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骂。  

混账啊。  

这一次刘尚书并没有“乞骸骨”。因为那等于是“投降认输”,而非“以退为进”。要真因此事辞官,史书上记一笔,他一辈子的名声就毁了。  

李东阳看着张昭在御前“喷人”,心里哭笑不得。但却没有出言阻止张昭。  

张昭这么做,其实有点不妥。小人得志是大忌啊!但是,刚才这一帮人跟在首辅刘健身后是想要将张昭置入死地。这其实已经撕破脸了。他难道还不允许张昭发泄几句?  

礼部尚书张升实在看不惯张昭“秋后算账”的嘴脸,插话道“张昭,别强词夺理。弘治十年,小王子就带兵威逼古北口。只是未能得逞罢了。你如何判断古北口下不是鞑靼联军的前锋?”  

张昭瞥张升一眼,鄙视的道“张尚书,用你那秀逗的脑子好好想一想。现在和弘治十年时情况一样吗?”  

尼玛。  

张升气的胡子都要吹起来,大口的喘气。虽然他确实没想明白为何不一样。但你那一副“阁下不足与高士共语”的表情是什么意思?你只是个秀才,劳资是礼部尚书啊!  

弘治皇帝亦有点好奇,问道“有何不同?”  

最浅显的答案是如今大明编练出新军营,不怕小王子。但显然不能算判断的理由。  

李东阳出声,给弘治皇帝解释道“陛下,弘治十年,小王子兵盛,鞑靼右翼三个万户臣服于他。而去年张昭在韦州打掉小王子本部察哈尔部骑兵近一万五千人。  

小王子想要毁掉和大明的互市,带兵过永谢布部攻打古北口。永谢布部如何肯服他?他们自己要先乱起来。”  

弘治皇帝恍然,眼角余光隐蔽的看了刘大夏一眼。  

就怕比较啊。六月份刘大夏上书言兵事,要求兴利除弊,总共列了十条。但此时和张昭一比,就看出问题来。刘大夏还是适合治理政务。  

张昭没兴趣再专门去“喷”其他人,转身向弘治皇帝一礼,借着刚刚连喷谢迁、刘大夏的气势,“陛下,臣有本要奏。”  

这才是他“喷人”真正的目的所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