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青水殿长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青水殿中。  

“明小友好厉害的阵法,不愧是钻精阵道的修行者,而且单凭阵道就达到了巅峰道君的境界,我苦苦参悟阵道六千多万混沌纪,阵道层次倒也达到这一层次,不过却远不如小友的圆满纯粹。”头发乱糟糟的永恒帝君老者叹息道。  

“那是自然,九老鬼你当年世界境时选择了‘水之一道’,若是你走阵法之道,合道成功自然是阵法之道的圣城之主,明小友的阵道也不如你。”  

“不过论道的圆满,怕就是阵道的圣城之主也不如明道友。”说话的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  

这两位,是长期在青水殿中参悟的永恒帝君。  

头发乱糟糟的老者,乃是一位圣城之主级数的道君‘九河道君’,乃是水之一道的大能者。  

而且李明所得的《延河遁术》《旋河神通》两门法门,都是这位古老帝君所创。  

这位帝君合道之前就是那一时代较为低调的一位顶尖道君,却是用心经营自身的小宗派。  

合道成功后,道盟仙宫招揽他,他也加入了仙宫,将宗派交给后辈修行者。  

之后,他遨游混沌,钻研阵道,更是长期居住在道盟仙宫的‘青水殿’之中,参悟一重重阵道。  

论阵之一道,他也是巅峰道君这一级数。不过他的阵道却是很极端,偏向于水之流转,防御惊人,攻击上却很一般。  

而雍容女子,同样也是一位永恒帝君‘雷雨帝君’,论实力是和巅峰道君同一层次的,同样喜爱阵法之道。  

李明在道藏殿中选取了三门阵法传承法门,这三门法门都是直指合道永恒的法门,其中就有这雷雨帝君的《三雷泗水》阵法一卷。  

再之后,李明就进入了青水殿。  

青水殿,欲要长期参悟这阵法,需要创出一阵法,替代千层阵法中的一重,证明自身在阵道上的才情。  

以李明的阵道上的成就自然轻而易举就创出一阵法,替代了第六百四十二层的阵法。  

当李明创出阵法后,一道流光便融入他的仙宫令牌之后,算是承认他阵法宗师的身份。  

之后水到渠成般,李明进入青水殿中,成为青水殿的长老之一。  

像是青水殿长老、虫巢殿长老等,和地位无关,仅仅是看在这一道的成就,没什么实权,但是却有些福利。  

像是青水殿长老,有权利长驻青水殿,能从道盟仙宫得到一笔混沌灵液,能免费看道藏阁中阵法之道的法门。  

刚刚在道藏殿买下三门阵法法门传承的李明:“我。。。。。。”  

虽然有些心痛买下阵道法门,但是青水殿长老的好处也完全弥补了他的那些损失。  

整个道盟仙宫,青水殿的长老之前也就七位,加上李明一共八位。长期驻扎的也仅仅是两位帝君,当然之后还要加上李明。  

能与两位永恒帝君坐而论道,能肆意去参悟诸多阵法,参悟阵法法门。  

对李明的帮助实在太大。  

甚至他都能感觉到自身在阵道上的进步,都不想要离开青水殿了。  

道盟仙宫主殿。  

道盟仙宫的圣城之主强者其实有好些,甚至有一位有特殊手段实力足以媲美主宰的‘青石道人’。  

可是道盟仙宫的执掌着始终是金屿、黑云两位帝君。  

一石桌之上,两个石杯,一壶仙酒。  

金屿帝君仿佛一头金色猿猴,气度非凡。  

而他下首有火红须发的燚森帝君。  

“哦,原来这明道君是走阵之一道,怪不得我见他动手,又是混沌又是两仪还有心力,当真古怪的很。”  

“是啊,一走阵道,而且擅长心力流派的巅峰道君,依我看就算实力在巅峰道君中排不到最前列,但是对我们道盟仙宫的帮助可能更大。”  

道盟仙宫,也是经常派出一支支队伍进入虞星海等绝地去历练闯荡抢夺宝物。  

一般而言,圣城之主是不会轻易进入的。大多情况都是善战的正常永恒帝君带着一群巅峰道君、顶尖道君去闯荡。  

在外闯荡,战斗是一方面,破解禁制,推演辅助等方面是另外一方面。  

相比之下,擅长阵道的明道君李明,还有擅长推演的大莫道君等修行者也非常受欢迎。  

甚至李明本身也是巅峰道君,不需要人专门保护,可比境界高但是战斗力弱的大莫道君好多了。  

当然,道盟仙宫不至于强迫他去闯荡历练,但是李明想要好处?想得到些宝物?那就去做任务换取功德吧!  

反正在道盟仙宫的利诱下,他不去帝君带着队伍去闯荡虞星海还是小概率的。  

不过现在,还是让他多参悟参悟阵法,再积累积累实力!  

至少燚森帝君是这么想的。  

“燚森老弟,如果你这么看就想错了。”金屿帝君那猿猴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我倒是看到这小家伙,将来必然能名列道君排行第一位。”  

“如果他修行速度快,黑暗国度的酒圣那小家伙说不定都会屈居第二,至于黑云的宝贝徒弟晓梦那孩子,估计也得屈居他之下?”  

燚森帝君瞪大了眼睛:“金屿大哥,不会吧,这明道君似乎不是很善战,当初不用心力,也是非常困难的压制住了哥雀王的法身。那个哥雀王虽然是巅峰道君排在第六,可是他能压制住天斧和行云,靠的是激发永恒神血爆发实力,论招式在巅峰道君中很普通的。”  

“而且晓梦仅仅三步,和他也能勉强斗得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