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哗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国到李擎苍,已经有三十几任皇帝了。  

可是这三十多名皇帝,除了李霸天之外,从无一个人的谥号加上了‘武’这个字。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李霸天,在唐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直到现在,都还有百姓们在赞颂李霸天的功绩。  

唐武帝居然还活着!  

这绝对是震惊世人的一件消息。  

李霸天瞧了一眼现在的大唐皇帝李擎苍,冷声道:“你很令我失望,作为人君,竟然让手底下的人,将你囚禁在皇宫?这在唐国的历史上,并没有吧?!”  

语气虽然冷淡,但是,却没有真正怪罪李擎苍的意思,也并没有显露出任何杀念。  

否则,按照李擎苍的修为,他早就已经扛不住了。  

李擎苍想了想,唯唯诺诺道:“老祖,您的曾孙,唐献宗,也有过这种案例。”  

闻声,李霸天瞬间将瞳孔变得老大,一脸的感到不可置信。  

好吧...  

“魏军目前正在攻城,你随我前往城头。”李霸天的语气毋庸置疑。  

李擎苍颔首道:“祖宗说什么,擎苍就做什么。”  

这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毕竟,想要退敌,还是得看这位老祖。  

他能够从北原来到这里,想来,也是因为此事。  

李擎苍跟随在李霸天的身后,沿途很多的将士们,将他们围困,可是无一人敢上前来,对他们兵戎相见。  

王云河麾下,有一位心腹大将,他见皇帝跟在一名白发老翁身后,下意识,便认为,这位老翁乃是一位高手,可就算是陆地神仙又能如何?  

在大军的铁蹄之下,依旧不能幸免。  

唐国阵亡的陆地神仙还少吗?  

他见皇帝一步步往宫外的方向走去,便是再也无法忍住,出言呵斥道:“陛下,您不能在走了,否则,您就是在逼末将,回去吧!今日之事,末将可当全部未曾发生,倘若陛下一意孤行,那么末将也只好得罪了!”  

李霸天驻足脚步,静静站立。  

他像是在等着李擎苍出声。  

想要看看,自己的这个后代,还值不值得扶持。  

李擎天有老祖相助,自然无惧眼前的将士们了。  

他故意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向这名将领说道:“你还知道我是你的陛下?你是唐军的将领,可是却帮着王云河等人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你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你不配为我大唐将士!”  

那将领深呼吸一声,把心一横,开口道:“陛下,休怪末将!”  

言语刚刚落地,就见他亮出兵刃,吩咐身边士卒,向他杀去。  

李擎苍咬牙切齿,丝毫没有惧色。  

“混账东西,你居然真的敢对朕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话音刚落,他就已经将腰间佩剑取出,准备与他们殊死一搏。  

主要还是老祖在身旁,不能让老祖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  

李霸天看到李擎苍这副姿态,心中倒是对其生了几分赞许。  

下一刻。  

惊变发生。  

就见那名胆敢做出谋逆之事的将领,被一位副将给杀了。  

这副将饶至在他的身后,拔出利剑,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捅死。  

然后就见他跪在地上,抱拳道:“陛下,罪将已经伏诛,末将愿跟随陛下,誓死为陛下效忠!”  

李擎苍听到他的言语,大声笑了起来。  

所谓板荡识忠臣,莫不过于如此了。  

“你叫什么名字?”李擎苍问道。  

这名副将自报家门,“末将李元庆,祖上乃是靖王。”  

李擎苍连忙将他搀扶起来,“原来是朕宗室当中的将才!好!好啊!”  

唐国历史上,只有一任靖王,就是开国时期的,唐太祖的亲兄弟。  

传到现在,其实彼此间早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非常时期,可见一斑。  

他想拉着这个李氏将军去认祖,但是李霸天似乎并不感兴趣,话到嘴边,李擎苍只好忍住了。  

他们身旁的那些将领们,完全被眼前一幕惊讶住了,不知所措,更不知,现在应该要听谁的命令。  

李元庆看着这些将领,居然还手执兵刃,便是出言喝道:“大胆!没见到皇帝陛下在这里吗?还不快下跪!乱臣贼子,就是此人下场!”  

他们本来就是小兵,只知道跟着主将干。  

现在主将死了,他们自然是六神无主。  

而且,眼前这个身着黄袍的,的确又是皇帝陛下。  

所以,他们想都没想的,便是跪倒在地,齐齐高呼‘皇帝陛下万岁’。  

宫廷内发生变化,王云河他们也是接到了消息。  

冒然出来的一位高手,让他们心生警惕。  

李元庆被李擎苍临危受命,负责解决朝廷文武百官的束缚和掌控皇庭,保障皇室中人的安危。  

至于李擎苍和李霸天二人,则是转眼就来到了城头上。  

李霸天有通天神通,一念之间,就是来到了此处。  

此时,魏军刚刚被击退。  

王云河他们瞧见突然出现的皇帝陛下,便是心中一惊,连忙上前,作揖道:“见过陛下!”  

三人齐声喝道。  

虽然感到疑惑,但是皇帝居然来了,他们自然也不敢怎样。  

毕竟,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李擎苍,还是大唐的皇帝。  

“哼!你们还知道向朕执以臣子礼节!一群乱臣贼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