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混沌之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穿着火红色甲衣的红莲世界神,眉心一道火莲纹路,双眼瞳孔上同样有神纹浮现。  

在六眼廊道中,他的收获比李明还大得多。  

至少,李明虽然参悟剖析了六种玄妙,却没有如红莲般,靠着参悟那六种眼睛神纹,硬生生都惨悟出一门神通。  

对此,红莲世界神是有资格自傲的。  

通过廊道,进入左偏殿后,红莲世界神第一眼就看到那神像。  

“这就是我想要的机缘!”红莲世界神激动起来,他明白如果这六眼神像都无法让他掌握最强之道,他恐怕也再也没有机会了。  

当然,他也看到李明的在参悟,远远的飞到距离李明较为的一处位置,盘腿坐下修行。  

他也看得出来,李明的参悟都进入沉浸的状态中,甚至可以说是顿悟了。  

如果打扰对方,阻修行者之道途,那是绝对的深仇大恨!  

红莲世界神虽然算起来彼此还斗战过,但对李明并没有多少仇恨。红莲世界神还不至于为了内心的一丝嫉妒,去招惹这等强敌。  

很快,红莲世界神也沉浸在参悟的世界中。  

在李明的眼中,六眼神像直指混沌,参悟混沌的起源和终结融入阵道之中。  

而在红莲世界神的眼中,他仅仅参悟那纯粹的火焰之道。  

纯粹的参悟火焰,融入他的火莲之道,方才是他的道路。  

又过了约莫一百二十年,回雷将军也终于通过廊道,进入左偏殿之中。  

她曾经进入过一次,自然也知晓不能浪费时间。  

“光之一道,光与雷电相合,彼此结合!”回雷将军的野心比起红莲世界神还要小的多。  

她不去追求那最强之道,只要能达到第三层次的道就心满意足了!  

三位世界神,同样沉浸到参悟当中,这一次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右偏殿内,一处六眼神像与左偏殿有九分相似。  

但也仅仅是九分,剩下的一成细微差距,令这一方神像中蕴含极强永恒之意。  

参悟永恒,才是合道边缘道君所渴求的。  

荒神道君占据极大的一处区域,一道道黑色的雷霆肆意在身边浮现。  

他,乃是领域最强之道的合道边缘大能!  

如果跨出那一步,他的实力将超越天琼始祖,直接媲美神瞳帝君!  

事实上,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闯荡修炼,唯有神瞳殿开启之时,方才本尊回到大荒域。  

他闯荡历练的地方太多,神瞳殿也仅仅是其中之一罢了。  

相比荒神道君,锋影道君就要弱不少。  

他领悟的仅仅是第三层次的道,比最强之道还弱一个层次,更仅仅是三步道君。  

荒神道君如果全力出手,轻易都能将他斩杀。  

当然,神瞳殿中,是不允许斗战的,一些干扰倒是允许但是,锋影道君可没兴趣和荒神道君结下生死之仇。  

相反,若是能再进一步,提升到四步道君,至少锋影道君在荒神道君面前还是有保命的能耐。  

毕竟,他领悟的道,就算擅长的就算逃窜保命这方面!  

山将军,站在距离锋影道君不远的地方,同样九成意识沉浸在修行之中。  

山之道,乃是脱胎于大地之道,土行之道的一条道。  

就仿佛寒冰之于水一般。  

相比正常的土行修行者,山将军的招式玄妙上力量更强,正面搏杀更厉害当然,比不上荒神道君。  

山将军,乃是当年天琼始祖的一位追随者,甚至可以算是天琼始祖不算弟子的弟子。  

元玉帝君私下也称呼山将军为师兄。  

“荒神道君!”山将军的目光扫过,在荒神道君身上一闪而过,“如果我踏入永恒,必定杀你!”  

山将军,对荒神道君的仇恨非常深刻,甚至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当年天琼始祖刚刚离开无尽疆域,元玉道君还仅仅是二步道君,当时维持天琼宗的就是他和另外一位‘海将军’。  

然而海将军,便是被荒神道君所斩杀的。  

而且,论对合道的把握,反而是相对较平凡的道君实力把握更大。  

即便失败,合道失败后他也会和荒神道君拼死的。  

“不要急,还有时间,我距离大限还有八万多混沌纪!”在这极端的怒火下,山将军的内心反而更加冰冷,参悟效率更快“参悟这六眼神像,已经是第二十次了,每次倒都是有些进步!”  

“荒神道君。。。”  

左偏殿之中。  

三大世界境都沉浸在自身的参悟之中。  

红莲世界神的脸色,浮现出愤怒而畅快的表情。  

回雷将军,面容却多了一丝笑容,现在在参悟中有所得。  

而李明,却是面无表情。  

然而很快一股无形的波动,以李明的指尖为中心弥漫,覆盖近乎整片空间。  

“我的火莲之道,算火焰之道的一个分支,且偏向于火焰生机这一方面。”  

“参悟火。”突兀的,红莲世界神的动作停滞了下来,他感到一股淡淡的威压波及开。  

虽然威压很淡,不会影响他的参悟,但是依旧是将他修炼的节奏给打断了。  

微微皱眉,红莲世界神的目光向波动传来的方向,然后呆滞了。  

他看到,一股无比浩瀚的混沌之力,在虚空之中形成漩涡,笼罩在李明的身上。  

而那股‘淡淡’的威压,却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提升。  

盘膝坐下的李明,手指不再操控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