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罗睺之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混沌之中,四面六臂,宛如魔神的罗睺手持六件神兵,与女娲,燧人氏、三清道人对峙着。  

女娲化作人身蛇尾的本想,点点灵光悬浮。  

燧人氏手持薪火杖,温暖和煦。  

而三清道人四柄仙剑盘旋身周。  

他们在等,如果罗睺不出手,待到烛龙李明将那祖神击败,以四敌一把握更大。  

突兀的,罗睺身体虚幻一般,如泡沫般破碎!  

“不好!”三大强者脸色大半。  

女娲以阴阳五行之力化作领域,形成一庞大河流护住周围。  

“轰!”  

在这河流的一角,一股可怕的力量爆发了!  

罗睺身体整体都变大了一圈,体表长出锋锐的骨刺,背后一条狰狞的尾巴甩动着,即便有女娲的领域阻拦,速度都瞬间达到天道极限。  

身边飞出六道血色月刃,虚空飞舞着,化作流光斩向燧人氏。  

两只手臂化作交叉的剑光,操控着绞向女娲娘娘。  

而剩下的四只手臂狠狠的将战刀短矛掷出,身后的尾巴直接刺向三清道人。  

表面上以一敌三,实际上却将超过九成的力量轰向了三清道人。  

空间真神(李明)都擅长逃遁,罗睺明白自己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杀死对方。  

那火焰真神(燧人氏)正面搏杀也不弱,就算全力出手至少也要三五招才能杀死。  

施展五彩领域的女性祖神,祖神都没那么好杀的。  

罗睺自然将目标锁定了三清道人,试试杀死这位未曾在他面前动手真神!当然,他也分出部分力量去迷惑燧人氏和女娲娘娘。  

果然,面对罗睺的攻击,燧人氏和女娲娘娘都谨慎的很。  

“轰!”  

三清道人感应到罗睺可怕的一击,面皮抖了抖,一张阴阳鱼图像悬浮。  

先天极品灵宝,太极图!  

太极图一转,能抗下盘古世界绝大多数祖神的全力一击!  

而在太极图的背后。三清道人动也未动,身侧面前四柄神剑悬浮,形成一方阵势,杀意不断的累计。  

“看上去招式很强,可惜无法施展出来的招式等于没有!”罗睺内心暗笑,速度猛地加快,隐隐超越天道极限,手中刀剑枪三类兵器配合精妙无比。  

“轰!”双刀连转,直接将太极图打的摇摇欲坠,尾巴一刺,太极图被击破。  

而两根短矛直接刺向的三清道人头颅。  

三清道人正欲施展飞剑对杀,一道传音却让他镇定下来。  

“唰!”一条蛇尾一转,一道虚空通道在三清道人的面前张开。  

两根短矛虽然威势惊人,隐隐破碎空间,但是空间通道还是勉强将这短矛给传走了。  

罗睺一声冷哼,陷入空间通道中的两柄短矛威能暴涨,直接炸开空间通道,飞入掌心。  

可耽误的这一瞬间,已经令三清道人爆发出他的绝招!  

“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四处起红光。  

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四道阴阳清浊的气息射出。  

阴阳毁灭三条大道,诛戮陷绝四柄混沌神剑,合而为一。  

剑光刺出!  

快到同样达到天道极限的一剑,罗睺退了!  

“划拉!”  

罗睺的胸口,一道伤口浮现。  

暗金色的鲜血低落。  

罗睺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伤痕,血肉蠕动,迅速的复原。“没想到你区区一个真神,居然能伤到我!你们这方混沌世界,我要。。。”  

话音未落,一击简单的拳头正面轰在罗睺的头颅上。  

而在罗睺之前所在的位置,人身蛇尾的女娲娘娘悬浮其上,气息凌冽锋芒无比。  

盘古世界,很多真神对女娲娘娘的印象是温柔如水,她善待无数的生灵。  

至高至善女娲娘娘,名号不是她自己取得,而是整个盘古世界公认的。  

不过诸多真神道祖们对她的实力很好奇。  

因为每一次女娲娘娘出手,都是风轻云淡,举手投足间就结束战斗。  

唯有少数强者知道,身为生命之祖神,女娲娘娘的战斗风格是何等霸道。  

生之天道、阴阳天道、五行天道!  

掌握了足足八条天道,两种对立,女娲娘娘对混沌的参悟已经达到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一拳出,混沌蕴含其中。  

看上普普通通的拳头,直接击碎了罗睺之前故布疑阵的两道剑气。  

一拳,就仿佛浩瀚宇宙,狠狠的命中了罗睺的头颅。  

不远处的燧人氏乃至三清道人都面露期待之色。  

这一拳,至少他们三位被击中是绝无幸存的可能性的。  

而李明却明白,那罗睺的实力绝不是那么简单。  

果然,在虚空中翻滚了一番的罗睺,却是俯视着女娲等人,头颅上凹陷的伤痕也在不断的恢复。  

“混沌之道,达到如此境界你也能算是顶尖祖神了!”罗睺看向女娲,却没有了一丝小觑,“的确没能想到,区区一土著世界,随随便便冒出至少四位有祖神实力的真神,还有一位顶尖祖神。”  

“论实力,你也不比我差多少。”罗睺面色平静,但是在场的四人都感到一股阴郁疯狂的气势。  

“你!”罗睺看向三清道人,“论威势还弱了些,可你的剑气之锋芒,也能勉强威胁我!”  

“火焰之意也挺强,至少比我几个不成器的手下要强的多!”  

“空间通道,祖神层次我也没见过几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