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何以成人道,龙脉聚天京(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瞥见几桉之上的虬劲大字。  

养龙…葬之…祖脉…  

其中有太多晦涩难懂的玄奥字句,像是道家之中的天书密文。  

外行人就算是悉数背下,也不懂得本意。  

“只是一些心得,谈不上高深学问。”  

李姓冬官灌了口酒,轻声笑道:  

“不瞒纪秋官,我待在社稷楼七层也有半个甲子之久了。  

日夜对着那方监正大人,亲手绘出的天下龙脉走势舆图,以及测算国运的铜漏法器,感觉有些领悟。”  

纪渊随口接话问道:  

“可否与我说上一鳞半爪,长长见识。”  

李姓冬官握着青皮葫芦,嗅了嗅酒气。  

好似陶醉,闭上眼睛道:  

“如果把这方玄洲的无穷岁月,人族有灵以来的悠悠万古为一部史,大抵能够凑足四十九。  

其中经历过太古的神魔争霸,天庭崩塌,上古的仙道复苏,末法大劫。  

再到如今的人道皇朝,鼎立四方。  

谓之,天意既民意,天心既民心。  

苍生黎民之众望,聚成人道洪流,涤荡此世,统辖一界。”  

纪渊颔首,这是三教六统最为认可的一种说法。  

“你来看,这个‘国’字,古意为邦也,由‘戈’与‘囗’组成。  

本义是疆域,后演变成分封之都邑。  

所以国小而民寡,只能凝聚最下者的人道洪流。  

再来瞧这个‘朝’字,形似日出草木之中而月还未落。  

居于中,定四方,因此才有‘朝见君王’之说法。  

国为次,朝为中。圣人在应天府称王立国,这是定下根基,聚拢人心。  

然后拿下江南三十府,年号为‘景’,古时以景作影,因光而生。  

本意为大也,明也。  

纪年一成,人心归附,由割据一地的小国,成为占下半壁江山的大景朝。  

最后渡江之战,长驱直入天京,百蛮皇朝的国运崩塌,气数终结。  

圣人平定天下,受到龙脉认可,加封‘皇’字,全称为大景皇朝。”  

李姓冬官蘸着酒水,抬手于几桉勾勒笔画,详细说道。  

“人道,不是乌合之众,更不是一盘散沙。  

圣贤造字,都是蕴含大道。  

你瞧,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所以为人。  

亿兆生灵的民心所向,合以天意,彼此作用。  

才能成大势,才能造英雄!  

除此之外,还要把持正统,得到龙脉加身,增厚国运。”  

纪渊好似听得入神,两指拈起的那片牛肉,迟迟未曾放进嘴里。  

“所以,三千年的新史,天京城始终都是定都之处。  

纪秋官,你仔细看看,方圆八百里,看似平常,实则乃天下龙脉之气,延绵汇聚之所。  

东、南、西、北,一切的山根、水脉,皆流向这里。”  

李姓冬官似是来了谈兴,手舞足蹈道:  

“这也是,自古以来,唯有入主天京,占据中原,才算稳坐正统的原因。  

借着龙脉加持天京,保证国祚不崩。  

当然了,并非如此就可以高枕无忧。  

万众所在,汇聚成气,无穷气数,收拢为运。  

一国气运,时起时伏,想要绵长至千秋万代,难如登天。”  

纪渊微微一怔,旋即问道:  

“敢问冬官,如何维持国祚?增厚国运?”  

披头散发的枯藁男子,摇头一笑:  

“无非就是开疆辟土,一统四方,万族共尊,安居乐业…这些历代帝王追逐的功业。  

国运崩塌之兆,亦是如此,连年大灾,民不聊生,自减三成。  

流民蜂聚,揭竿而起,攻城占地,再减三成。  

如若再有潜龙应运而生,顺应大势,便很难挽回。  

不过最怕的,其实还是异族入关,烧杀抢掠,企图争夺正统。  

届时,便如同天倾,实非人力可以抗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