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闯祸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走出承恩侯府,纪大夫才终于敢开口问道:“晋公子,您当真有六成把握能治好沈世子?”  

顾锦璃摇摇头。  

纪大夫瞬间心凉了半截。  

您没有把握还敢应下,胆子也忒大了!  

“大概有八成吧…”  

“啥?”  

纪大夫一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众御医都治不好的伤势,这小公子有八成的信心?  

“那您为何对承恩侯府说只有六成?”  

顾锦璃正在想事情,便随口道:“怕他们觉得太简单就掉以轻心,不好好配合。”  

纪大夫:“…”  

这话说的还真是狂呢!  

纪大夫带着满心的惊愕犹疑担忧,还有一丝丝兴奋和期待朝家里走去。  

顾锦璃还有些东西要买,便先行去了药铺。  

买好了东西,顾锦璃正准备打道回府,谁知刚迈出药铺便碰到了傅冽宋达两人。  

“晋大夫!”宋达惊讶的声音响起。  

顾锦璃侧头一看,心中暗叹倒霉。  

怎么又遇到了这位要命的宋三公子。  

顾锦璃这侧眸一撇,瞧的宋达胳臂一麻。  

他嘶了一声,甩了甩胳膊。  

“你怎么了?”傅冽开口问道。  

“胳膊麻!”  

“这里又没有顾锦璃,你怎么又麻了?该不会是真得病了吧?”不然哪有人会好端端的手麻。  

“嗨,别提了,定是被那温凉那小子捏的!”想到温凉,宋达就一肚子火气。  

顾锦璃趁着二人闲谈之际欲抽身离开,宋达却是眼尖的唤住了他,“晋大夫,你别走啊!”  

说完,两步迈到顾锦璃面前,伸手拦着她道:“难得碰上,和我们一起去喝两杯呗。  

我祖父现在又活蹦乱跳的了,这都是你的功劳,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谢谢你呢!”  

顾锦璃嘴角抽抽,活蹦乱跳…  

宋达和宋碧涵不愧是兄妹,行容祖父用词都是一样的。  

“宋公子客气,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宋公子不必放在心上。”顾锦璃半垂着头,说完便要走,偏生宋达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  

“你才是客气!我都说认你这个兄弟了,就一起喝几杯呗!  

其实上次我就想请你喝茶来了,但没想到你是洁癖,反惹得你不开心了,这次全当我赔罪了。”  

顾锦璃有些头疼,这个宋三公子不讨人厌,但是实在太难缠了。  

她抬头看了宋达一眼,宋达的右手臂瞬间又麻了,不自觉的用左手托着。  

顾锦璃眨了眨眼,她在宋府时就发现宋达的右手臂似乎总不舒服。  

好巧不巧她那两次扎的都是宋达的右手,该不会真的把他扎坏了吧?  

平日她也难得见到宋达,倒是不如趁着这次帮他瞧瞧。  

这般想着,顾锦璃便道:“如此,那晋某便恭敬不如…”  

“你还是恭敬些的好。”  

清冷淡漠的嗓音犹如古井凝结的冰,透着刺骨的寒。  

只问其声,便已猜出来人。  

顾锦璃心中无奈,下次出门她还是看个黄历的好。  

“温凉?”  

温凉斜睨了宋达一眼,宋达下意识开口道:“温公子,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温凉收回视线,垂眸望着顾锦璃圆润的后脑勺,淡淡道:“无甚意思,只是想让她对你恭敬些。”  

宋达一时没想明白,便见温凉垂眸道:“你不是早与本公子约好今日一见?你已经误时了。”  

“啊?”顾锦璃诧异的向后仰头,一脸茫然的看着温凉。  

他们两什么时候约好了?  

她怎么不知道。  

温凉眸色未变,仍就那般冷冷淡淡疏疏离离的看着她。  

看着看着,温凉失了兴趣,转过身踏上了马车。  

车帘撂下,顾锦璃仍一脸费解。  

宋达开口问道:“晋大夫,你和温公子今日有约?”  

顾锦璃喉咙微动,不知道该怎么应答。  

温凉性情不定,她又一贯猜不透他想法。  

正迟疑之际,墨色的车帘被一只如玉的手挑开,他冷眸望她,冷淡的声音中透着不悦,“还不上来?顾锦璃…”  

因着车帘的遮挡,宋达看不见温凉的神色,也听不到那一声极低的“顾锦璃。”  

顾锦璃却是打了一个冷颤,这次她听明白了,温凉是在威胁她。  

纵然心里不解,顾锦璃还是赶紧应了一声,“哦,好,我这就来。”  

温凉放下车帘,重新坐回马车内。  

顾锦璃一只脚已经踩在了马车上,又回过头看着宋达道:“宋公子抱歉,今日在下与温公子有约,改日再叙。”  

宋达的手臂得好好瞧瞧了,不然她真对不起宋老夫人对她的照顾。  

马车内的温凉却是墨眉一挑。  

改日再叙?  

竟然还想再叙。  

思绪间,车帘被人挑开,一缕暖光照进马车内,投下丝丝暖意。  

微光打在少女如玉的肌肤上,泛着柔和细腻的光泽。  

顾锦璃一双眼清亮无比,仿佛拘了天际的日光,明亮的晃人心神,也足以驱散人心头的阴郁。  

顾锦璃钻进马车,不安的望向了温凉。  

温凉不是喜怒无常,而是你根本猜不透他的喜怒。  

有时候她一度觉得,温凉像极了她朋友家的那只大白猫,高冷傲慢。  

有时明明是想要求抱抱,却是拉着个脸,还会上来给你一爪子。  

所以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小狗狗,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