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攻进了圆明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相信的也只有杨云航的,毕竟杨绵绵是杨云航的亲姐姐。  

若是杨云航能带走杨绵绵,那么对于四爷来说就没了后顾之忧。  

“可是…”  

“没有可是。只有贵妃安全了。朕才能放心下来。这是朕的旨意。”  

四爷双手撑在杨云航的两只肩膀上。如今杨绵绵可比他的性命更重要。他不希望杨绵绵有任何损伤。  

现在带他离开,等自己将这里的事儿处理之后,便在接她回来。  

“微臣遵旨。”  

杨云航想着要不自己将杨绵绵等人送出去之后,再回来帮助皇上也是一样的。  

他也是有私心的,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姐姐妹妹们有生命之险。  

“嗯,从九州清晏道茹古涵今有一道小桥,你顺着那道小桥便可以直接过去。”  

四爷大概给杨云航指了在哪个方向?因为杨云航根本就没有去过圆明园里边儿。  

为了他能少走些冤路,所以事业不得不仔细的给杨云行交代清楚。  

“微臣明白。微臣去去就来。”  

杨云航一躬身便退出了九州清晏。朝着四爷所说的小桥疾奔而去。  

见杨云航走了之后,四爷瞬间吐了一口气。只要绵绵平安无事,就算四爷死在这里也死而无憾。  

“皇上圆明园门口受不住了,理亲王带着人已经朝九州清晏这边儿攻了过来。”  

李玉急急忙忙的进来禀报。他也是这两天才知道理亲王竟然想谋反的。  

“将所有人都撤了回来。守住九州清晏。”  

四爷冷声吩咐,只要杨绵绵走了,江九州清晏在守住。那么四爷有的是机会除掉理亲王。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理亲王出了京城。只不过他的援兵没到而已。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是”  

李玉躬身,然后出去传达圣意。  

而四爷则坐在椅子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他还没有想许久,便见杨云航又匆匆忙忙的回来了。  

“朕不是让你护送贵妃出圆明园吗?你怎么又回来了?”  

四爷心里突然不安起来。杨云航的脾性他是知道的,杨家人都是护短的。这个时候他自然愿意护送杨绵绵出圆明园。  

可是他竟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回了九州清晏,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杨绵绵出事儿了。  

“皇后将贵妃娘娘传召到长春仙馆有半个多时辰了。如今音信全无。跟去的奴才没有半个回来回话的。”  

杨云航这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只是事关皇后,他不能明着说。  

“该死的贱人!朕早应该废了她。”  

四爷怒不可是,可是如今她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四爷万万没有想到,皇后竟然敢和理亲王勾结在一起。  

可是如今的一切的一切。都向他表示着。皇后已经和理亲王勾结甚至绑架了杨绵绵。  

“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杨元航皱着眉头。若是姐姐落在了理亲王手里,那么对他们这边儿可是不利的。  

到时候若是理亲王用姐姐的性命威胁皇上。那个时候皇上该怎么做?  

而这也正是杨云航担心的。虽然皇上宠爱姐姐,可是对男人来说,江山可比女人重要的多。  

那么皇上会不会因为江山而放弃姐姐?那么到时候没有了利用价值的姐姐,便成为了理亲王手里的一枚废子,可有可无。照着理亲王的心性必然会直接抹杀了姐姐。  

对于杨元航的问话。四月一时沉默了。他确实也在想,该不该为杨绵绵而放弃了这个江山?  

可是这个皇位是皇阿玛亲自传到他的手里的。也是他毕生所求的。  

所以若他要了这江山,那么势必会失去杨绵绵,可是只要一想到杨绵绵就此在他眼前消失。往后再也见不到事,四爷便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他不要,不要杨绵绵离开他。所以若是二者不可得兼的话,他宁愿选择杨绵绵平安无事。  

没有了杨绵绵要这江山有何用?  

想到这儿四爷直接站了起来。朝着九州清晏之外而去。  

“皇上”  

杨云航虽然不理解四爷所做为何?可是依旧跟在四爷身后。  

他相信皇上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若是他选择这江山,我杨云航会帮他保住江山,可是待这些事情稳定之后。他便会偕同杨家众人,退出朝堂。  

若是皇上选择救姐姐,那么杨云航定会拼尽全力。替皇上保住这个江山。  

随着四爷的出来,战事已经越来越紧了,理亲王带着的人已经打到了九州清晏的门口。  

在所有人看见那一身明黄之后,集体停下了手中的打斗。分开两旁。  

理亲王王站在最前面和四爷遥遥对望。  

而四爷自然也看清了理亲王这边儿的情况,只不过在当他看见理亲王身后的两个士兵。以及九门提督身后的两个士兵之时,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很好很及时。  

“皇上怎么样?微臣已经将圣旨带来了。您只需要在上边儿按下玉玺便可。”  

理亲王高声说到。因为两人中间隔着一道湖,所以说话,难免得提高声音。  

“理亲王想要见朕,直接让人通传便可以了。怎么弄得这么大张旗鼓的?”  

四爷像是不明白理亲王所为何意思的。  

“皇上也不必同微臣装傻。微臣此次前来想必皇上也明白什么事儿。只要皇上乖乖的按照微臣的,意思来做,那么皇上依旧是尊贵无比的太上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