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不要插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青柠自恭厕出来,同静嬷嬷一起,顺着原路回花厅,在长廊上迎面碰到了疾相。  

青柠停住脚。  

方才在院子里,她并没有看到他,花厅他亦不在,想必是刚刚来四王府的。  

大概是没想到她从静心庵赶回来了,疾相明显有些意外。  

恭敬鞠身:“太后娘娘。”  

为了表现出两人之间的暧昧,青柠深目看了他一眼。  

刚想着要不要说两句什么,就见疾相左右看了一眼,跨步近前,压低了声音以极快的速度说道:“娘娘最好借身子不适先行离开,若不愿走,夜里不管发生什么事,请娘娘不要插手。”  

说完,恐被人发现,快速后退一步,并转身走了。  

留下青柠站在那里怔了又怔。  

让她以身子不适为由先行离开?  

不愿离开也没关系,不插手夜里的事就行?  

青柠一头雾水。  

转眸问向静嬷嬷:“他什么意思?”  

静嬷嬷亦摇摇头:“奴婢不知,兴许是夜里要发生什么大事吧。”  

青柠呼吸一凝。  

大事?  

什么大事?  

第一反应是捉她。  

比如让所有人集合,然后一个一个检查脸上是否戴面皮,将她揪出。  

但很快她又否定了。  

这件事是可能会发生,且很有可能。  

但疾相刚刚所指的,绝对不是这件事。  

因为疾相叮嘱的,是让她不要插手。  

集合捉她,太后才不会插手呢。  

太后才不会管她的死活呢。  

冬至那日,跟皇后两人不是也只管吃瓜、作壁上观吗?  

指不定也巴不得她被捉住,巴不得她死呢。  

所以,疾相所言,应该是另一件事。  

她边走边思忖。  

太后会插手的,无非就是牵扯到自己的事,或者几个孙儿的事。  

牵扯到自己的事,不应该叫插手。  

那就是孙儿的事。  

哪个孙儿的呢?  

步飒尘的,太后如今应该不会轻易插手,其他几个皇子还算本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最有可能的就是步若轩和步封黎。  

而步若轩跟疾相关系向来不错,疾相应该不会专门叮嘱不要插手。  

他跟步封黎一直水火不容,如今虽将疾婉烟嫁给了他,却也只是为了不嫁给东蓬残疾三王爷的权宜之计。  

且现在是在四王府,所以她瞳孔一敛,这件大事是关于步封黎的?!  

快走到前院的时候,青柠又皱眉捂了腹。  

“哀家好像吃什么吃坏了肚子,又想去恭厕了,静嬷嬷,你先回花厅,帮哀家关注着。若真如疾相所言,发生了什么大事,你就速来恭厕告诉哀家。”  

静嬷嬷颔首领命:“好。”  

天已经擦黑,但因为满府的红灯笼,且还有不断燃放的礼炮,让整个四王府看起来亮如白昼。  

大家依旧还在院子里玩。  

步封黎看了看花厅一侧的时漏,面沉如水。  

很快就要到酉时了。  

他的计划是一到酉时燃放三响炮,行动。  

院子里负责燃放礼炮的,是他自己人。  

三响炮他早已给他了,只待酉时。  

他望了望青柠的位置。  

青柠不在。  

静嬷嬷回来了,自门口进来。  

他又看了看左右。  

几个盯着他的人依旧眼睛长在他身上。  

他本想问静嬷嬷青柠哪里去了,安全第一,终究还是做了罢。  

看静嬷嬷的样子,她应该没事,只是去了哪里。  

然后,他也听到他父皇出声问了静嬷嬷:“太后呢?”  

静嬷嬷回:“回皇上,太后娘娘在恭厕。”  

他便放了心。  

在恭厕也好,最好能迟点回来,恭厕在偏院,可远离前院这片是非之地。  

这时,一王府家丁端着托盘急急进来,给花厅里又送了两壶热茶。  

转身离开之际,瞥了一眼步封黎。  

步封黎会意,却并没有看他,只看向另一处,但所看的角度,刚好让此人在他的眼角余光里。  

此家丁以手中托盘为掩,另一只手快速比划了一系列手势。  

步封黎心口一撞。  

接到我们的人急报,皇上已调集了五万大军待命。  

此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轰得他耳边一嗡。  

调集了五万大军待命?!  

待命做什么?  

打仗?自然不是!  

是对付他!  

所以,这是已经知道他要逼宫吗?  

还是说,打算先揪出青柠,然后再以莫须有的罪名,踏平铲除掉他的四王府?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如此一来,他逼宫的胜算几乎是零。  

对方五万,他只有五千,就算加上外面的一万五千人,也才两万。  

最最重要的是,对方五万是常年训练,而他的这些是多年归农,临时操练才几日。  

他瞳孔一敛,要立即停止!  

不能打无把握之仗,亦不能做无谓的牺牲。  

更不能自己亲自制造让那五万大军镇压围剿四王府的机会,让原本的“莫须有”变成“师出有名”、“天经地义”。  

见即将酉时,他大步出了花厅。  

几个盯人的,自是也跟着一起。  

步封黎还未行至院中燃放礼炮的地方,远远地看见放炮之人正拿起那枚三响炮,作势就要燃放,他呼吸一紧,连忙朗声开口:“礼炮还有多少,够吗?”  

放炮之人闻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