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情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王弘毅的提议,刘常乐十分感兴趣。  

这是一个扩大凤凰卫视声势的最好契机。  

特别是对内地观众来说,这是一个提升凤凰卫视知名度的机会。  

更何况,是跟内地首富合作,求之不得。  

“我们围绕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策划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活动,飞黄这件事情,很好地将两地联系在一起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既然王先生投资1000万,那我们也投1000万!”刘常乐很爽快地道。  

“对于接下来的合作,我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展开,我知道王先生涉猎的业务板块很多,其中文化板块也有很重要的比重,在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上面,值得我们共同深入探讨啊。”  

“特别是两地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  

刘常乐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表示双方可以签订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在这个框架之下细化合作方式和内容,推动日后的长期合作。  

对此王弘毅欣然表示赞同。  

中午,刘常乐请王弘毅吃饭,两人双方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当天下午,对王弘毅的专访策划初稿就出来了,王弘毅看了以后,略作修改。  

凤凰卫视对王弘毅的专访,总时长大约1个小时,内容包括王弘毅的创业成长经历,对华夏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的解读,对新港回过以后两地融合发展的新常态的分析,还有对未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析等等。  

专访草案出台以后,凤凰卫视紧锣密鼓地拍摄了一个宣传片,是一个三十秒的短片,包括王弘毅的自我介绍,还有记者专访的画面等等。  

安排访谈王弘毅的记者,也是老熟人——鲁玉。  

鲁玉在今年加盟凤凰卫视之前,也是央视的记者,曾获央视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的称号。  

她在凤凰卫视主持的节目叫做《鲁玉有约》。  

前世,王弘毅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节目,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很瘦,二是尬聊。  

民间流传着很多段子。  

她采访郭小四——  

鲁玉:现实中有听到人们说你矮吗郭小四:有啊鲁玉:有吗?我不信鲁玉:你不吃饭肚子会饿吗?  

郭敬明:…  

她采访刘千——  

鲁玉:“最满意的魔术是哪个?”  

刘千:“最满意的太多了…”  

鲁玉:“挑一个。”  

刘千:“就像是妈妈生小孩,你让她选最喜欢的小孩,很难挑啊。”  

鲁玉:“你妈就你一个孩子?”  

刘千:......  

她采访丁三石——  

鲁玉:你曾经说过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比我好的同学最后都没我有钱?现在知道了吧?  

丁三石:因为责任。  

鲁玉:他们都比你有责任吗?  

她采访沈疼——  

沈疼:小的时候我非常讨厌,背文科那些需要背的东西,我妈就天天陪我,每道题她都会背了,但我还是不会。  

鲁玉:我就特别善于背这些。  

沈疼:是吧…就,就,是有什么方法还是说......  

鲁玉:没有,天生的。  

她采访国足——  

鲁玉:为什么要往自己的球门踢呢,是因为近吗?  

国足:......  

这些段子,或真或假有些对话,也许是因为节目现场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刻意为之。  

但至少不是空穴来风。  

曾经王弘毅也很奇怪,为何鲁玉的节目知名度那么高,她主持的又为何能成为凤凰卫视的现象级节目。  

后来也了解到,在鲁玉有约节目越做越活以后,节目周期从一周一期变成一天一期,工作量加大,准备时间肯定不充足,节目质量肯定无法跟精心准备过的相比啊。  

而且王弘毅也看过她早期的对话节目,确实不一样。  

26岁的鲁玉,不像后来瘦得如排骨一般,留着干练的短发,脸上带着笑容,说话轻快,富有感染力。  

王弘毅跟她握手,聊了几分钟,她便表示告辞,说为了保证现场对话的效果,前期不跟访谈对象过多交流,同时她要回去好好整理准备相关资料。  

“如果是提前什么都商量好了再对话,效果看起来就太假了。”鲁玉笑吟吟地道,“王先生,到时候可能有些问题比较尖锐,还请您包含、支持。”  

王弘毅微微一笑道:“没关系,想问什么都可以。”  

其实在王弘毅看来,这种访谈节目,也是一个让外界公众更好了解自己的机会。  

鲁玉无论问什么问题,实际上至少也代表了一些公众想知道的内容。  

所以无论她想问什么问题,王弘毅都不介意,当然至于怎么回答,则要看情况了。  

接下来,王弘毅和刘常乐、柯痩良签订了合作协议,围绕“飞黄河,迎回归”这一个主题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由于凤凰卫视安排的专访在下周一,所以王弘毅也就没有回内地,正好在新港呆几天,拜访一些朋友。  

7月26日,王弘毅陪同宁婧来到中环皇家世纪影城,参加《新尚海滩》的线下宣传活动。  

这部电影由张果荣、刘得华、吴兴果等主演,上映十天时间,反响还不错。  

剧中张果荣扮演许文强那句经典台词“我对这座城市,只是个过客,办完了我要办的事情就会离开”,令人难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