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决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存孝率领的十五万大军,若是想安全抵达巫山,必须途径人迹罕至的峡谷。  

在此之前,赵云倒是有过此类经验。  

在偷袭凉国都城的时候,冬天行军,长途跋涉,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抵达陵州城附近。  

而诸葛亮为李存孝安排的路线,要比赵云行使过的那条险道,还要险恶上百倍不止。  

李存孝行进峡谷的时候,看着两岸高耸如云的山峰,都有一种让他望而生畏的感觉。  

不知道此行,会有多少将士葬送在路上。  

倘若要是唐军要在这里安排一支部队的话,只怕等待他的命运,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头顶山连绵不尽的山峰,就如一柄柄利剑,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杀气。  

遥遥望向前方,幽深的山谷中,透露着神秘与未知。  

两边陡峭幽深的地层,像亿万卷图书,层层叠叠堆放在一起。  

蜿蜒曲折的大峡谷深处,是遮天蔽日的古木与丛林,谁也不知道这里面,会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李存孝开始命令大军进入山谷。  

想要安全抵达巫山,除了这条峡谷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道路了。  

赵长青在唐军阵营前骂阵了两日,李存孝麾下的大军,也跨过艰难险阻,行进了两日。  

也就在这两日的时间,基本上,就已经有万余位袍泽兄弟葬身峡谷。  

傍晚。  

魏军营中。  

赵长青忧心忡忡,“丞相,存孝他们,此刻应该已经跨过峡谷,快到巫山了吧?”  

诸葛亮皱着眉头道:“刚才斥候来报,说是唐军阵营中,并没有什么明显异象,这就说明,存孝他们还没有开始行动。算算脚程,即使是路途中再多艰辛,此刻也应该到了。”  

赵长青长吁一口气,“命令三军现在做饭,朕有一种预感,今夜必然是决战的来临!”  

唐军阵营里。  

赵昊下达的任务是,凌晨过后,突袭魏军,与他们展开决战。  

这与赵长青的时间不谋而合。  

李存孝已经看到了巫山。  

山顶上有几处亮光。  

那里是唐军后军的驻扎地点。  

所有唐军的粮食,全部都在这里了。  

“绕道来巫山,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幸,我们到了。”  

李存孝向身旁一位副将说道。  

那位副将闻声点头道:“将军,是否现在放火?”  

李存孝摇了摇头,“不急,等夜色在暗一些。”  

月黑风高,才适合杀人放火。  

巫山多是山林。  

雨季已经过去。  

天干物燥。  

赵昊之前就有想过,在雨季结束之后,将后军粮草转移,不能在山上了。  

但是转念一想,马上就要到决战了,转不专移,其实已经意义不大了。  

就是这个一念之差,让他悔恨终生。  

亥时。  

李存孝开始行动。  

无数支火箭射往山中。  

巫山多树木,加上天干物燥的,瞬间便是起了熊熊大火。  

火势愈来愈大。  

控制不住的大。  

整座山,都仿佛被点燃了一般。  

山顶中的唐军都被大火吓傻了。  

大火逐渐烧向山顶,他们这个时候救火,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山下都是火。  

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被活活烧死这一条路了。  

“本将可算是知道,为什么丞相酷爱用火计了。”  

李存孝望着漫山遍野的大火,发出感叹。  

“为何?”有副将不解。  

李存孝说道:“因为一劳永逸啊!”  

副将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一场大火,就将守卫粮草的敌军全部解决。  

没有什么比这更方便的了。  

唐军阵营里。  

所有的将士们都被后方的大火惊呆了。  

“那里是什么地方?”  

“看位置,好像是巫山。”  

“巫山?我们的粮草不就在那里吗?”  

“一整座山都被烧了,那可是我们的粮草啊!”  

他们都在议论这场大火。  

太过于无情了。  

在军营中与邓齐下棋的赵昊感觉营外有些吵闹,刚想起身前去看看,就有一位斥候前来禀报,“元帅,巫山大火!”  

邓齐大吃一惊。  

赵昊皱了皱眉头,“你确定是巫山大火?”  

那斥候无比坚信的点了点头。  

赵昊突然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  

还好邓齐眼疾手快,扶住了他,“元帅...”  

邓齐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因为这件事情,真的是太突然了。  

赵昊凄惨笑道:“本以为老朽再次领军作战,应该是以无敌之资横扫天下,可是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输给了诸葛亮的手中。”  

“何以见得,这就是诸葛亮的阴谋?”邓齐发出疑惑。  

赵昊道:“你觉得,魏军之中,除了诸葛亮之外,谁还擅长以火计克敌制胜?如今军心大乱,怕是已然无力回天。”  

邓齐似乎想到了什么,直言道:“不,我们还没有输!”  

赵昊问道:“什么意思?”  

邓齐抱拳道:“元帅,破釜沉舟,未尝不可!”  

赵昊瞬间就明白了。  

他集结三军,让九龙将稳控现场秩序,在千军万马之前,他大声开口道:“诸位将士们,想必你们刚才已经看到巫山的大火了,没错,这是本帅亲自下的令!因为今夜,就是决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