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这样的情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于联想柳总和倪观澜的争执,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主流的说法当然是所谓的贸工技和技工贸的发展路线之争。  

然而,不管外界或者当事人怎么解释分析,对于王弘毅来说,一切都可以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倪柳之间的分歧从94年六七月份便开始了。  

当时随着国际电脑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联系的业务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政府采购减少,联想失去了最主要的一块销路,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人民币又持续贬值,进口零部件成本大大提高。  

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国内电脑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急剧下滑。  

1989年,国产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为高达67%。  

1993年,国产电脑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猛降到了22%。  

国产电脑可以说是溃不成军。  

联想作为国产品牌的龙头,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局面,国内的科技公司、电脑公司,纷纷改变了发展思路。  

基本上都放弃了最艰辛的自主品牌经营,转而做起了跨国品牌的代理商。  

竞争不赢,就主动靠过去,给国外品牌打工,挣点辛苦钱。  

于是,长城代理ib方正代理dec,四通代理康柏。  

风头最劲的史欲柱转战保健品。  

何去何从,如何突围,摆在了柳总和倪观澜的面前。  

两人选择了不同的突围方向,于是便发生了分歧。  

作为联想高科技的象征,倪观澜是联想汉卡的发明人,面对汉卡市场江河日下的境况,他决定选择芯片作为突破点,为联想打造新的技术制高点。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不仅能应对国外品牌的竞争,甚至能走出国门,把战火引导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去。”倪观澜的想法很直接,他要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落后造成的困境。  

当然,这也是一条最为艰难和不确定的路。  

在国际上,英特尔等公司把持着芯片技术的方向。  

如果联想能够芯片技术上实现自主产权知识,无疑将为联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其成为全球电脑行业的领先地位。  

倪观澜不仅是理论派,更是实干家,他认定了芯片的方向,于是四处本周,到尚海,飞新港,到处招揽人才。  

促成联想与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意向,准备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立志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  

“龙芯”的概念,便由此而来。  

这个设想,得到了科学院和电子工业部的热情支持,甚至准备推动国家投资计划。  

然而,这个计划,却遭到了柳总的坚决反对。  

柳总的想法更加现实,他认为自主研发芯片,看似美好,然而风险巨大,以联想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支持。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电子工业的发展上,跟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弥补的。”  

在他看来,目前华夏的技术背景、工业基础、资本实力及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还无法改变世界电脑行业的格局。  

既然如此,倪观澜技术至上的想法,就过于理想化,简直就是天真,完全脱离市场实际。  

柳总想的是,联想要怎么活下去,而且活得滋润一些。  

并不是埋头研究技术,甚至可能一直都无法成功。  

柳总决定加大自主品牌的打造,发挥成本上的优势,实施产业突围,将来实力壮大了,再来研究技术,实现后发制人。  

倪柳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关系恶化,每一次工作会议都是以吵架告终。  

曾经,两人合作得非常紧密,可为亲密无间。  

柳总曾经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的人像一颗珍珠,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但他是一条线,能把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来。我想,我就是那条线。”  

如今,线与珍珠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媒体也开始介入倪柳之争,认为这是“市场派”与“技术派”的一次决斗。  

两人争执不休,中科院派工作组调查,结果联想的高层绝大部分都站到了现实的柳总一边。  

1995年初,两人之间的胜负渐渐清晰起来。  

6月30日,倪观澜被免去联想总工程师的职务。  

柳总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联想,又是股权改制,又是呼吁支持国产品牌,大打爱国情怀牌。  

他把联想塑造成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旗手,鼓吹联想正在代表国产电脑品牌,与西方电脑品牌展开一场大决战,号称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民族保卫战。  

他四处游说,谋求政府支持,在很多政策采购招标中,屡屡挫败跨国公司。  

他把第10万台电脑送给了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而在年代末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榜样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他强行控制成本,机箱用最薄的钢板,工艺也很粗糙,造价只有进口机箱的1/8。  

通过廉价优势和民族情怀的助推,联想电脑市场份额持续上省。  

而国外电脑品牌,则不适应这种价格战,他们轻敌,反应慢。  

到95年底,联想成为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远远超过了国外品牌。  

国外电脑的技术,终究没有抵过国产电脑的低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