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雪夜偷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暗夜里,北风凛冽,野兽潜藏。  

一场暴风雪即将到来。  

漆黑的营帐内,张澜侧卧听了会儿风声,拿脚轻轻地踢了踢王忠。  

王忠连忙以肘撑地起身,悄悄挪了过去,低声问:“动手吗?”  

张澜轻轻地应了一声。  

王忠会意,轻轻地拿脚踩了几下地面。  

不多时,在呼啸的朔风的遮掩下,营帐内被俘的大齐将士,悄悄挪到了一起。  

两两一组,一侧躺一端坐。  

绳子打的是死结,他们手里又没有任何尖锐的器具,唯一解绳的方法,就只剩下了用牙齿啃咬了。  

浸过水的绳子十分结实,又粗又硬又韧,想要咬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暴雪将至,呼啸的朔风足以将一切啃噬的声音淹没。  

帐外看守的高昌士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眼神却如鹰隼一般锐利,四处巡视着,手持长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铅云浓重,北风呼啸,空气中暴风雪的气息越来越浓烈。  

终于,在侧躺的一组将士将牙根咬酸、嘴唇磨出血之后,端坐的将士们反缚在后的手腕上的绳索,终于被咬断,散落在地。  

双手自由的将士们甩了甩被缚了几天酸痛无力的手腕,立刻低下身去,嘴手并用,飞快地替侧躺的将士们解开反缚双腕的绳索。  

很快,双脚的绳索也被各自解去。  

重获自由的将士们来不及欢喜庆贺,迅速用军中特有的训练方法,在呼啸的夜风的遮掩下,努力恢复手脚的灵便。  

好在克里木要拿他们做人质,以威胁英国公撤退,所以倒不曾克扣了他们的伙食。众人又早就打定了主意伺机出逃,所以每顿饭都吃得干干净净,攒足了力气。  

否则,真要是连饿他们几天,别说是逃出去,只怕他们连咬断绳子的力气都没有了。  

待手脚自如了些,张澜命军中斥候,到营帐口偷偷观察外面的情况。  

外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唯有主帐及其附近透着几点灯光,光影在营帐上摇曳不定,看得人心头发慌。  

怕被看守的人察觉,斥候扫视一周,立刻缩回营帐,寻到张澜,低声禀报了。  

张澜闻言沉思片刻,果断低声吩咐道:“只怕敌人打算趁风雪夜袭嘉峪关,大家赶紧将绳子都重新缚上,记得留活扣!”  

王忠犹自不敢相信,低声道:“外头风声越来越紧,只怕暴风雪很快就要到来。顶风冒雪夜袭攻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澜低声回道:“或许克里木也猜到咱们会这么想,所以故意要选在今夜奇袭,以攻其不备呢?”  

王忠一怔,不免有些踌躇,问道:“那小将军如何得知克里木打算今夜攻城?”  

“因为主帐以及周围的营帐一直亮着灯。”张澜低声道,暗夜里双目锐利如剑,“如果克里木不打算攻城,那么主帐和副帐的灯火不会亮得这么齐整,而营地内也不会灭了各处篝火。”  

主帐和副帐内亮有灯火,是克里木和副将们要部署夜袭计划;而营地内灭了篝火,则是因为大军随时准备拔营出发。  

解释罢,张澜听着外面越来越紧的风声,催促道:“快快行事,以免耽搁!”  

王忠不敢再犹疑,慌忙随众行事。  

心里却想,若是克里木打算奇袭攻城,肯定要将他们也带上,以防万一攻城不下,好推出去威胁英国公。到时候,张澜肯定会被第一个推出去的。  

张澜临时改变潜逃计划,选择留守,是打算在敌军丛中给克里木突然一击,以策应驻守嘉峪关的将士们吗?  

这可是以命相搏啊!  

没想到张澜小小年纪的,却能这般将生死置之度外!  

王忠等人大受鼓舞,抱定必死的决心,以身当敌!  

京城今夜却是分外晴朗。  

深蓝的天幕上,一轮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从空中遍洒下来,落在花木上,如成千上万的星子熠熠闪烁。  

祁钰披上外袍,伫立窗前,遥望西北,目光沉沉如夜。  

英国公能打退气焰嚣张的克里木吗?  

果如张澜所料,第一片雪花飘落下来之时,主帐突然传出拔营的号令,原本阒寂无声的营地,突然响起一阵阵低沉而整齐的队列声,在暗夜里喧腾出冲天杀气。  

负责看守他们的高昌士兵,挑帘执灯进来,见俘虏们个个都乖乖地躺在那里,手脚都绑得好好的,也没来得及细查,便立刻揪起众人,推搡着出了营帐,塞住嘴巴,又赶上囚车,随众出发前往嘉峪关。  

行到一半,鹅毛般的大雪便密密层层地随风急旋飘落下来。  

很快,地上就积了一层薄雪。  

暴风雪之中,克里木亲率高昌大军,人衔枚、马摘铃,一路往嘉峪关挺进。  

此时的嘉峪关,黑暗阒寂的主帐内,英国公端坐未眠。  

张潮等副将亦率领各自心腹部下,身穿盔甲、手拿兵刃,严阵以待。  

或许克里木今夜不会趁暴风雪奇袭嘉峪关,然而他们却不敢怀有这种侥幸。  

因为他们的身后,是手无寸铁的边民,是大齐的万里河山!  

夜色越来越深。  

暴风雪也越来越大。  

张澜等人在囚车内坐着,很快便成了一尊雪白的雕像。  

然而夜色和风雪的遮掩之下,缚住手脚的绳索越来越松,众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悄悄开始了战斗前的热身。  

晴朗洁净的夜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