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燃炸的现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007年的最后一天最后剩下的几个小时,纽约曼哈顿中区街头的温度已经降至零下了。  

现场近百万游客观众已经在户外站了几个小时,腰酸背疼腿麻自然是免不了的事情,时不时还有凛冽的寒风吹过,吹得人们脸上都泛起了红晕。  

不过这红晕更多的还是因为亢奋激动产生的潮红。  

不为别的,李逸游的表演太嗨了!  

我曾那么努力坚持那么久结果到头来那根本是无济于事”  

天呐,又来了!又来了!  

这歇斯底里般的狂放嘶吼,这游走在破音边缘的性感高音,这激情迸发血脉喷张的表演,怎能让人不兴奋?  

李,太帅了!  

“啊啊啊!”  

“李!”  

人们呼喊着,呐喊着,赞叹着。  

不愧是李,不愧是歌迷和许多业内人士口中,新生代最为出色的摇滚歌手之一。  

李逸游的摇滚嗓音太有感染力了,能够轻易地就将现场的气氛带入了他的节奏和情绪之中。  

看着巨大的能量从那个清瘦修长的身躯里爆发出来,化作震撼人心的旋律,带动全场观众一起用手用脚用身体共同嗨起来,人们的欢呼声尖叫声不由自主的就吼出来了。  

此时李逸游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表演之中,他的激情和狂放在全场蔓延开来,就连后台的其他歌手们都忍不住一起加入狂欢之中。  

他们也有些震惊,虽然李逸游被一些所谓的专业乐评人称作伪摇滚,说他太商业太流行,是对摇滚精神的亵渎。  

但李逸游这份营造气氛嗨翻全场的功力,这种天生成为焦点的气场真的太厉害了。  

不管他是不是伪摇,你都得承认大众喜欢这个男人,喜欢他的表演。  

至于其他的,谁在乎?  

歌迷在乎?  

她们都快爱死李逸游了!  

观众在乎?  

看看现场的狂热氛围吧!  

李逸游在乎?  

人家连商演都懒得参加,连电视节目都懒得敷衍,在家躺着就能卖出1800张专辑!  

他才不会在乎!  

李逸游对别人的评论确实不在乎,他现在也顾不得其他人。  

他只知道自己的身体快要爆开了,有一种力量和冲动在他的肌肉里血液里横冲直撞,不吐不快。  

虽然李逸游此时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衬衣,但是他还是把衬衣领口的两枚扣子都松开了,露出了不算健硕强壮但却结实有力的胸膛。  

一点都没感觉冷,反而很热很躁。  

因为这种火爆的现场氛围让他身上热流涌动血脉喷张。  

他觉得自己此刻就像一块铀矿石,在散发着强烈的放射光线,积攒到一起压缩至极点,然后瞬间核爆。  

就像这首《Radioactive》一样。  

李逸游弹着吉他,用传统的美国中部的吉他和旋把一种自然地沧桑感一种淡淡的末日忧伤渲染起来,再慢慢积攒力量,随着低音重鼓混搭电子合成器的变调,突然变得充满了力量。  

然后,用极致高亢的嗓音引爆!  

肆虐全场!  

我正在苏醒我感觉充满了能量足够让我爆发欢迎新纪元新的纪元欢迎新纪元新的纪元我充满了能量舞台现场数十台摄影机把这个激情炸裂的现场放大到了曼哈顿中区十几条街道数百个电子大屏幕上。  

时代广场附近顿时沸腾起来了。  

《Radioactive》这枚爆发力十足的“核弹”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幸存者。  

人们亢奋的蹦着跳着,爆发出了几近疯狂的欢呼喝彩声!  

就连没能来到现场,在电视机和电脑前观看现场直播的全球各地的观众也感觉自己的头皮发麻,恨不得飞到纽约和现场的百万观众一起狂欢。  

因为李逸游的缘故,因为第一次有亚洲人有华国人出现在时代广场跨年演唱会的舞台上,在这个全球每年都有数十亿观众的“美国人春晚”上唱歌,所以华国的视频网站和娱乐媒体第一次对跨年演唱会如此关注,作为华国流媒体视频网站排名前三的酷友视频则花大钱买下了华国的直播版权。  

结果并没有让酷友视频失望,600多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先不说这庞大的流量,光广告费就足够酷友赚的盆满钵满了。  

李逸游关注度流量钞票这个公式在华国同样成立。  

因为时差的缘故。  

纽约时间21点李逸游上台的时候,京城已经来到了1月1日的早上8点。  

虽然是元旦假期,可以好好睡个懒觉,但是无数的华国歌迷还是早早的爬起床揉着惺忪的睡眼守在了电脑旁。  

无他,只因今天的“美国春晚”会有李逸游登场。  

虽然有些瞌睡,但是李逸游的现场live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  

谁叫李逸游如此任性低调,在美国从不参加商演,也极少参加电视节目,所以想看他的live现场很难很难。  

现在李逸游终于出台了。  

呃,不对。  

是终于出现在舞台上了!  

作为他的歌迷,当然不能放过。  

而李逸游的精彩表演也没有让华国歌迷们后悔早起。  

《intheend》和《Radioactive》这两枚大炸弹把纽约曼哈顿炸的七荤八素时,华国歌迷也被震的目瞪口呆,睡意全无。  

这,这就是李逸游现在的实力吗?  

太炸裂了吧?  

这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