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疯女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路上偶遇伥鬼,只是一场小小的意外,阎羽轻而易举地便解决了。  

回想起刚才司机、大妈、乘客三方吵架的模样,阎羽轻轻叹气。  

那遇难的17人,没有一人是无辜的。  

大家都有错,只是悲剧恰巧发生了而已,这怪不谁,要么怪命,要么怪自己。  

阎羽已经为它们指明了前往城隍庙投胎的道路,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否则这些伥鬼肯定会继续作恶,这榕里大桥,未来也必定会事故不断,成为“死亡之桥”。  

唯独让阎羽担心的,是那依旧下落不明的五具尸体,他们的亡魂会随着尸体一路漂泊,最终不知在哪停下来,多半也会成为伥鬼。  

阎羽叫醒了杨雪妃。  

杨雪妃睁开眼睛,便忍不住抓住了阎羽的手臂,怯生生地说道:“刚才…刚才…”  

“刚才什么?”阎羽故作疑惑。  

“班长,你做噩梦了吧?”郝壮问道。  

在杨雪妃醒来以前,阎羽已经和他们两人打过招呼了,三人都觉得这种事还是瞒着杨雪妃比较好一点。  

杨雪妃看三人脸色正常,心里的恐惧也消失了一点,她松开了手,自言自语道:“我什么时候睡着的…刚才那真是噩梦?”  

环顾四周,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公路上,也没有奇怪的乘客,阎羽三人正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可能是太累了吧。”杨雪妃只能这样向自己解释。  

但饶是如此,杨雪妃也不敢再闭眼了,刚才的噩梦实在太真实,她再也不想重温一遍了。  

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雨停以后,阳光从乌云缝隙当中射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光柱,分外好看。  

阳光洒在身上,终于扫去大家心里的阴霾,胖子他们知道有阎羽在身边,也就不害怕了,继续闲聊起来。  

不多时,大巴便抵达了目的地,停靠在路边。  

司机开了车门以后,便下车使劲地吸烟,眉头紧锁。  

只怕遇到刚才的事情以后,他今年都不敢再开车了,即便开车,也不敢再过榕里大桥了。  

“师傅,风门村怎么走?”阎羽等人下了车,见四周荒凉无比,不由得问道。  

司机狠吸了一口烟,说道:“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几百米,就能看到风门村的石碑了。”  

“谢谢师傅。”  

阎羽带着三人,沿着公路往前走,没走多远,便看到了一尊石碑立在路边,上头用红漆写着风门村三个大字,边上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小路的两旁长着高高的芦苇。  

“这风门村也太偏僻了吧,咱们好好的踏青,怎么选到这么个鬼地方来了?”胖子不由得嘀咕道。  

杨雪妃解释说:“风门村是榕城周边唯一的原始自然村,村民们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只是简单地通电通网,过着农耕生活,学校安排咱们到这儿来,也是想让大家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吧。”  

四人正在小路上走着,赵箐箐忽然从阎羽的背包里飘了出来,她将脑袋搭在阎羽的肩膀上,说道:“老公,刚才那些小鬼,你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他们头七刚过,心有不甘,念在他们第一次犯错,所以我才给他们一次机会的,”阎羽小声地笑道,“否则,之前那吊死鬼赵箐箐,还有智障鬼冯亮,岂不是都得被我给灭了。”  

赵箐箐吐了吐舌头:“明白啦。”  

穿过不远的小路,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前方,是一座石拱桥,桥下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溪中有鱼儿在嬉戏,溪边则是一片鹅卵石滩,阳光透过溪水折射在鹅卵石上,五光十色映照得极为好看。  

往近看,几位农妇正领着孩子在河边洗衣服,欢笑声阵阵入耳,往远看,农田和房屋阡陌交通,炊烟袅袅如同水墨画般美不胜收。  

“我的天…这里是世外桃源吧?”胖子一改之前嫌弃的神色,深深地被眼前的美景给震撼到了。  

却在这时。  

“傻女人,疯婆子,半夜上了别家床,天刚亮,鸡未鸣,丈夫拿着棍儿赶…”  

四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前方的溪边,只见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女人坐在地上,边上有几个小孩绕着她转圈,一边蹦蹦跳跳,一边还唱着难听的儿歌。  

“咿呀——咿呀——”  

面对着几个小孩的嘲弄,花棉袄女人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她所表达愤怒的方式,只是发出一段段没有意义的音节。  

“傻姑,傻姑,你来打我们呀!”一名小孩捡起地上的石头,直接往花棉袄女人的脑袋上招呼,只听一声闷响,女人直接被砸得头破血流。  

“咿呀!”  

花棉袄女人似乎被激怒了,她突然暴起,抓住了朝她丢石头的孩子,然后带着孩子便往溪水里冲!  

阎羽面色一变,连忙上前,一把拉住了那花棉袄女人,顺势将孩子救下。  

此时那名孩子已经吓傻了,被救下以后,哇得一声便哭了出来。  

“疯子?”阎羽皱着眉头打量着眼前的女人。  

这女人大概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她蓬头垢面,皮肤极差,身上甚至因为长时间没有洗澡而发出一股酸臭味。  

“疯婆子!”  

这时,一名农妇忽然冲了过来,狠狠地推了疯女人一把,直接将她推得摔了个跟头,然后连忙抱起自己正在嚎啕大哭的孩子。  

“疯婆子,下次再让我看到你欺负我们家娃,信不信我让你家男人把你丢到山里去?!”农妇指着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