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四爷给的惊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宗人府里度过了。  

至于其他的三个孩子,则由理亲王的另一位侧福晋强氏收养。一起住在京郊别院。  

当天的理亲王府,到处都是女人小孩的叫声哭声喊声。  

可是并没有人同情。既然他们敢谋反,就要做好失败了的准备。  

什么因得什么果,这就是她们的后果,因此并没有人同情她们。  

等将这些人全部送到京郊之后,谋反之事也告了一段落。宫里依旧如初。  

而且西北之事也传来捷报,杨云帆和傅恒带领的军队将入侵西北的敌军节节击退。  

而他们也奉了四爷的命令,打算班师回朝。也就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回来了。  

从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到结束,总共才一个月的时间。  

而在谋反这件事情之后,四爷便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现在立太子。  

为了以防往后还会出现皇后这种类似的情况。四爷不得不提早立下太子。让他们断了那个心思。  

而且在四爷心中的太子人选,除了鲁格哈再无二人。  

首先就要排除的就是皇后的四阿哥。不说皇后的做的这些事儿,就让四阿哥失去了立储的资格。就说四阿哥的性格,他都不配作为一个优秀的太子。  

所以第一个四爷便将四阿哥从名单中划走。  

第二个除过的便是三阿哥。这孩子被丽贵人养的,唯唯诺诺的。目光短浅不说,还喜欢和女人一样,争宠。  

所以四爷是绝对不会选他的。  

至于剩下的四位阿哥。其实都可以争一争的太子之位。  

但是五阿哥和六阿哥现在还小,也只不过几个月大,四爷自然不可能利襁褓之中的阿哥为太子。  

那么也就剩下了鲁格哈和二阿哥。  

对于这两人四爷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鲁格哈,并不是因为二阿哥差在哪里。  

而是实在这二儿子太没出息了。不求名不求利。只想着每天有好吃的好喝的就行了。  

你说说就算将太子之位给了他。他能拿来干嘛?估计若是有人给他做上一桌子好吃的,都能拿那太子之位去跟人换。  

所以四爷不得已将二阿哥也剔除在外,那么只剩下鲁格哈了。  

对于立鲁格哈为太子这件事儿,四爷只是自己想了想,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杨绵绵以及众位大臣。  

他觉得自己可以将这个当做一个惊喜给杨绵绵。而且若是要立鲁格哈为太子,那么杨绵绵的身份,必不能低。  

也就是说,在立太子之前先要将杨绵绵的位份给提上来。  

而杨绵绵如今已经位及贵妃。若再升位份,那么就只能是皇贵妃了。  

而皇贵妃可不是说封就封的。那册封用的东西和皇后相差无二。  

就是皇贵妃册封时所所穿的吉服,内务府都得做上个把个月。  

这也就是这几天四爷吩咐李玉去内务府办的事儿。他想要在杨云帆,班师回朝的时候。来个普天同庆。  

不仅给杨绵绵升为分,还要替这些在西北立功的将士们接风。  

所以这段时间,内务府都快忙死了。  

既然内务府已经赶工了,那么自然宫里也传出了一些风声。  

这些风声自然而然的也传到了各个宫里。  

只不过杨绵绵目前还不知道,但是她不知道并不代表,琉璃他们也不知道。  

“怎么瞧着,你们这两天都挺开心的呢?”  

九月的天说冷不冷,说热不热正是果实磊磊的季节。  

杨绵绵索性搬了一张椅子坐在枣树下。  

手上拿着一根长竹竿儿,看见那颗早敲哪颗枣?敲下来就着旁边的水盆洗洗,就那么直接吃了。  

看到琥珀琉璃等人直翻白眼。瞧瞧瞧瞧这哪有一个宠妃该有的样子。  

“主子您要吃枣子,让小鹿子来替您打下来。您是贵妃娘娘,怎么能做这种事儿呢?”  

琉璃不赞同的摇了摇头,这眼瞅着马上就是皇贵妃了。可是主子一点儿都没有当贵妃的自觉。  

“贵妃娘娘怎么就不能做这种事儿了呢?贵妃娘娘也是要吃要喝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杨绵绵又从枣树上敲下来一颗红透了的枣子。连带着旁边儿还有几颗青色的也被她敲了下来。  

而杨绵绵只捡了那颗红色的,至于青涩的她自然是不会吃的。一会儿自有丫鬟将这些都捡走的。  

前一世她还想去打枣子,可是没有地方给她打。如今自家院子里就种了一棵枣子,还不能让她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那颗枣子吗?  

再说了,自己打下来的枣子就算是涩的那也是甜的。  

“可是,可是这不符合您的身份呐。”  

琉璃气节,瞅瞅满宫里的主子。哪一个不是温温顺顺,小鸟依人的。  

可偏偏她们家主子就与旁人不同。  

“什么符合不符合身份的?我又不是皇后,那么在意身份干嘛?”  

杨绵绵撇嘴,她既然是宠妃,那么宠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才叫宠妃。畏首畏尾的,别人还以为她不得宠了呢。  

“可是你马上不就有皇后一样了吗?”  

琉璃这一着急。话直接从嘴里边儿就出来了。  

等他说完之后才惊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捂着嘴。可是她这完全是掩耳盗铃,既然话已经说出来了,杨绵绵怎么可能没听见呢,再捂着嘴巴那不是已经迟了吗?  

“你什么意思?”  

杨绵绵瞪大了一双眼睛。手里的竹竿儿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