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之子于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飞的迎亲队伍,吸引了无数人跟随。  

十里红妆的盛举,在南方省可不多见。  

村民、游客、亲朋、好友,把整条道路塞了个水泄不通。  

杨飞骑着高大的白马,缓缓往前走。  

路不长,很快就到了苏家院门外。  

杨飞翻身下马。  

马锋牵着马走到一边。  

“怎么把大门都关起来了?这有点过分啊!”铁牛朝里面喊道,“新郎倌来了,快开门!”  

“门口鞭炮响不停,给个红包压压惊。”里面的人大喊。  

杨飞一挥手:“撒红包进去!”  

耗子等人早有准备,招了招手,几个抬箩筐的人,便把红包抬了过来。  

“哇噻!红包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围观的人发出惊叹声。  

“你们猜猜,这红包有多大?”  

“一元两元不嫌少,一百两百人缘好!若是您老不差钱,千八百元乐开怀。”  

耗子和铁牛等人,抓起红包,往院墙里撒。  

里面传来惊呼声,然后是脚步凌乱的捡红包声。  

撒完一箩筐红包后,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院门刚开了条缝,耗子马上就伸出手脚,挤了进去,生怕对方再反悔。  

这还只是第一关。  

进了院子,里面的人早就跑进了堂屋大门里。  

堂屋大门不能全关,因为关了就不能扔红包进来。  

里面的人便把门抵住,开了一条缝。  

杨飞拱了拱手:“各位手下留情啊!”  

里面的人哄然大笑:“众里寻他千百度,给个红包不耽误。”  

耗子等人捧起红包往里面抛。  

红包一撒,里面的人就松开了门,去捡红包了。  

耗子等人赶紧上前,把门的控制权夺过来。  

进了堂屋,还有厅堂门。  

“夫妻恩爱长相守,给我红包我才走。”门里的人按住门,探出头来大喊。  

耗子和铁牛又撒了一筐红包,这才进了客厅。  

新娘子在二楼。  

二楼还有两扇门。  

通过这两扇门,才来到苏桐闺房外。  

苏桐的闺蜜早就准备好了,听到外面声响,就一齐喊:“身无彩凤双飞翼,不给红包就生气。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红包说不通。”  

杨飞拱手笑道:“各位妹妹,请你们把门打开,不然红包塞不进来。”  

“从门缝底下塞进来吧!”  

杨飞道:“门缝太窄,一个一个塞,太费时间了。我们都是一篓一篓的撒!”  

里面的人听了,觉得首富的气派,理应如此,便真个把门打开来。  

杨飞拱了拱手,说道:“各位姐姐妹妹,这里有两箩筐红包,个个都是大红包,请大家拿了红包后,一定高抬贵手,放我进去。”  

“新人结婚发大财,我要红包快拿来。”闺蜜们咯咯笑着,早就把手伸长了。  

杨飞和耗子等人,把两筐红包撒进去,里里外外的人一哄而上。  

结婚,图的就是个热闹,抢红包也是图个彩头。  

这边红包一撒,杨飞趁机走了进去。  

苏桐盛妆华服,凤冠霞帔,戴着红盖头,端坐在床上。  

杨飞走过去,一把将她抱了起来。  

苏桐任由他公主抱,双手吊着他的脖子。  

苏母本来在房间的,被苏阳喊了出去。  

“妈,姐夫送来的聘礼放哪里?”  

“放后面那个房间。”  

“放满了!”  

“啊?放满了?”  

“是啊,聘礼实在是太多了。”  

“什么东西啊?有这么多?”  

“有粮、有油,有三牲,有金砖,有金饰,还有十担钱!另外还有几十床蚕丝被子,几十套八件套,其它还有很多东西,你去看看吧!”  

“天哪,他买这么多给我们做什么?是我们送嫁妆过去才买被子啊!”  

“我不知道啊,那收还是不收?”  

“傻啊你,当然收下了。到时再当嫁妆送过去吧!不然,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钱买嫁妆啊!”  

来到房间一看,苏母差点没被那堆成山一般的金子给晃花了眼睛。  

“天哪,这、这么多金子?还有这么多的钱!”苏母走过去,捧着金砖,说道,“苏阳,你说,杨飞怎么这么大方啊!”  

“妈,姐夫是什么人?他是首富!”  

“有钱人很多,但大方的人并不多。杨飞算得上一个!”苏母由衷的赞叹道。  

“妈,你先别说这些了,外面还有很多聘礼,不知道往哪里放呢!”  

“放你姐房间去!等吃过酒,我们再回来处理。”  

苏阳应了一声,低声问道:“妈,这么多金子和钱放在家里,这能安全吗?要不,我在家里守着吧!”  

“你姐结婚,你在家守着?那怎么成!没事的!把门窗关紧就行了。”  

苏阳笑道:“这里面的钱,我这一辈子也赚不到呢!要是遭了贼那就太可惜了。”  

“你这乌鸦嘴,别乱说!”苏母虽然这么讲,心里其实也是有担忧的。  

这时,耗子走过来,对苏母说道:“阿姨,马上就要出发了,请准备一下,下楼去吧。”  

苏母应了一声,把堆放东西的门给锁好了。  

耗子笑道:“你们放心去,这屋子,我会派人看守的。这屋里的东西,保证连一根头发也少不了!”  

苏母道:“那我们就放心了。”  

杨飞抱着苏桐下了楼,一直将她抱上了大花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