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归(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的心里再一次舒服起来。  

这些人果然离不开他啊!  

温平彻底愣住,怔怔的望着建明帝。  

他的气息虽然虚弱,但确确实实是活生生的。  

“怎么会…不应该这样的…”  

英国公得到的消息,建明帝明明已被魏岳刺,药石无医,怎么就悄无声息的回了京?  

“温平,看到朕回来,你似乎很不高兴?”  

“臣不敢!陛下龙体安康,微臣欣喜不已。”温平笑得比哭的都难看。  

“朕看不见得吧!”建明帝望了一眼被火烧毁了的顾府大门,冷冷望着温平,“温平,谁给你的胆量火烧永定伯府?”  

温平连忙双膝下跪,伏地惶恐道:“臣…臣是奉懿旨前来捉拿顾府反贼…”  

“懿旨拿来!”  

陈总管接过懿旨递交给建明帝,建明帝看了几眼,冷笑出声,“朕这么没看到懿旨里有写让你火烧顾宅?”  

“这…这…”温平支吾着,“永定伯府紧闭府门,不配合御林军行动,臣只能用此权宜之计。”  

“好一个权宜之计…”建明帝的笑极冷极冽,温平整个人已如遭雷击,脑一片空白。  

而就在此时顾二老爷飞奔而出,跪伏在马车前,哀声啜泣道:“陛下,臣犯了不可饶恕的重罪,请陛下责罚!”  

温平一时有些看不懂顾二老爷的行为,本以为他是跑出来算账的,怎么竟认起罪来了?  

在建明帝的询问下,顾二老爷声泪俱下,叩首赔罪道:“臣有罪,臣未能守住圣祖爷钦赐的匾额,那匾额上的字乃是圣祖爷亲提,如今却化为了灰烬…  

此等重罪,臣无颜苟活,还请陛下赐臣死罪!”  

温平:“…”  

永定伯府的匾额竟是圣祖爷钦赐?  

既是如此,他刚才为何不说?  

现在想想他火烧顾府时,顾明哲的眼隐有光芒浮动,似乎很是期待,原来他竟是在打这个主意吗?  

“陛下恕罪,臣并不知永定伯府的匾额乃圣祖爷亲,否则便是借臣几个胆子,臣也不敢烧毁啊。”  

“你的胆子已经够大了,还需要借吗?”建明帝随将懿旨扔进马车内,讥讽的勾起唇角。  

即便他此时身体虚弱,可王者的威压却不损分毫,“听说平阳王通敌卖国的罪证是你发现的?”  

温平咽了咽口水,垂首弱弱回道:“是。”  

建明帝俯视扫他一眼,“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证据,指认顾府与平阳王府同流合污啊?”  

温平听得出建明帝语气的讽刺,只这次他可是有十足的证据。  

“陛下可知暗龙卫指挥使身在何处?”  

建明帝眉头微动。  

温平见状,忙道:“暗龙卫忠于陛下,本应将京形式尽数禀告,可龙指挥使却被奸人伏击,生死未卜。  

太后娘娘得知此事,立刻派人前去营救,但为时已晚。  

太后娘娘一直派人调查,终是得到确凿消息,龙指挥使就在顾府之!”  

温平稳下心神,神情坦荡的道:“陛下,众人皆知暗龙卫最得陛下信任,若龙指挥使落入奸人,被迫说出危及大梁朝政之言,后果不堪设想!”  

温平的意思众人听得分明,他无不是在指认顾府有谋逆之心,妄图借暗龙卫假传圣意。  

顾二老爷闻言不慌,只道:“陛下,龙指挥使的确就在微臣府,但并非如温大人所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既是如此,顾大人为何不上报朝廷龙指挥使的下落,反是任由太后娘娘挂怀?”  

我为啥不说,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顾二老爷很想这么说,但终究还是忍住了,只与建明帝道:“龙指挥使遇伏受伤,现正在府养伤,事情真相如何,待指挥使醒来陛下询问便可得知。”  

温平嘴角冷扬,等的便是这句话。  

龙羽再也醒不过来了,谋害暗龙卫指挥使的罪名,顾府背定了!  

“二叔,二叔不好了!”顾承昌咋咋呼呼的从顾府跑了出来,拉着顾二老爷便道:“二叔您快回去看看吧,母亲他要杀了那位受伤的大人啊!”  

顾府只有一位受伤的人,此人是谁不言而喻。  

“什么?”顾二老爷愕然。  

赵氏许久没出来作妖了,不曾想她久违登场便作了一个大妖!  

温平冷笑,“顾大人这次还打算如何解释?你不是说龙指挥使在你府里养伤吗,怎么一听陛下回来,就要杀人灭口了?还说你们没有谋逆之心!”  

只要咬死顾明哲有不臣之心,他犯的错处最多算是行事不当,陛下也没有理由重责他。  

顾承昌一愣,谋逆?  

赵氏不知发什么疯竟要杀人,姨娘让他将此事公之于众,如此罪行父亲定然会休妻,届时姨娘便可做正室夫人,而他便会成为顾府嫡子。  

可赵氏的罪名,怎么就涉及谋逆了?  

赵氏一路顺利的摸进了青落院,找到了龙羽的藏身之处。  

顾二老爷因担心看守的人太多,反而容易暴露龙羽的位置,是以青落院由纪大夫一家代为照顾着。  

顾夫人仿若魔怔了一般,一心要龙羽的命,好在纪大夫及时发现,唤来了侍卫,两方这才僵持起来。  

“你们别过来,再敢向前一步,我就要了他的命!”  

龙羽仍昏迷着躺在床上,顾夫人将刀尖抵在了他的喉咙处,握刀的不住的颤抖着。  

纪大夫不敢妄动,唯恐伤了龙羽,只能耐心的劝慰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