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江云之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玉走进来。  

秦远上前跟秦玉解释:“我正在请教江…江云问题。”秦远犹豫了一下,似乎不知道如何称呼江云合适。  

秦玉一听,顿时感到无比有趣。  

他这外甥秦远,天资聪慧,但从小只对数理有浓厚的兴趣,对文学和练武都敬而远之。  

也多亏了秦家风气如此,并没有强迫子孙后代一定要学文学武,光宗耀祖。所以尽管秦远、秦武都是文不成武不就,也没有长辈逼迫。  

秦远在数学上的天赋极高,而宁都并无专门教授数学的先生,所以秦远一直是一直兀自研究那些数字,还常常提出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例如秦远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奇妙的关系…  

秦玉对经商和数学都不感冒,所以秦远整日研究的东西他都看不懂。没想到今日秦远竟然破天荒地向江云请教。  

“哦?说说看,你都跟江云请教什么了?”  

秦远瞧了一眼江云,有些羞涩地解释了一下除法的竖式运算。  

秦玉听得云里雾里,却还是点点头:“哦,原来如此。确实很妙!”  

江云在一旁暗笑,不懂装懂这一点,秦大少他们爷俩倒是一模一样。  

不过他也有些佩服起来,秦家这样放任子女自由发挥的风气别说在古代,就是现代也很少见。数学在古代毕竟属于“奇淫巧技”,这样的大户人家子女不去想着如何把门第发扬光大,换个家族搞不好腿给打断。  

顿了顿,秦玉才看向江云:“江云,你还能指点秦远?你果真是让我有些惊讶。”  

江云连忙道:“老爷谬赞了,这些都是些奇淫巧技…”  

毕竟还要在秦府混,这些套话还是要说的。  

江云还未说完,秦玉却摆了摆手打断,继而一本正经道:“江云,不怕你笑话,我从来不认为这些东西是奇淫巧技。虽然我两位姐姐可能会那样想,但我一直觉得,这些所谓的‘奇淫巧技’才是这个国家需要的。”  

江云听到这儿顿时有些惊讶,没想到秦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竟然有这样的见解。  

秦玉似乎觉得自己的言论有些惊世骇俗,失笑摇摇头:“罢了罢了,我说的这话旁人不理解,你也不会理解,你听听忘了就成。”  

江云认真地摇了摇头:“老爷,我觉得你说得对。”  

秦玉表情有些古怪,笑了一声:“你不必刻意迎合我,我不吃这一套,拍我马屁也不会得到什么赏赐。”  

江云却是又摇了摇头:“老爷,我是真心觉得您说的对。自古到今,正是因为冶炼技术、农耕技术、建筑技术等等‘奇淫巧技’不断发展,才有了如今繁华的宁国…”江云此时思绪比较混乱,只是粗略地说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秦玉听了江云的话,眼睛猛然一亮,沉默片刻,才开口:“继续说下去。”  

江云想了想,组织一下语言:“就拿咱们的衣食住行来说,几千年前的先祖们穿的是麻衣兽皮,吃的是野菜肉食,住的是山洞草屋,出行全靠双足…而现在,咱们衣食住行都比先祖们优渥太多…这些改变都是靠着所谓‘奇淫巧技’的发展得到的。”  

秦玉有些激动起来,“江云,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江云犹豫了一下,因为他接下来的话可能会有些惊世骇俗,但看了看秦玉,还是点点头:“老爷,在我看来,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以文取士。”  

秦大少听得皱起了眉头:“你们又在说什么…”  

秦玉瞪了一眼秦武:“你先莫说话。”  

秦大少只好住口。  

秦远则在一旁若有所思。  

江云继续道:“我认为,不仅仅四书五经能够教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四书五经,可以看做是思想文化教育,教导的是为人处世,爱国知礼…可作为通识教育。但看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看的不是有多少知礼达信的书生,而是粮食产量高低、交通方便与否,军事能否保家卫国…”  

“这些真正与国力息息相关的却无系统教育。所以我认为在通识教育之上,应该还有数学、地理、生物、经济、物理、化学一类的高等教育,这些文化以外的教育,也应作为取士的标准!”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真理!  

江云的话果然惊世骇俗,秦玉听得目瞪口呆,想了想问:“何为物理?何为化学?”  

江云知道秦玉该有此问,便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了一番物理和化学。  

秦玉听完已经完全沉默下来,但能从他眼中窥探到心中的惊涛骇浪。  

秦远听得似懂非懂,细细品味后也微微张开了嘴巴。  

秦大少当然还是没听明白江云说了什么。但他大约听出来江云似乎是说念四书五经没什么卵用,有些欢喜,江云果然和自己观点一致。  

江云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些观点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太过于前卫,便也不再开口,任由他们消化。  

过了半晌,秦玉叹了口气,目光有些古怪:“江云,我以前一直认为我的想法已经足够离经叛道了,没想到你比我的还要惊世骇俗。”  

此时,秦玉竟然心中有了一丝视江云为知己的奇怪感受。  

顿了顿秦玉又认真道:“我自己虽然喜好文学,对你所言物理化学之类一窍不通,但也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这是国家大事,轮不到咱们肆意评论…你这些话可莫在外人面前说道。”  

江云心头一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