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向来为国不惜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住笔趣阁.  

大明天启四年正月三日,宣府城破一天之后。  

太原总督府。  

“宣府城破?”  

正在太原府主持流民安置的山陕总督韩爌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直接一道闪雷,将其从正月新年的安逸中惊醒。  

“京畿如何?蒙古人不是在大同吗?”这是韩爌最关心的问题。  

只要蒙古人求财,那么一切好说,进犯宣府,还能纠集兵力,到时候过去收拾残局即可,但是如果进入了京畿之地,那可是危及天子,社稷之难。  

“大人,进攻宣府丞的不是蒙古人,”飞马而来的斥候营校尉,半跪在地上,语气中也带着惶然:“是建州!”  

建州!?  

韩爌霍然起身,直接撞到了身后黄花梨椅子。  

“建州不是......”韩爌话刚出口边止住,一拳锤在桌子上:“该死!”  

当初辽东残局,建州远遁......联合了蒙古,养精蓄锐接近一年,没想到刚刚天启正月初二就给了大家这么大一个“惊喜”!  

“宣府三卫!万全左右卫,怀安卫,还有万全都司都是吃干饭的?”韩爌缓过神来:“近万余人马的守卫,两个时辰都没有坚持住......就被破城?”  

“建州大部队现在在哪里?”  

“驻扎在宣府城外,并未向前移动,应当也是顾忌到我后续援兵。”xqqxs8.  

“还有一件事......”校尉从腰间掏出一张已经有些破碎的泛黄纸张:“这是建州在宣府地区散出的檄文。”  

“檄文?”韩爌眉头一皱,将其接过。  

只用了不到三息,韩爌便已经将其看完。  

校尉低着头,看不到韩爌的表情,只是听到咔嚓嚓的纸张折揉的声音。  

“邹标......当诛!”  

皇太极此举的用意很清楚,这是大明与建州开战以来,第一位知府级别以上的官员投降建州,而且亲笔写下了讨明檄文。  

这是扇朝廷的脸,扇天下士子的脸。  

这么一来,整个士大夫阶级,如何在煌煌人言之中立足?  

万幸的是,此人不是东林一派,要不然整个内阁将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此人将牵连一片。  

“朝堂已经下旨,将邹标的族人,全数捉拿,男子充军流放,女子进教坊司,族中男丁永世不得入官......”校尉低着头,将自己今早得到的消息汇报给总督。  

“这都是小事,”韩爌起身,在书房走了两步,将门口的侍者唤了过来:“来人!”  

“召集通政司,指挥使司,巡检司所有五品以上官员,一刻钟之后,在总督衙门紧急会议!”  

韩爌要考虑向宣府增兵了,不论建州下一步的动向是什么,无论如何,靠近京畿的地方,山陕总督不派兵支援一二,在朝廷看来就是不作为。  

不多时,总督衙门,五品以上官员皆在,一屋子的红紫大袍,在座皆是大明栋梁。  

“宣府事大,我等不能袖手旁观,何况事关屏障京畿,更是不能有失!”太原都司指挥使说的正气凌然。  

坐在韩爌下面位置的宣抚使点了点头,对着韩爌拱手道:“大人,宣府屏障京畿,乃是皇城面对整个蒙古的第一道闸门,吾等建议先行援兵,同时上书朝堂,奏明此事,想必朝堂诸公也都拟好了军令,让我等援救宣府了。”xqqxs八.  

韩爌坐在最上首位置,看着这一屋子的朱紫同僚,满嘴的正气凌然,却没有一个人拿出具体的章程!  

如果不放卢象升回去就好了!  

韩爌有些后悔那么轻易的就将卢象升放回辽东,只留下了一个毛文龙在此......那毛文龙好似也没有什么真材实料。  

一住笔趣阁.  

“派兵前往宣府,此事不做讨论,但是派出多少,谁带领?去了之后如何指挥,具体作战方略如何?”韩爌摇摇头:“谁给本都督拿出一个章程来?”  

“末将愿意带兵前往宣府救援!”太原指挥使吴尔觉起身。  

“吴大人可有计划?”韩爌脸色一喜,倒是没有想到向来无所谓事的吴尔觉主动请缨。  

“保安州距离宣府较近,那里的驻防部队应当完整无缺,吾等可于此集合军队,待朝廷钦差抵达,吾等可以从长计议,”吴尔觉面色肃然:“保卫京师,抵御建奴为主,收复宣府,倒是其次。”  

好一个如意算盘!  

既不用冒风险和建奴正面对抗,有落了一个救驾京师,及时勤王的功劳!  

但是看看厅内诸人的脸色,任谁都没有其他谋略了,谁敢去和建奴一战呢?  

韩爌暗叹一声:无人可用矣。  

“大人,还有一件事,”大同知府在堂下低声开口。  

“你有何事?”韩爌看着这位知府,心头就是一阵火气,大家就是被大同城外的大军迷惑,转而觉得蒙古无兵可用,才搞得宣府城防卫松懈,你大同知府现在却悠哉哉的坐在堂下。  

“大同府的兵马距离宣府更近,是否可以让他们先行前往支援?”大同知府现在的小算盘打得砰砰响:我大同府的兵马先到,那勤王那个的功劳就是大同知府的!  

韩爌看着王志荣,语气冷冽:“大同府的兵马哪里都不能去!好好守在你那一亩三分地,城外还有蒙古骑兵守着,别让宣府出了事,转眼一过,你那大同又被人的破了!”  

听着韩爌的语气,厅内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