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同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幸,现在引入了甲子园,读者的兴趣立刻被提了起来。  

甲子园毕竟是11区高中棒球队的圆梦之地,很多读者,哪怕没去过现场,也有在电视上看过甲子园的比赛,因此,剧情在进展到这一段的时候,《最强投手》的成绩不可避免地有了提升,因为,读者的代入感很强,甚至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那种扣人心弦的氛围,也更容易体会到。  

相较之下,《SLAMDUNK》稍微在代入感上,稍微差了一些,更何况,篮球在11区的受欢迎程度,确实比不上棒球。  

《SLAMDUNK》胜在剧情和人物的塑造,尤其,前期花了8卷的篇幅做铺垫,里面的角色,从花道、再到刘川枫、穆刚宪,甚至最后出场的宫成和单井寿,每个人形象鲜明。  

不要说从发型和衣着判断角色,单看这五个人背影,应该就有不少人猜到他们的身份。  

这就是成功塑造角色的优点。  

玉川遥很清楚这一点,但他还是选择了让人物单薄起来,原因是这样做,节奏会拖得很慢。  

一部篮球漫画,到了第9卷才有第一场正式比赛,这个节奏真的太慢了。  

玉川遥肯定不敢冒这个险,更何况,石沢也不会同意,毕竟杂志社是以小书排名和单行本销量,来决定漫画的篇幅以及所占用的资源。  

别人用10话来确定漫画的命运,《SLAMDUNK》则用了9卷做铺垫,一般人还真做不来。  

沈昕就这么做了,而且,杂志社也同意他这么做。  

现在看来,由于前面对角色的成功塑造,让读者很容易得到认同感,而《SLAMDUNK》在剧情发力之后,其他漫画也很难追的上它。  

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到底,当然,前提是,在法力之前,漫画能够活下去。  

因此,网上的评论,玉川遥也看了一些,但有些言论,他真的无力反驳,因为反驳可能也没用,他们不一定相信他的解释。  

不过,杂志社倒挺希望目前情况。  

湘北与海楠进入了最后时刻,纸张中透露出的紧张感,也不是其他漫画可以比拟的,  

这时候就要说到《SLAMDUNK》出色的画面表现力,着重体现在分镜和画工上。  

在这一点,就算是《少年Leap》,也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步,因此,《SLAMDUNK》票数持续升高,就有了说法。  

画工不是漫画最关键的一点,但并不能忽视它对漫画的加成。  

《SLAMDUNK》和《最强投手》都是体育漫画,玉川遥在闲暇时间,也会着看上两眼《SLAMDUNK》,毕竟两部漫画类型相同,应该也会有共同点。  

从刘川枫开始个人表演之后,《SLAMDUNK》的质量比之前更好。  

不仅漫画分镜更好,大格以及满页的构图也更加出色,就算是玉川遥,在闲暇之余,也不忘翻出icFuture》看上两眼。  

他在将画好的原稿装进信封之后,刚刚掏出最新一期的icFuture》,门铃响起。  

助手上去看门,玉川遥也回过了身,却看到石沢拿着公文包,走进了房间。  

“石沢老师,你来了?”玉川遥笑道。  

“画稿画好了,我当然要第一时间过来,能在第一时间亲眼看到画稿,是责编这份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石沢轻笑了一声,“对了,还有第13卷的《SLAMDUNK》…发售的单周,超过60万册,卷绝超过了80万册,这部漫画的成绩越来越妖孽了。要知道,现在《SLAMDUNK》的动画,还没上映,否则成绩可能会更夸张。”  

说着,石沢掏出了一本单行本,放在了桌面上。  

玉川遥由于要绘制漫画,有时候没时间购买单行本,便会委托石沢。  

这次,他拜托石沢购买的是《SLAMDUNK》第13卷的单行本。  

这一本单行本的封面,是花邢透和腾真,腾真站在前面,花邢透的手搭在腾真的肩膀上。  

玉川遥看到这个封面,满脑袋的问号。  

现在不是湘北pk海楠吗?关翔阳什么事?  

“石沢老师,这…怎么是他们两个?”玉川遥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啊?”石沢一愣,视线落在封面上,脸色瞬间变了,连忙从玉川遥的手中拿走了单行本。  

“咳咳…拿错了…这一本才是。”  

石沢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本单行本,封面换成了刘川枫。  

这次封面倒是对了,但…  

“刚才那本…”  

“那本呃…咳咳,刚才那本是…”石沢脸靥升起红润,“嗯…刚才那本是…同人志。”  

“啊?石沢老师,你口味这么重?”玉川遥一头黑线,眼神中也变得有些警觉。  

“不是!这不是我要买的!是受人所托。”石沢像是被踩到了尾巴,连忙解释。  

这口锅要是背在身上,一辈子怕是摘不掉了。  

玉川遥撇了撇嘴,露出憨笑,也不接石沢的话,而是撕掉了《SLAMDUNK》的塑封。  

“这一本漫画,是《SLAMDUNK》迄今为止,最精彩的一卷,能够单周破60万册,也比较正常。说实话,我甚至怀疑,如果制作了动画,这一卷是否可能单周破百万册?”玉川遥苦笑道。  

“单周百万?不会吧?”石沢有些怀疑。  

“谁说对准?刚才那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