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这一切其实都在王爷的预料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刻的魏帝,已经犹如风中残烛一般,他年轻时太过于透支身体,又遭遇多次暗杀、对决等等,此生逢敌无数,能撑到现在已经是不容易了。  

而且,又听闻自己一直心生愧疚的大儿子出事,导致太过于悲痛,从而压制在体内的伤势如火山一般彻底爆发出来。  

各种年轻时受到的伤害,也已经累积到了一种程度,此刻的情况,可谓药石难医,令人回天乏力。  

他自知可能命不久矣,所以提前安排了后事,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大儿子已经先自己一步离去,他就悲痛欲绝、苦不堪言。  

他是一个皇帝,也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个人。  

他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些帝王那般铁血无情,死的是自己的儿子,他很痛苦。  

陈庆之让一名副将率领大军北上青州,而自己,则是率领着经自己精心磨练的七千骑兵率先赶赴青州,想要一探青州近况。  

这七千骑兵,被他称之为白袍军。  

白马、白甲、白袍,七千骑兵头戴孝布,浩浩荡荡出城而去。  

城外,李子渊等候多时。  

他只向陈庆之交代了一句话,“此战无论胜负,将军最好永远不要回京城了。”  

陈庆之虽然猜测到了一些东西,但是不敢细想,告别李子渊后,他便快马前进。  

一处酒楼内。  

这里是京城最大最高的酒楼。  

一群闻名魏国天下的读书人此刻正在这里齐聚一堂。  

他们在最高的一层楼围坐在一起,透过窗户看到陈庆之领兵出京城后,纷纷起身,向地面倒了杯酒,齐声道:“敬陈将军旗开得胜!”  

随后众人又倒了一杯酒,开口道:“敬齐王殿下死战不退!迩来穷人杰,长青之于顶!”  

说完这句话,便从怀中掏出一条白布,绑在额头上。  

没过一会儿,四皇子来了。  

众人纷纷作揖,然后有人向他说道:“士林之中的读书人,在下联合各位朋友,已经飞鸽传书告知他们京城的情况,大概两天后,就会从全国各郡出发,赶往至京城。  

他们都是读书种子,而且背靠世家,应该能助四皇子殿下一臂之力。”  

四皇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众人,摇头苦笑道:“不争了。”  

有人闻声不解,疑惑道:“这是为何?”  

四皇子饮了一杯酒,道:“父皇不让。”  

争…也争不过啊。  

先让老二老三拼个你死我活吧。  

两天后。  

楚国边境。  

魏国曹营中。  

三皇子秦王得知自己的父皇病重,心中焦急如焚,暗自通知了散落全国各地的开国元勋、武功世家等等,在全国动兵青州的情况下,还能筹集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暗自将战马、弓弩、兵刃、铠甲、攻城器械等等藏在京城内外。  

不走漏消息是不可能的,但是都到了如此关键的时刻,赵长玄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  

起码在消息走漏时,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曹营当中,他还有三万轻骑亲信,准备明日就借援助青州为理由,兵进长安。  

曹参在得知齐王战死的消息后,心中很是悲痛,痛定思痛下,他将所有矛盾的源头都指向了晋军。  

此刻,他现在只想快点结束楚国的战斗,然后去往青州,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齐王他…怎么可能会就这般战死啊!  

青州边境。  

此刻的赵长青在干嘛呢?  

在睡觉。  

既然对外说自己已经挂了,那么干脆就做一个死人的事吧,他们爱咋滴咋滴,愿咋折腾就咋折腾,自己反正已经是累了。  

赵长青四周有剑阁兄弟保护,安危自是不用顾虑,以他为中心,方圆几百米内,无一兵一卒,对外说是不能惊扰了他的遗体安眠。  

他这两天也想了很多,造成了今日这种局面,不怪自己想一出是一出,也不怪自己莽撞,更不怪自己瞎指挥。  

反正这事他觉得没亏,经过前几天那一波战斗,虽然自己被困在了这里,但是肯定能获得一些昏庸值。  

当然,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了因为什么造成现在的被动,不就是自己只是一个王爷而并非皇帝吗?  

如果自己是皇帝,何需如此瞻前顾后?一方面想要昏庸值,一方面还想要保住青州,不然怕皇帝老子怪罪。  

如果这魏国是自己的,自己就是皇帝,做事还用这么小心翼翼吗?昏庸值岂不手到拈来?  

这样一来,更加使赵长青迫切想要得到皇位,只有当上了皇帝之后,行为做事才能无拘无束,才能随自己心意。  

但怎么能在短时间内登上皇位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说赵长青到现在已经被困四天了,眼看着要弹尽粮绝,但是诸葛亮却丝毫没有任何着急神色。  

他在边城里运筹帷幄,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直到有斥候来报,“禀告军师,前方斥候得到最新消息,敌帅葛洪亲率二十万大军正准备前往荒山!”  

诸葛亮大声一笑,“将剑一大侠与诸位将军唤来。”  

过了会儿,青州边城诸将齐聚一堂,他们见军师脸上居然洋溢着笑容,心中纷纷不解,需知,目前齐王殿下依旧生死不知啊!  

众将只听他说道:“各位,破敌之时已经到来,王爷被困的荒山,将是葛洪的墓地!”  

众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