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奇怪事(1/3)
等张大嘴走了之后,付昔时很兴奋,对豆渣说道:“走,咱们逛街去,今天姐要好好买点东西,豆东家有看上的姐付款。”
因为庄子里的人都喊豆渣为豆东家,付昔时也跟着这样称呼他。
冯卓光给她送了几张皮子,付昔时想自己再买一点回去送人。
南方虽然没有辽东冷,但是冬天的湿冷刺骨。特别是年龄大的人,浑身骨头疼。
豆祖母还好,不管咋说,豆老爹很孝顺。家里再紧张,每年冬天不会少了母亲的火盆。
包姥姥身体差点,一到冬天手脚冰凉,舍不得用火盆,晚上用个汤婆子暖被窝。
还有亲娘,生她糟了罪底子亏了。还有付家祖母和养母,都得送。
听说辽东有卖狼皮的,今天去买一些,要是有虎皮就好了,给皇上舅舅送一张。
廖百户赶车带着付昔时夫妻直接先去了皮货市场,市场里人很多,正是各地进皮子的季节,每家店铺前面摆了长桌,桌上放满了皮货。
都是熟好了的皮子,也就是硝过的皮子,没有加工过的皮子只有牧民手上有,付昔时也不打算买,买回去没技术好的手艺人也处理不好。
付昔时看这个市场不算太大,估计半天逛的完,那就去每家桌子上挨个看,她不懂这些,但是有一个百事通廖百户,挨个给他介绍。
付昔时边听别摸皮子,看到有个洁白的狐狸皮,非常喜欢。店家见廖百户说的头头是道,知道是行家,也不乱说价,给了个实在价格。
付昔时恨不得这会就围在脖子上,廖百户看她跃跃欲试模样,说道:“大姑奶奶,这个买回去还要再加工一下,不然这股味道也受不了。”
付昔时凑过去闻闻,确实有股味道。问道:“那些成衣店里那卖的那些货不是这种?”
廖百户道:“店家买回去还要再处理一下,找裁缝加工好,这里只是卖皮子。”
付昔时看到喜欢的,能用得着的或者打算送人的就会买下来。两个卫士跟着他们负责拿东西,没一会,俩人手上抱了一堆。
付昔时说道:“我们在这等你,两位大哥先把皮子放到马车上。”
刚说到这,有听到有个声音,“付东家,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你们。”
付昔时回头一看,是点心比赛那天那个评判,买木头时遇到的郑先生付昔时不记得他姓什么,含笑点头道:“先生,又遇见你了。你也来买皮子?”
郑先生说道:“我有个亲戚在这里开店,我过来挑几件货。付东家是来买货?”
付昔时说道:“明天准备回家来买点皮子,带回去送人。”
郑先生说道:“正好我亲戚的店进了一批货,没摆出来,付东家可以过去看看。”
付昔时说了声好,反正买谁家也是买,如果他家货不错也可以挑一些。
郑先生带着他们去了前面一个铺子,路上自我介绍,叫郑永安,是名秀才,以前教过书,自小喜爱美食,后来干脆不教书了,打着游历的名义四处游历美食,到现在也没中举人,倒是混了个郑舌头的外号。
付昔时听了笑,这位郑先生说话幽默,看来家境不错,不然也没经济供他四处游历。
到了一个铺子,付昔时看店面很大,算得上这个市场最好的店铺了。
一进去就有人说道:“姑丈,忘了什么吗?”
付昔时见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魏胜荣,说完话见他们进来,赶紧招呼。
郑先生介绍道:“刚出去碰到几位朋友,正好他们来买皮子,我带他们来看看新进的货。”
又给付昔时介绍道:“这位是我内侄魏胜荣,他爹是内人的兄弟。”
付昔时含笑点头,郑先生对她没过多介绍,只说是外地来的朋友。
魏胜荣热情说道:“付东家,豆东家,请跟我来,货是才收上来,有的还没硝,昨天告知我姑丈先来挑几个,客官来的正好,可以找挑一些。我家的皮货在这里是最全的。”
付昔时说道:“那就麻烦小哥了。”
几人跟着他去了后院,看到院子里摆了好些皮子,全部堆在地上。
魏胜荣从地上拿起一个皮子介绍道:“这件要是做个毛皮袍子,再冷的冬天也不怕。”
付昔时说道:“我们是在应天府,冬天没有这里冷,我想挑一些当能当褥子的给家里的长辈用,最好有狼皮。”
魏胜荣放下手中的皮子说道:“我这有几个,是没有破了皮的整张。价格有点贵,通常我们不会摆出来,客人提出要要我们才会拿出来。”
郑先生说道:“废话那么多,有好货就拿出来,我带来的人你还怕什么?”
