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想法变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承磊将文件袋拿回房间放好,这是今天下午去签好的合同。  

江夏给周承磊倒了一杯水:“合约签了?”  

“签了。二哥和张锐一会儿来家里吃饭。”  

他和张嵘两人占股比例一样,各持股百分之二十,最大的股东技股百分之三十,剩下那百十之二十股权分别属于两个技术入股的股东。  

他和张嵘只入股不参与管理,但保留投票决策权。  

周承磊洗干净手脸,接过来,一口气全都喝了,才问道:“是打算找她来帮忙卖衣服?”  

“对。”  

“是给工资还是怎样?”  

江夏是挺看好刘伟珍这个人的,不介意自己少赚一点:“我直接按我在厂里卖的价格给她,运费之类的成本也是她来出。”  

周承磊点头:“挺好,各有各赚。”  

只要不是江夏亲自去卖,不用她太辛苦就行。  

“嗯,这样的利润空间才大,她才更有干劲,也能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她一个人卖不完,她就会想办法请人卖,这样才能卖得更多。  

江夏现在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个总代理。  

看看这个总代理能力如何,不行再发掘其它总代。  

李秋凤听着他们夫妻二人的对话,也想试试卖衣服,在这里实在太闲了。  

而且她出来也是想看看自己以后能找什么工作做。  

现在和表嫂等人相处多了,身边个个都是大学生,她感觉到了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想法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她还想去报个夜校,夜晚去上课,不影响白天帮忙带孩子。  

不过现在她妈妈不在,只有爷爷奶奶两个,怕他们忙不过来,还是三个人一起照顾比较方便。  

而且她对京市还不是很熟悉,等她妈回来再和小表嫂说说。  

江夏早就留意到李秋凤好像有兴趣,就直接问道:“表妹,你是不是也想卖衣服?”  

周承磊听了也看向她。  

李秋凤愣了一下,没想到江夏这都看出来了。  

她点了点头:“是有点想,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我对京市还不熟悉,也有点怕做不好。”  

江夏听了就道:“你可以每天跟着我同学去熟悉一下,看看她是如何做,学会了再自己做也行。”  

李秋凤出来就是见世面的,看看能学点什么的,将来能干点什么。她不可能一直当保姆,这么年轻当然得找一份正经工作。  

李秋凤摇头:“等我妈回来我再去试试。”  

江夏:“也不用第二舅妈回来,过几天我们就去穗城,你不用跟着,可以留在这里跟着我同学一起学着卖衣服。这边的房子也要有人看着。”  

孩子有三个人带着就够了,三个孩子因为有伴大多数时候都是很乖的,醒来吃饱肚子,他们三个自己躺在床上也能玩差不多一个小时,有大人坐身边陪他们说说话就能玩更久。  

只不过早晚都要出门去散步,在院子也行,就是不能待在屋里头。  

江夏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发现她虽然性格文静,但是做事非常细心,有条理,人也聪明。  

她又想到,从明年开始中专就开始从初中阶段录取,被称为小中专。  

也就是初中毕业也可以去考“小中专”,算是这是这年代农村孩子鱼跃龙门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且这年代的中专生福利待遇极好,非常吃香。  

不仅不用交学费,还提供粮油补贴和补助金,毕业后工作包分配。  

并且可以农村转城镇户口,吃上更有保障的商品粮。这年代的城镇户口可比农村户口吃香多了!  

而且这年代的中专生也非常吃香,读两三年就可以分配工作,谁不想去读?  

就是录取比例低,只有百分之五。  

这个时代的中专生也可以说是人中龙凤。  

江夏又建议道:“你想不想去学点东西?想学可以报个夜校,我也可以借一些书回来,给你自学一下,不懂的可以问我,到了明年参加一个升学考试,读个中专,出来还包分配工作。”  

“中专不是只有参加高考才能考?我只有初中毕业。”  

他们村在大山里面,上初中也要翻山越岭去镇上读,高中要去县城才有,就更远了。  

村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小学毕业就不读了,能读到初中的都不多。  

她的初中同学毕业没多久就结婚生子了,她只是有点不愿意就这样结婚生子,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听说小表嫂请人到京市带孩子,她跟着她妈来了。  

读完初中后,她也不是很想读高中,但来京市想法变了。  

“我听说明年会开始初中毕业也可考中专,是小中专,读两三年就可以出来工作,还包分配。”  

李秋凤眼睛都亮了:“真的吗?”  

江夏点头:“我是这样听说,你可以提前准备起来,第一年考你比别人提前做好了准备可能会容易一点。如果初中毕业就可以读,读两三年出来就包分配工作,应该很多人考,竞争比较大。”  

李秋凤希望都来了:“那麻烦表嫂帮我借些书回来。”  

江夏点头:“行,我明天去找找。”  

李秋凤:“谢谢表嫂。”  

张锐和张嵘这时走了进来。  

张锐好奇道:“找什么?”  

江夏:“表妹想继续读书,考中专,我给她找点书。”  

张锐听了立马道:“我给你找!嫂子他们学校图书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