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到底谁是主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姑妈,求求你,救救我,我不想被赶出去,我爹可就只有我一个女儿啊!您救救我。”  

春丽说的不错,她是她爹老来得子,虽然是女儿,却也是被宠着长大的,方嬷嬷也对这个侄女也比较宠爱。若是如今死在她眼前,要她怎么跟她哥哥交代。  

“娘娘,春丽就算有错,杖责二十也就罢了,还不至于赶出圆明园。”  

方嬷嬷表示不赞同,她无论如何都要将春丽留下来。  

“看来嬷嬷还没明白,到底谁是主子。”  

杨绵绵声音渐渐冷了下来。眼神也是前所未有的冷漠。  

方嬷嬷默不作声,她怎么会不知道这里谁是主子,可是让她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侄女有可能死在圆明园外面。她怎么可能就这么认了呢!  

“自然您是主子,既然娘娘已经将人罚了,那么至于春丽的去留就应该由内务府来决定。”  

杨绵绵心里冷笑,这方嬷嬷看来是真的想和她作对到底了,那么她杨绵绵不介意,连锅端了。  

既然是蛀虫。那么还是一块除掉的好。  

“看来方嬷嬷是要和本宫作对啊!那么本宫不防便告诉你。不仅春丽,本宫要处置了,就连你这个管事嬷嬷,本宫也要一起给办了。”  

杨绵绵厉声冷喝。  

不过对于杨绵绵说要办了她,方嬷嬷显然不相信,因为在她眼里,杨绵绵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嫔位,就算再得皇上宠爱,那也不能随意就这么处置一个管事嬷嬷。  

“奴才受内务府认命蓬岛瑶台管事一职,可不是谁能办了就办了的,况且奴才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娘娘可没有权利处置奴才。”  

方嬷嬷也不同杨绵绵周旋了,直接了当的说了杨绵绵的等级还不够。  

“是吗?既然本宫没有权利,那么本宫请五爷过来,看看本宫有没有这个权利。”  

杨绵绵所说的五爷正是弘昼和亲王,他现在兼管内务府,而五爷向来同四爷关系好。  

杨绵绵是没有这个权利办了一个管事,可是五爷有,而五爷向来处处敬杨绵绵,所以要是杨绵绵请求的,五爷多半会应。  

再说杨绵绵可不是胡乱来的,这个方嬷嬷杨绵绵光看她这人。便能知道她为人处事。  

“和亲王?”  

方嬷嬷惊讶,若是和亲王过来,那么不管自己有没有错,那都是自己的不是,和亲王再怎么也要给元嫔娘娘一个面子,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自己。  

可是就这么放弃自己的侄女保住自己的地位。方嬷嬷又做不来。所以这会方嬷嬷很纠结。  

杨绵绵却不给她纠结的时间,直接让小鹿子去请五爷过来。说来也巧,五爷今天正好上岛了,正在同四爷在一起。  

“小鹿子去前殿请五爷过来!”  

杨绵绵对着不远处的小鹿子招招手,小鹿子应声之后,转身便朝前殿而去。  

而现在的方嬷嬷才开始慌张起来,若五爷真的来了,她也就完了。可是元嫔真的能请来五爷吗?  

方嬷嬷心里存着一丝丝侥幸。  

而蓬岛瑶台也不大,小鹿子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跑到前殿,前殿门外李玉正守在外面。  

见小鹿子跑的气喘吁吁,也不等小鹿子开口自己便上去查问。  

“小鹿子,你这是干什么?”  

小鹿子是元嫔身边的大太监,这李玉还是知道的。而且现在小鹿子慌慌张张的,那么是不是表示元嫔出了什么事或者两位小主子出事。  

就这其中一人出事,那对于皇上来说都是大事,所以李玉不得不紧张。  

“回李爷爷,五爷可在里面?”  

小鹿子缓过气,这才忙问李玉。  

“是在里面!”  

李玉点点头,不明白元嫔找五爷有什么事!  

“那太好了,事情是这样的…”  

小鹿子一阵噼里啪啦,将今天之事一字不落的说给李玉,不过里面没少加一些方嬷嬷的不是。  

李玉一听,这还得了,皇上的宠妃竟然被一个奴才欺负了。那不就是狠狠的打皇上的脸吗?  

所以李玉不淡定了,他让小鹿子等着,自己进去通报。  

李玉走的的是偏门,直接走到四爷右后边上,瞅着一个所有人都不说话的空挡,附身在四爷耳边,又是一阵叽里咕噜。  

四爷听完之后直接怒拍桌子,吓的下面所有大臣都是一惊,不知为何好好的皇上,怎么这个时候发火了。  

“和亲王”  

四爷冷声叫到。  

五爷一愣,心里慌慌的,他最近很乖啊,并没有什么事惹皇上生气了,怎么这会点他呢。  

“臣弟在!”  

就算心里再慌,可还是要出来的。  

“李玉带着和亲王过去吧,要是和亲王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他这个亲王也不用做了。”  

四爷可不管五爷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只知道自己宠爱的女人受了委屈。那么这事他就不能这么算了。  

“是,请和亲王随奴才过来。”  

李玉对着四爷躬身行礼之后,又对着五爷说到。  

“这…”到底是什么事。  

可是面对自家皇兄的脸色,五爷却不敢问了。虽然心里疑惑,可是他不敢问啊!  

直到出了前殿,李玉带着五爷一路朝杨绵绵等人所在的方向而去。  

“李总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五爷实在忍不住了,他不敢问四爷,可不代表他不敢问李玉。  

“五爷随奴才来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