魏胜荣尴尬笑一下,转身去了屋里拿出一张灰色的狼皮。
付昔时不懂好坏,廖百户上去又摸又看又闻,说了句这不算最好的,要是顶好的皮子,人走过狼毛会竖起来。
魏胜荣说道:“是有这种说法,遇到人能竖起毛来的狼皮很难得,我年纪轻,没遇见过。我爹说那个是有灵性的狼,而且这种狼皮不是每个人不是每个人走过来狼毛会竖起来,要看缘份。”
廖百户说了一句:“那是。”
付昔时好奇,走过去摸那个狼皮,觉得不像狐狸皮那样柔软。
她还在狼皮上方用手呼啦呼啦也没见有狼毛竖起。
她说道:“这位小哥能否把所有的狼皮都拿出来?要是货好,我多挑几件。”
魏胜荣
因为庄子里的人都喊豆渣为豆东家,付昔时也跟着这样称呼他。
冯卓光给她送了几张皮子,付昔时想自己再买一点回去送人。
南方虽然没有辽东冷,但是冬天的湿冷刺骨。特别是年龄大的人,浑身骨头疼。
豆祖母还好,不管咋说,豆老爹很孝顺。家里再紧张,每年冬天不会少了母亲的火盆。
包姥姥身体差点,一到冬天手脚冰凉,舍不得用火盆,晚上用个汤婆子暖被窝。
还有亲娘,生她糟了罪底子亏了。还有付家祖母和养母,都得送。
听说辽东有卖狼皮的,今天去买一些,要是有虎皮就好了,给皇上舅舅送一张。
廖百户赶车带着付昔时夫妻直接先去了皮货市场,市场里人很多,正是各地进皮子的季节,每家店铺前面摆了长桌,桌上放满了皮货。
都是熟好了的皮子,也就是硝过的皮子,没有加工过的皮子只有牧民手上有,付昔时也不打算买,买回去没技术好的手艺人也处理不好。
付昔时看这个市场不算太大,估计半天逛的完,那就去每家桌子上挨个看,她不懂这些,但是有一个百事通廖百户,挨个给他介绍。
付昔时边听别摸皮子,看到有个洁白的狐狸皮,非常喜欢。店家见廖百户说的头头是道,知道是行家,也不乱说价,给了个实在价格。
付昔时恨不得这会就围在脖子上,廖百户看她跃跃欲试模样,说道:“大姑奶奶,这个买回去还要再加工一下,不然这股味道也受不了。”
付昔时凑过去闻闻,确实有股味道。问道:“那些成衣店里那卖的那些货不是这种?”
廖百户道:“店家买回去还要再处理一下,找裁缝加工好,这里只是卖皮子。”
付昔时看到喜欢的,能用得着的或者打算送人的就会买下来。两个卫士跟着他们负责拿东西,没一会,俩人手上抱了一堆。
付昔时说道:“我们在这等你,两位大哥先把皮子放到马车上。”
刚说到这,有听到有个声音,“付东家,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你们。”
付昔时回头一看,是点心比赛那天那个评判,买木头时遇到的郑先生付昔时不记得他姓什么,含笑点头道:“先生,又遇见你了。你也来买皮子?”
郑先生说道:“我有个亲戚在这里开店,我过来挑几件货。付东家是来买货?”
付昔时说道:“明天准备回家来买点皮子,带回去送人。”
郑先生说道:“正好我亲戚的店进了一批货,没摆出来,付东家可以过去看看。”
付昔时说了声好,反正买谁家也是买,如果他家货不错也可以挑一些。
郑先生带着他们去了前面一个铺子,路上自我介绍,叫郑永安,是名秀才,以前教过书,自小喜爱美食,后来干脆不教书了,打着游历的名义四处游历美食,到现在也没中举人,倒是混了个郑舌头的外号。
付昔时听了笑,这位郑先生说话幽默,看来家境不错,不然也没经济供他四处游历。
到了一个铺子,付昔时看店面很大,算得上这个市场最好的店铺了。
一进去就有人说道:“姑丈,忘了什么吗?”
付昔时见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魏胜荣,说完话见他们进来,赶紧招呼。
郑先生介绍道:“刚出去碰到几位朋友,正好他们来买皮子,我带他们来看看新进的货。”
又给付昔时介绍道:“这位是我内侄魏胜荣,他爹是内人的兄弟。”
付昔时含笑点头,郑先生对她没过多介绍,只说是外地来的朋友。
魏胜荣热情说道:“付东家,豆东家,请跟我来,货是才收上来,有的还没硝,昨天告知我姑丈先来挑几个,客官来的正好,可以找挑一些。我家的皮货在这里是最全的。”
付昔时说道:“那就麻烦小哥了。”
几人跟着他去了后院,看到院子里摆了好些皮子,全部堆在地上。
魏胜荣从地上拿起一个皮子介绍道:“这件要是做个毛皮袍子,再冷的冬天也不怕。”
付昔时说道:“我们是在应天府,冬天没有这里冷,我想挑一些当能当褥子的给家里的长辈用,最好有狼皮。”
魏胜荣放下手中的皮子说道:“我这有几个,是没有破了皮的整张。价格有点贵,通常我们不会摆出来,客人提出要要我们才会拿出来。”
郑先生说道:“废话那么多,有好货就拿出来,我带来的人你还怕什么?”
魏胜荣尴尬笑一下,转身去了屋里拿出一张灰色的狼皮。
付昔时不懂好坏,廖百户上去又摸又看又闻,说了句这不算最好的,要是顶好的皮子,人走过狼毛会竖起来。
魏胜荣说道:“是有这种说法,遇到人能竖起毛来的狼皮很难得,我年纪轻,没遇见过。我爹说那个是有灵性的狼,而且这种狼皮不是每个人不是每个人走过来狼毛会竖起来,要看缘份。”
廖百户说了一句:“那是。”
付昔时好奇,走过去摸那个狼皮,觉得不像狐狸皮那样柔软。
她还在狼皮上方用手呼啦呼啦也没见有狼毛竖起。
她说道:“这位小哥能否把所有的狼皮都拿出来?要是货好,我多挑几件。”
魏胜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