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萃华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燕京,禁城之外,一栋大厦顶端。  

从大厦顶端眺望禁城,颇有一种君临天下,俯瞰苍生的感觉。  

一名中年男子收回目光,沉声对身后的人说道:“你们说,是马家的人,把玉龙打成这样的?”  

“家主,千真万确,林家的林天宇、赵家的赵弘盛,还有周家的周绥当时全都在场,打伤少爷的人就是马家人,不过那小子叫做阎羽,并不姓马,似乎是马家马梦桃的表哥。”手下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汇报道。  

这位中年男子,正是崔玉龙的父亲崔渊,崔家现任家主。  

崔玉龙是崔渊的长子,也是未来崔家的继承人,平日里不管崔玉龙如何纨绔,崔渊都不制止。  

因为,崔玉龙是崔家的人,而崔佳不管在华夏的哪个角落,都拥有为所欲为的本事!  

只是这一次,崔玉龙很不幸地踢到了铁板。  

为了和林天宇他们一起鬼混,崔玉龙今天甩开了所有保镖,而他被送回来的时候,下颌骨粉碎,鼻梁断裂,大臂骨粉碎性骨折,肋骨没有一块是完好的。  

倘若不是崔家的私人医院医术高明,只怕都救不回崔玉龙的小命!  

“哼,岂有此理,马家的旁系小子,不过是在武道上小有所成,就敢对我崔渊的儿子出手,简直活得不耐烦了!”崔渊愤怒无比。  

手下连忙说道:“家主,根据林家的林少爷所说,那个叫阎羽的小子…似乎没那么简单。”  

崔渊眉头一皱:“为什么?”  

“林少爷说,那个阎羽不仅是武道入道级别的强者,还拥有着十分恐怖的号召力,当初他在榕城的时候,就吃过那小子的亏,差点连命都丢了。”  

“竟有此事?”  

崔渊心中惊讶,但并不是惊讶阎羽能动得了林天宇。  

毕竟天高皇帝远,林家的手再长,也未必有榕城的地头蛇本事大。  

他之所以惊讶,是惊讶阎羽在差点要了林天宇的命后,居然还敢若无其事地来燕京,并且还打伤了他崔渊的儿子。  

他还惊讶,林家居然对林天宇的事情视若无睹,以过去林家的行事风格,只怕早就派出无数高手,将阎羽凌迟处死了。  

“家主,我们调查到,那小子住在牡丹提,今晚正在萃华楼与马家人吃饭,我们要不要…”  

崔渊深思了以后,摇头说道:“萃华楼不是闹事的地方,更何况马家人也在场,他们定然带了不少高手,这事儿先缓一缓,三天之内,我必要那小子死无葬身之地!”  

萃华楼位于燕京王府井。  

作为燕京的老字号、八大名楼之一,萃华楼的所有厨师,都是威震一方的名厨。  

这些名厨放眼全世界,也全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但他们汇聚在萃华楼,不仅是因为萃华楼的规格和名声,更是因为萃华楼的地位。  

萃华楼作为老字号,除了其本身菜肴美味出名以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权贵交流的必到之所。  

在这里出入的,非富即贵,普通人想在这里吃一餐,不知要排到猴年马月。  

厨师们聚集在这里,也希望用自己的厨艺,结交到更多的权贵。  

此时,一辆赤红色的阿斯顿·马丁,停在萃华楼门口,车上跳下了一男一女两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随意将钥匙丢给侍者,其中那名男子说道:“姐,咱家啥时候冒出了个表弟来了?”  

“听说是小姨的干儿子,”女子撇了撇嘴,“外公对小姨宠爱有加,甚至要将遗产分给她,笑意又没有后代,指不定…未来咱们马家的钱,都要落入那横空出世的干表弟兜里了。”  

男子听到这句话,顿时不答应了:“怎么会这样?那臭小子何德何能,他见过咱们外公吗?凭什么把钱给他啊!”  

“咱有什么办法?大舅不喜欢经商,咱妈已经嫁出去了,就剩下一个小姨,自己住在山里,这些年还搞出个伊甸园房地产,有声有色地,全家人除了外公,就只有小姨一个人在赚钱,外公的那些钱,不给小姨还能给谁?给你这种只会败家的玩意儿吗?”女子倒是对自己弟弟的德行十分了解。  

男子气得浑身发抖,只感觉自己家的东西,被一只突然闯进来的野狼给啃了一口。  

“不行,我绝对不能让咱们马家的钱都被一个野小子揣进口袋里,一会儿见了面,看我如何整他,非要让他颜面扫地,知难而退!”男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女子轻笑一声:“我也正有此意!”  

两人并肩走进萃华楼,乘坐电梯来到顶楼,又在服务员恭敬地带领之下,来到了萃华楼最豪华的包厢内。  

推开门,马梦桃便热情地说道:“表哥表姐,你们来啦?”  

这一男一女,正是马梦桃的表哥表姐。  

马家的老爷子一共有三个孩子。  

大儿子马博裕,生有姐姐马梦桃、弟弟马善文。  

二女儿马明珠,生有姐姐马芳芳、弟弟马明明。  

三女儿,便是阎羽的五妈妈伊笑妍了。  

伊笑妍至今未嫁,更别提生孩子了,阎羽就是她的干儿子,与她最亲近的人。  

此时包厢里坐着的,还有马家在燕京的公司负责人、一些马家旁系的亲戚。  

在马芳芳和马明明到来以前,大家都是沉默寡言,没有主动与阎羽说话,态度显得不冷不淡,但只要阎羽盯着谁看,谁就立马对阎羽露出笑脸。  

阎羽感受的出来,这些人都对自己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