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无人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别逃了,长得这般好看,我可不忍心杀你。”  

女人桀桀的怪笑声在密林中回荡着。  

方杨运转真气,拼命狂奔,对女人的鬼话置若罔闻。  

不杀自己?  

这种话骗骗傻子还行。  

只要让对方知道自己身上藏着黑塔,那第一个杀得人就是自己,之后再用燕九月威胁老仙师。  

女人的速度比自己快,这样的赛马游戏,到最后自己肯定会被追上。  

想到此,方杨猛地转过头。  

金伞距离自己只有两百米左右。  

抬起手,一个瞬放的御气穿空就脱掌而出。  

他的速度一气呵成,是否连贯。  

暗红色的真气吞吐着凶焰,化作长蛇朝着飞来的金伞扑去。  

爆炸声响起,方杨没有犹豫,回转身后继续遁逃。  

“诡诈的小子。”  

金伞和方杨施展的真气相撞,速度迟缓了下,女人的声音顿时从中传出。  

得到喘息之机,方杨心中便念诵大瞬息口诀。  

下一秒,身形又一次在原地消失。  

等再度现身后,就已出现在二十里外。  

“这样耗下去迟早真气耗尽。”奔跑中,方杨心中思索着对策。  

这人的精神力强悍,意识可以笼罩很远范围,按现在自己的逃跑方式,不管怎样,都会被对方锁定住。  

唯一的办法,就是隐藏自己的气息,或者屏蔽对方的感知。  

“屏蔽感知!”  

方杨眼前一亮,记起在道院时,自己潜入积殷台时发生的事。  

当时进入第一层,想要控制意识继续前行,却在楼道处遭到阻拦,这就证明这,积殷台内,不是有阻隔感知的法器,就是有拦截意识的阵法。  

“你知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瞒过别人感知的阵法。”他的语速飞快,知道对方很快就会再度追上来。  

“以瞒过别人感知的阵法.”女孩儿比他还要着急,只是出于孩子心性,她不像方杨一样可以冷静思考,此时却是越想脑子越乱。  

耳畔疾风拂过,看到她额头渗出的汗珠,方杨只能安慰:“别急,好好想想,有么有记忆。”  

“好好像有。”女孩儿开口,语气有点不太确信。  

“告诉我!”方杨忙道。  

“是道符呢,需要刻画。”女孩儿哭丧着脸。  

“你还知道怎么刻符吗?”方杨到这个世界不过两个月,只会一些粗浅的秘术,道符和阵法一道上他毫无研究,于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小姑娘身上。  

怎么说,道院里时,燕九月也有感真巅峰的实力,此时就算失去了部分记忆,但如何施展运行真气应该还是记得。  

“嗯。”女孩儿肯定点头。  

“好,我给你争取时间!”  

说罢,方杨一咬牙,决定赌上一把。  

气海彻底调动起来,连续二十次大瞬息释放。  

他的位置,也豁然从密林瞬移到了一处山巅。  

这么远的距离下,女人速度就是再快,也需要一定时间。  

送了口气,方杨把燕九月放下后,整个人就瘫坐在地,闭目假寐。  

一次性调动海量的真气,不仅仅是对气海的消耗,更是对身体力量的压榨。  

秘术的施展需要把真气从气海导出,游转全身,最后施展释放于外,这也是为什么修士练气之前要先炼体的原因所在。  

没有强悍的体魄,根本无法承受真气在四肢百骸中的不断传导。  

女孩儿站起身,抿着唇瓣。  

她心中很是难受。  

如果不是自己拖累“爹爹”,可能“爹爹”一个人早就跑掉了!  

小姑娘看着一脸疲态的方杨,目光逐渐变得坚毅。  

“一定不能让爹爹失望!”心中这样说道。  

随即,便伸出玉白的小手。  

如果方杨还睁着眼的话,就能看到,她的真气运行速度很快,几乎没有一点迟滞,海蓝色的游丝就缠绕在其指尖。  

食指飞快地在虚空中绘画着,同时余光也留意着四周,以防金伞老妪追来。  

没有让方杨失望,两分钟时间,一道符咒就刻画完成。  

蓝色符文巴掌大小,繁奥的纹路暗合天道。  

方杨睁开双眼,有些迷惑。  

“这东西真的有用?”  

不确信中,他探出意识。  

感知力,这蓝色的符文果真化作了无形空气一般,完全无法捕捉。  

顿时心中一喜,招手将符文牵引至掌心。  

又是两分钟过去,另一道符文也被女孩儿刻画完成。  

“走!”  

意识扩散,发现老妪的金伞已经追到距他们十里位置。  

不敢耽搁,一把抱起女孩儿,方杨再度施展大瞬息。  

在两人离开半分钟后。  

“消失了?”女人的声音从伞内传出。  

“隐藏气息,有趣!”  

下一刻,金伞上光芒大作,轻烟飘出,在不远处凝聚出一道人影。  

这时的他,赫然又变成了那名惨死汉子的模样。  

他伸出五指,闭眼掐算了一阵。  

渐渐的,嘴角勾起一抹阴笑。  

化作轻烟,没入金伞中,向北方遁去。  

十次大瞬息,落身时,到了一处平地。  

“这下应该是找不到了!”  

方杨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把女孩儿放下,被她搀扶,拖着残破的身躯前行。  

他并没有原地休整的打算,这种地方并不适合藏身,意识觉察到,前方五里,似乎有个镇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