让我这丫鬟进去问谢昆两句话可好?”  

钟树看了一眼顾锦璃身边低垂着头的少女,总觉得好像在哪见过。  

但钟树对顾锦璃是十分信任的,自然应允,命人带着丫鬟去见谢昆。  

待人走后,钟树才猛然惊醒,“王妃,刚才那个婢女该不是…”  

顾锦璃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笑着道:“此事尚未公开,钟大人便暂且当作不知吧。”  

钟树望着少女的背影,嘴唇轻动几下。  

这些年轻人可真能折腾,这都怎么弄的呢!  

谢斌以为顾锦璃要来看他,强撑着身体坐起了身子。  

他心里有一丝莫名的慰藉,赵文鸢的计划是顾锦璃提出的,可就算他栽在了顾锦璃手中,他对她的感情也不单单只是恨。  

虽然是她将他亲手推至牢中,可她还愿来此见他,就说明她始终忘不了他,哪怕是怨恨,也是一种铭记。  

可没想到他那暗戳戳的期待化为了泡沫,顾锦璃并没有现身,来落井下石的人也与她毫无关系。  

少女站在牢门前,冷冷俯视着趴在地上的谢昆。  

谢昆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容。  

少女相貌绝佳,眉宇间更有一种凌厉的坚韧,谢昆皱眉,有气无力的问道:“你便是谁?”  

陈晴已将额上的碎发梳上,露出了本有的绝色容貌,“谢昆,当日你将我陈府上下赶尽杀绝,如今轮到你谢府满门被羁,你有何感想?”  

“你是陈晴?你竟然没死!”  

短暂的惊愕后,谢昆冷冷笑了起来,想明了真相。  

原来他竟被人给戏耍了!  

陈晴的死不过是为了麻痹他,好让他犯下最致命的过错。  

谢昆莫不在意的冷笑起来,他心中没有任何愧疚,也永远不会有,“你报了仇又能如何?我死了,陈延也死了,谁都不是赢家!  

要怪就怪他不识抬举,竟还妄想检举我,我终究还要比他这个清官活的滋润许多。”  

若是以前,陈晴定会被他的言辞激怒。  

可经历了如此的事情,在大仇得报之后,陈晴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活得如同自己的名字一般。  

她望着谢昆的眼中没有了憎恨,也没有得意,平淡的如水一般。  

“你错了,输赢从不是体现在生命的长度上,善恶昭彰,天理从不会迟到。  

我父亲会名流千古,而你将遗臭万年。我父亲是为了自己的坚持和信念而死,而你则死于自己的贪婪。  

我不会将你和我的父亲相提并论,因为你不配。”  

见过谢昆之后,陈晴终于可以放下仇恨,放下阴谋,堂堂正正的活在阳光之下。  

陈晴很平静,可她走后,谢斌不知为何突然崩溃嚎啕大哭,而原本始终无动于衷的谢昆却仿若陷入了疯癫,抓着牢门嘶声吼道:“我没输!我还没输!谁忠谁奸要看最后是谁坐上那个位置!”  

陈晴没有理会她,她与顾锦璃并肩走出大理寺的狱牢,刺目的光让两人都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而陈晴很享受这样刺目的光,活在阳光下感觉真的很好。  

顾锦璃侧眸看着她,莞尔一笑。  

陈晴歪了歪头,“王妃在笑什么?”  

“我在想,你果真如我想象中的一般貌美。”  

那厚厚的碎发遮住了陈晴的光,也遮住了陈晴的灵动,现在的她真的很美。  

两人齐齐弯唇而笑,她们两个鲜有交集,可在一起说话时却没有任何的尴尬生疏感,就好像陈晴本就属于她们中的一员般。  

“未来你有什么打算吗?”  

陈晴深吸了一口气,宛若焕然重生,“我打算先回徐州祭奠家人,好让他们知陛下为陈家洗刷了冤屈,再将陈大陈二安顿下来,至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吧…”  

顾锦璃点点头,含笑道:“天下之大,美景万千,出去走走也好,可若有一日你想回家了,京城永远有你的落脚之处。”  

“家…”陈晴神情微微一怔,薄唇轻喃,随即畅然一笑。  

有人的地方才有家,虽然这世上已无与她血脉相连的亲人,可京城之行亦给了她厚赠,让她认识了这么多好女孩。  

“嗯,好,不管我去哪,我迟早会回家的。”  

春日终至,万物复苏,少女嘴角的笑宛若枝头那累累的桃花,绚烂夺目。  

宋运并没有杀陈晴,他所谓的毒药不过是使人暂停呼吸的假死药。  

因为他知道,若他“不杀”陈晴,他们也会想其他的办法加害她。  

他做过违背信念的恶事,宋讳是他亲手推下高台的,赵楚也是被他杀死的,可但凡是人心中永远都有底线。  

无论是法医还是刑部官员,他们的责任便是消灭罪恶,保护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