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暗杀命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住38看书输入地址:38kanshu  

龙吟宫皇帝坐在龙案后,一手拿着奏折,一手执着朱砂笔,却是五心烦躁,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放下朱砂笔,“啪”一声合上奏折,扔到一边,身子往后面椅背上一靠,抬手去捏自己痛得如同针扎的眉心。  

二十多日过去了,宫千暮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东蓬又在这个时候大军压境,如破竹之势,大燕已失守数地。  

搞得他又不得不将他那个四子放出。  

总之就没有一件顺心事。  

枯坐了好一会儿,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他烦躁地扬袖一扫,奏折“哗啦啦”掉了一地。  

旁边待命的季喜见状,一惊,连忙上前收拾。  

也就是这时,他看到了那张随同奏折一起掉落在地的纸,上面只有三个字。  

不明其意,也不知道这张纸哪来的,是从哪个奏折上掉下来的,还是压在哪两本奏折之间的。  

不敢随便归置,遂单独拾起,递给皇帝:“皇上,这张纸不知是哪本奏折上掉下的。”  

“什么纸?”皇帝皱眉接过,甚是不耐。  

白纸黑字入眼:水是宫。  

只有三字。  

起先他也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打算扔在一边无视,可还未扔下去,陡然意识过来什么,瞳孔一敛,又将纸拿在手里细看。  

水是宫。  

水是宫!  

水饺是宫千暮?  

很是震惊意外,不仅意外会有这样的信送到他这里,也很意外信上的内容。  

他抬眸问季喜:“朕不在的时候,有谁来过龙吟宫吗?”  

“回皇上,没有,”回完,季喜又认真地想了想,“确定没有,除了龙吟宫自己的宫人,无任何其他人来过。”  

皇帝双眼微眯。  

无人来过,那就说明,不是夹在奏折里上来的,就是通过龙吟宫宫人压在奏折里的。  

是谁?  

他在找宫千暮这件事极其隐秘,连他的贴身大太监季喜都不知道,此人是如何知道的?  

不仅知道这个,甚至还知道他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花费了巨大精力都不知道的秘密,水饺是宫千暮。  

到底是谁?  

将此事告知于他的目的是什么?  

这上面写的又是否属实?  

皇帝想了很久,做了种种假设。  

最终觉得,不管此人是谁,也不管对方告知他的目的是什么,他都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毕竟,他这边现在毫无头绪,而事情又迫在眉睫。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做了一个决定。  

龙卫首领猎风接到暗杀命令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上说暗杀四王爷?”  

“怎么?不行?”  

见猎风吃惊,皇帝甚是不悦。  

他想过了,宫千暮他是必须要找到,且必须要掳走的,必须!  

而步封黎肯定会阻拦,不仅阻拦,还会因此对他生出敌意。  

生出敌意还事小,反目成仇都有可能,不是有可能,以步封黎对宫千暮的感情,必定反目成仇,且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横竖是最大的阻碍,他只能除了他。  

虽然他是他的儿子。  

但他有更重要、更在意的事要完成,留着他只会坏他的事,没有办法,只能弃之。  

“不是,属下只是跟皇上确认一下。”猎风连忙解释。  

“不用确认,朕就是让你暗杀四王爷!只不过,不是现在,待他击退东蓬、战事胜利之时,不用等他返京,立即秘密除掉他。还有,他身边的那个叫水饺的女人,一定要确保活口,秘密擒拿。”  

皇帝说完,再三强调:“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且不许暴露你们身份!另外,为保证万无一失,朕会启用四王府的影子,你们两方杀一个人,这样还失手的话,你们一个也活不成!”  

猎风冷汗涔涔,颔首领命:“是,只是不知四王府的影子是谁?”  

作为龙卫首领,也作为皇帝最信任的手下,他知道不少皇帝的秘密。  

比如,为了随时控制各个王府,皇帝在每个王府里都秘密养了一个影子。  

所谓影子全都是孪生兄弟,或者孪生姐妹,出生即分开,彼此不知对方存在。  

一人关起来暗养,一人在寻常人家正常养,暗养之人从小训练,培养成杀手,正常养的那个从小入宫,伺候各个小皇子,陪伴长大。  

据他所知,如今这些正常养的人,有的是王府里的管家,有的是王府里的侍卫,有的是王府里的大婢女而启用影子,就是将暗养的那个,换掉府中现有的那个,偷梁换柱、李代桃僵。  

所以,四王府的影子是谁?  

皇帝却没告诉他。  

“你无需知道,你们是两方各自行动。”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  

青柠是上路好久才发现琳琅也一起来了,就骑马行在他们的马车左侧,而钟力打马行在右。  

所以,她很有安全感。  

马车里步封黎坐在矮几边上,看铺在桌面上的军事地图,青柠也趴在矮几边,撑着下巴,只不过,她在看他。  

都说专注的男人最迷人,此刻,他就是。  

不对,一路他都是。  

一路他都在研究地图和战术。  

若是宫千暮,或许还能帮上忙,她这方面一窍不通,只能默默地陪在边上,不打扰,在他看累的时候,给他按摩按摩、松松骨。  

跟上次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