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琴声悠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有学过乐器的人才能体会那种热爱的感觉。  

江云本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吉他了,要割舍十几年的热爱,心中有多难受自然不必多言。  

而现在有个蠢货竟然送上门一把吉他…  

反正这个侯公子自己也得罪得差不多了,况且有秦大少罩着,想来对方也难以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报复。  

想到这里,江云咬咬牙问:“侯公子说的话当真?”  

侯文章微微一怔:“什么话?”  

江云道:“我若弹得不错,这把吉他就给我了?”  

侯文章一愣,刚才他一时脑热说了这话,自然不能收回去。心中暗暗嘀咕,这奴才莫非真会这乐器?有些许忐忑,但转念一想,一个奴才怎么可能在连他都没见过的乐器上有什么造诣?  

是了,或许这奴才会琵琶。琵琶在宁国属于不怎么高雅的乐器,下人会琵琶不奇怪。看来这奴才是以为吉他跟琵琶差不多,才如此狂妄的。  

想到这里,侯文章心中冷笑,正好让你出个丑,便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若弹得令大家都称好,送你又如何?”  

卞姝微微皱眉,却没有开口。  

众女的反应也都和卞姝差不多,都不太认可江云出这样莫名其妙的风头。  

只有秦大少一脸兴奋:“江云,你还会这玩意儿?快弹弹给我们听听。”  

江云接过吉他细细端详,不由眼神复杂起来。  

这把琴,是古典吉他无疑了。  

但这把琴上也有鲁特琴和比维拉琴的影子,譬如这把琴只有十二品,音孔上雕花,都与现代古典吉他不同。  

江云试着分别拨了拨六根琴弦,表情微微沉醉。  

众女见江云老成的持琴姿势微微一怔,暗想莫不是他真会这乐器?  

听完每根弦上的音后,江云微微一笑,扭动起琴钮。  

因为这个年代的古典吉他还未使用后来的标准定弦,江云想把它调成标准音再试试。  

侯文章见江云的动作,有些不爽,但还是忍住没有吭声。  

哼,我倒要看看你要玩出个什么花儿来。  

江云此时已按前世吉他标准定弦调好了音,微微一笑。  

他先是弹了弹自然大调音阶活动一番手指,心中一喜。果然,穿越过来竟然连肌肉记忆也带了过来,音乐听力也没有丢。  

这一手顿时让所有人都有些惊讶起来。  

侯文章则忍不住心里一沉。  

江云热好了手指,要准备弹奏了。  

只是,弹什么好呢?弗拉明戈也好,爵士也好,还是正经的西方古典乐,江云都会,但这些音乐都不太应景…  

想了想,江云左手上按了个和弦,  

右手忽然刷刷刷,又唰唰唰三下,以三下弗拉明戈轮扫开端。  

众人一听,微微一怔,也一下子被吸引了注意力。  

华夏最出名的古琴曲目之一广陵散。  

为什么选择古琴曲?  

在古代,并非所有音乐都是高雅的象征。弹琵琶的是贱婢,拉二胡的是瞎子,弹古筝的是妓女…而弹古琴的却是诸葛亮,是高山流水,是曲高和寡。  

琴棋书画中的琴,你以为说着玩儿的吗?  

若是穿越前可以选择,江云宁愿自己会的是古琴。  

广陵散,慢商调,配合古琴厚重古朴的音色,杀气腾腾,悲怆不已。  

而江云要以吉他演奏,音色柔和,便无法表现出那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干脆反其道行之,将这首古琴名曲换了一种方式重新演绎。  

只听,江云这首曲子以一道暴雨忽至样的声音开端后,就变得中正平和。然而传达出的意境又磅礴大气,宛若长宁江滔滔而来,却又不加奔腾,只是缓缓注入大海。  

弹奏时,江云还用上了吉他上特有的击勾滑弦技巧,令曲子不是一味的直线流动,而是仿佛有浪花,有暗流的丰富行进。  

这首曲子本来很长,江云却并不打算将它弹完,因为自己即兴改编,许多地方还有些不太恰当,还想待日后再加以完善。  

众人听得都入了迷,情绪完全被江云的乐声带动,似乎看到一个隐居雅士悠然而坐,面前是高山瀑流,身后是竹海无尽。  

同样,众人也一下子明白过来这侯公子和江云的水平差距有多大。便忍不住瞧了侯文章一眼。  

侯文章脸色铁青,这个脸打得可太痛了。  

先前他还说蛮夷乐器只能演奏出自己那种水平的曲子,江云马上就用现实戳穿了自己装的逼。  

曲毕。  

众人都沉浸在古典吉他带来的韵味中久久不能自拔。  

鲍琴两眼迷离地瞧着江云,心中扑通扑通地跳,觉得他那张俊美的脸更加迷人了。  

司琪瞧了鲍琴一眼,又瞧了江云一眼,捂着嘴笑笑。  

秦大少率先鼓起掌来:“江云,你弹得太好了。”  

江云谦虚道:“好久没弹有些生疏,让大家见笑了。”  

这话是谦虚,落到侯文章耳朵里更加刺耳。此时他颜面全文,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  

秦大少不忘落井下石:“侯公子,看来你这琴还得多练练啊!”  

侯文章深深吸了口气,表情平静下来:“你们秦家果然是人才芸集,在下佩服!这琴确实更配江兄弟,我自是不会食言,送你们了!”  

江云有些兴奋:“谢谢侯公子了。”  

这话是江云发自内心的感谢,落到侯文章耳朵里却显讽刺,便深深地看了一眼江云,缓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