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看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将头埋在臂弯中。  

羞涩,却亦是甜蜜。  

心之所动,情之难掩,无外乎如此…  

宋府。  

当宋三夫人将打探到的消息告诉给宋大夫人时,宋大夫人本就衰弱的身子更是瘫软无力,软绵绵的跌在了床榻上。  

宋三夫人亦是抽着鼻子,眼泪汪汪,“没想到陛下这次竟是真的下了狠心,若非一众大臣求情,达儿这次怕是就没命了。  

陛下怎能如此,就算达儿错了,他也该念一念与妹妹的旧情啊!”  

宋大夫人本就苍白的脸色被她说的更白了两分,宋三夫人见此继续道:“父亲近日一直告病在府,大哥和二哥又都不在京中,朝中无人帮衬,达儿可怎么办啊!”  

宋三夫人低低啜泣,眼神一直瞄着宋大夫人。  

宋大夫人脸色难看至极,跌跌撞撞的起身朝外走去,“我要去找母亲。”  

宋三夫人忙拦住她,苦口婆心的劝道:“大嫂,母亲已严令府中人不得插手此事,你便是现在去求母亲,除了让母亲训斥一番,并无他用啊!”  

“那…那我还能怎么办?”  

宋大夫人完全没了心神,眼神空洞而惶恐。  

宋三夫人皱着眉道:“现在此案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理,我已向人打听过,此次怕是要依律行事。  

按照律例,两位殿下会被贬为庶人,而达儿没有功名在身,那便只能…流放了。”  

“流放”两个字成了压倒宋大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未涂唇脂的嘴唇褪下了所有血色,苍白至极。  

“达儿…我的达儿…”宋大夫人失声痛哭,只觉得整个天都坍塌了下来。  

宋三夫人夫人见她已然崩溃,轻轻勾了勾嘴角,虚情假意劝了一番,便慢悠悠的回了自己的院子。  

将房门掩上,宋三夫人提笔写了一封信,对大丫鬟彩鹃交代道:“将这封信送到大伯府上,仔细些。”  

彩鹃双手接过,点头道:“夫人放心,奴婢明白。”  

宋三夫人轻轻勾起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来。  

这一次是宋达主动送上门来的,可怨不得他们!  

京都提到宋府,众人想到的便是宋老尚书府上。  

却鲜少有人记得京中还有一府与宋府同门,其当家人更是宋老尚书的嫡兄宋丘。  

宋丘府上与宋府相差悬殊,若在别处也能算是高门大户,可在尽是权贵的京中便显得有些落魄了。  

此时,宋丘的夫人李氏正在喋喋不休的抱怨着,“二弟以前对咱们一家挺照顾的,怎么最近竟是连门都不让咱们登了?  

定是薛韶又在二弟耳边吹了枕边风,不然二弟怎么会对咱们如此绝情?”  

宋丘扫他一眼,阴鸷的目光尽是厌恶。  

整日只知说长道短,对他一丝帮衬也无。  

娘家不如薛韶,本事也不如薛韶,真是一无是处!  

想到此处,宋丘的老眼中闪过一抹憎恶。  

父亲果真偏心,他为宋丞找了一门如此好亲事,却给他选了一个如此不堪的妇人。  

李氏尚无察觉,仍在不悦的抱怨道:“二弟若是真不理咱们了可怎么办?  

朔儿正值关键时期,能不能升任还不是他二叔一句话的事,可怎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招惹了他们?”  

李氏看着宋丘一眼,冷着脸道:“该不会是你又欺负二弟,惹得薛韶不快了吧?  

当初我就劝你在继母手底下老实些,你偏偏折腾,结果被赶出了宋府,白白丢了好好的家业。  

现在人家两个儿子一个是虎威将军,一个是内阁学士,更不是咱们能比的,你可千万别再得罪二弟他们了…”  

“你说够了没?”宋丘阴狠狠的盯着李氏,眸光犹如鹰隼,吓得李氏缩了缩脖子。  

宋丘攥了攥拳,这么些年,他每次都是强自压制想要掐死这个蠢妇的心思。  

正在这时,有丫鬟进来呈上了书信。  

宋丘眸光一亮,忙接过展开。  

扫视一番后,露出了一抹冷笑,“好啊!做的好!”  

李氏皱了皱眉,忘了刚才的恐惧,好奇的问道:“怎么?又是你那三侄儿来的信?”  

见宋丘不说话,李氏心下确定,冷哼一声道:“你真相信他愿意帮你这个大伯?  

父亲是当朝工部尚书,何必舍近求远,攀附你这个啥也没有的大伯呢?我总觉得这里有问题。”  

宋丘冷淡的扫了李氏一眼,语气难掩厌嫌,“你那脑子若是想不明白就不必再想了,管好府里的事情就行,少操心别的事!”  

宋丘说完,不去看李氏愤闷不平的脸色,随手将信丢入了火盆之中。  

薄薄的信笺被火蛇席卷湮没,跳跃的火光映进了宋丘的眸中,点亮了他眼中深藏的野心与怨憎。  

前朝的消息一传到后宫,丽妃便惊得昏厥了过去。  

傅凛前往钟粹宫探望,却被丽妃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母子两人激烈的争吵了起来,傅凛离开的时候,脸色阴沉的难看。笔趣文>学>bIqUwx.co 此事传到永安宫,傅决和蒋贵妃相视一笑。  

“这次傅凛终于老实了,摊上这么一个倒霉弟弟,我都有些同情他了。”傅决冷笑说道,俊美的面容浮现丝丝阴冷。  

“这次我一定要将潘蕊儿那个贱人踩入淤泥之中,让她再也张扬不起来!”蒋贵妃亦是噙着阴冷的笑,全然不复往日的温婉。  

不过一个妃位,却仗着家中的军权敢在她面前嚣张无礼,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