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倾巢而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猛禽脖颈修长,鸟瞰大地,双目似是探灯,长鸣声直穿天地。  

方杨忙将目光收回,收敛起体内真气,将之沉入气海,悄然间躲入荫蔽下。  

他注意到,每只秃鹫的背上似乎都乘着人影。  

迅速冷静后,将手上的黑塔收入到怀中,劲量掩盖起气息。  

现在毋庸置疑,这些人来驶的目的,绝对与此物有着莫大关系,若被查探到藏于自己身上,那后果难以想象。  

方杨的脸色变得凝重,心中开始飞速思索对策。  

逃,是肯定的。  

但绝对不是现在!  

千叶子在山下遇到杀劫,可见此时山间亦不安全,可能暗藏埋伏,而今该做的就是劲量隐匿自身,不被发现。  

不用想,这些人上山后第一目标定然是老仙师,等他们彼此对峙,倾巢而出,到那是逃生的希望才会更大。  

“到底是何物,竟会引得三方势力竞相争抢?”  

他的右手依旧放在怀中,紧紧攥着那尊幽黑小塔。  

塔身上反馈来丝丝浸凉的温度。  

不知其究竟何处之神妙,但姑且而看,此物应该有着类似于须弥芥子般的作用,可纳大物为小物,人亦可藏于其中。  

方杨猜想,这东西估计就是经过伪装后的积殷台,而此时的积殷台,缺了神韵,可能是幻术造成的障眼。  

只是无论何种幻术,也拟态不出幽塔的那分通灵莹润之感。  

心念电转,随时保持高度警觉,方杨猫腰间小瞬息施展,身形蓦地消失在原地。  

数个闪身后,出了宿所,悄然潜入密林,繁茂的竹树一时间成了他最好的蔽身物。  

视线穿过叶缝,伺察空中的变动。  

盘旋在空中的猛禽并未落下,而是神目扫射,和他一样静静观察。  

鸟背上站立的人服饰不尽相同,身着灰色劲装,胸口纹着鹰眼,脖间和腰腹上缠有护铠,很是庄严肃穆。  

猛禽在空中排列成阵,秩序井然,最前方的秃鹫应该是领头,身躯相比之下庞大了一倍有余,振翅时便能掀起两道强劲的气旋。  

其背上,站有一人,着装迥异,浑身都被一层藏青色鳞铠附着着。  

这是个驼背老翁,后脊隆起的骨包好似小山,整个人都因此佝偻成了九十度。  

他的双眼狭长,近乎抵到太阳穴位置,鼻骨塌陷,嘴唇略凹,因而整张脸都是平的。  

很奇怪的五官,但不知为何,看上去竟丝毫没有违和感。  

方杨在扫过此人后,内心一震,感到一种淡淡的压迫。  

相隔千丈的距离!  

目光仅仅在对方身上停留了一秒,老翁就似有所察的一皱眉,锋锐如鹰的目光豁然下移。  

方杨心惊,赶忙一矮身,遁入黑暗。  

只觉得呼吸都慢了半拍。  

如此远的距离,自己还刻意遮掩气息,却依旧被对方察觉,可想而知,此人修为之深,料想境界定然在入形后期之上,绝非自己所能对付。  

好大的阵仗!  

方杨胆战心惊的同时,却又有生出几分疑惑。  

这些人若是谋利而来,那么为什么会选择食息?  

在道院扎根这么长时间,猜想除了彼此相互掣肘外,与老仙师的存在也有着密切关系。  

老仙师实力强横,因此即使怀璧,也无人敢觊觎。  

食息大举而入,是有优势,可以堆人海战术,就算老仙师修为通天,真气也有穷尽之时。  

只是,这样必定大损元气......  

按理说,最为有利的时候应该是老仙师完成解灵之初,但三大势力却偏偏选择那时蛰伏不动,就很是让人费解。  

正沉思时,天穹上传来长鸣,声震寰宇。  

抬头间,就见领头秃鹫似有所察,长颈前倾,目光落在正北方。  

那赫然是后山的方向。  

得到警示后的群鹰皆是长鸣回应,向着头领所示之处俯冲而去。  

方杨眼神变了变。  

后山玄玉关是老仙师闭关所在,这些畜生应该是寻到了他。  

一时间,黑压压的头顶开始慢慢变得敞亮,红色天光垂挂而下。  

沉沉提起一口气,方杨蓄力,真气窜动,向着反方向院门所在奔袭而去。  

......  

“疯子!”  

月白色雾气缭绕,宫装女人倒飞,撞在崖壁上。  

土石飞溅,凹陷进丈许深。  

女人被嵌入其中,右臂折断。  

脸藏在凤纹面具下,看不见表情,但语气却异乎寻常的平淡,似乎并没因自身伤损而感到担忧。  

只是她的双目中,却闪过一抹怒色。  

对方一动手就用上了高阶秘术,想将他拖住,没留半点余地。  

只是在她看来,这种手段纯属愚笨。  

正处食息,修士该对自身真气尤为顾惜,高阶秘术消耗巨大,这是涸泽而渔!  

她心中明显有了退避之意。  

不消想,这老东西已经打算拼上性命,自己却完全没有以死相抗的打算。  

而反观老仙师,静静站在原地,看着崖壁上的女人,一语不发,没有再动手的打算。  

局面就这样僵持着。  

女人不想消耗真气,而老仙师也只是想牵制住她。  

终于,天穹上一声鹰啼,骤然打破沉寂。  

秃鹫俯冲,似是山岳压顶般,整个山崖上瞬时一黑。  

“宁秋河。”  

低哑的声音伴随着咳嗽,回彻四方,有几分哀落,又有几分叹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