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五体投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反正赵长青是搞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敌营内乱了呢?  

不管为什么,他始终让守城士卒莫要轻举妄动。  

静待敌军攻城。  

同时心中正猜测,也不知道他们内乱成那个样子,这城还攻不攻了?  

另一边,周兴已经与赵子龙和曹参二人对上了。  

但仅仅一个照面过后,周兴的头颅便被曹参斩下。  

这曹参看似与周兴同境界,但前者杀后者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这令陈庆之当场有所疑惑,不过也并没有吐露心声,而是继续杀敌。  

敌军见己方主将被杀,一个个全无斗志之心,这在战场之上就犹如被人宰割的羊羔,于是双方形势几乎呈现压倒趋势,敌军开始溃败了。  

兵败如山倒。  

陈庆之等人大胜。  

回城。  

站在城头之上的赵长青趁着月光看到了陈庆之与曹参二人的大旗,感到十分出奇。  

待他们二人大军彻底返回城门之后,赵长青才迫不及待的召见陈庆二人。  

他想搞明白这是什么状况。  

按照逻辑,你们不应该全军覆没了吗?  

再不济,也得损失惨重啊!  

但是脸上全挂着喜颜悦色的笑容,是几个意思?  

陈庆之二人在见到大皇子后,不由分说,竟是直接下跪,由曹参说道:“启禀大皇子,此役,我军大胜!”  

赵长青听到‘大胜’二字后心脏砰砰直跳。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  

什么就大胜了?  

你们怎么可能会大胜?  

就你们这点儿兵力,还想有什么大胜?没被全歼就不错了!  

“曹参,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大胜?说清楚!”赵长青不愿相信,要问个明白。  

曹参与陈庆之二人对视一眼,心中瞬间各自猜想道:“莫非这是大皇子有意考验我等?大皇子殿下可真是劳心劳神啊!  

为了让我们更快更好的进步,殿下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们心里陡然生起感恩戴德之意。  

曹参郑重抱拳道:“启禀大皇子殿下,陈庆之将军故意败走林原之时,由末将听从殿下吩咐,设下天罗地网,已尽数将来追之敌全军覆没。  

末将与陈庆之将军兵合一处时,经至城外楚军身后,发动突袭,重伤敌军。  

今夜之战,共斩敌军四万余人,大伤楚军锐气!这一切全赖大皇子殿下用兵如神!”  

曹参并不知道,最令陈庆之佩服的一件事是大皇子殿下准确无误的猜测到了自己撤退的行程,要想做到这点,必须全局意识把握的十分到位才行。  

这足以说明,一切的一切,都在大皇子的掌控范围之内。  

这真的是太厉害,让人钦佩至极啊!  

赵长青又懵了。  

他就知道这事没这么顺利!  

什么叫故意败走?!  

设伏?  

我有让你设伏?  

这都什么跟什么?  

全赖我用兵如神?  

这是认真的么?  

太扯淡了!  

你们怎么可能会赢呢?  

假的,这一定是假的!  

只听曹参又说道:“殿下,末将无能,让追庆之的主将落荒而逃了,但是末将斩下来今夜前来攻城的主将的头颅。”  

赵长青面色变得苍白了起来。  

怪不得人家不攻城了。  

你居然把人家头砍了?!  

赵长青突然觉得一瞬间自己好像是苍老了不少,四肢逐渐变得有些乏力,一身的精气神也是诡异消失。  

曹参却继续试探性的开口道:“这敌军主将的头颅,该如何安排?”  

赵长青现在心情极差,哪还能抽出时间与情绪理会这些东西?索性就摆了摆手,你们爱咋滴咋滴吧!  

我实在太累了。  

心累。  

真的,心好累…想哭,难受,憋屈,这种感觉,你们懂吗?  

曹参突然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说道:“末将领命!来人呐!将那颗敌军主将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以振我军士气!”  

曹参没有注意到别的,只看到了赵长青摆手的方向正对着城门处,便以为是要将敌人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  

赵长青听到曹参的话后,突然就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什么就领命了?  

本殿下什么时候说要把地方主将的头颅挂在城门之上?  

你们什么时候能改一改动不动就瞎揣摩的毛病?  

他累了,想去休息。  

不想待在这里了。  

于是便离开。  

谁知道自己刚走没两步。  

陈庆之那厮就扯开了嗓子大声道:“诸位,幸得今日大皇子殿下施以妙计,吾等才可保住京城以致于大胜,所以,诸将,请送殿下!”  

他语落之后,向赵长青有些疲累的身影深深作揖起来。  

随后,整座城头之上,都在齐齐高声呼喊,“送大皇子殿下,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长青欲哭无泪,想死,他头一次感觉,活着是如此的悲哀与痛苦。  

这个陈庆之!  

啥也不是!  

你们打了胜仗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个个的血口喷人!  

真不知道父皇安排我来守城有什么意义!  

哎呦卧槽!  

大皇子殿下最终因气血攻心,晕厥了。  

城头之上,众将士大惊失色。  

翌日。  

京城之中,又开始流传昨夜大皇子的丰功伟绩。  

一处酒楼当中,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