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当皇后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府,明缃推病躺在屋里,并不参与所谓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反正即便是她去了,也不过是得父亲几个冷眼,继室几句火上浇油的劝说罢了。而那些所谓弟妹,若不是贪图她从英国公府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只怕连一声“姐姐”都欠奉。  

这个家,早就不是她的家。  

她曾经以为英国公府会是她的家,可是没想到…  

明缃讥诮地勾了勾唇角。  

别人的家,永远都不会成为自己的家。  

而再亲的亲戚,也永远都不会拿你当一家人。  

“小姐,郑小姐来了。”兰芳垂目禀报道。  

东窗事发,表小姐被遣送回府,她虽然未曾参与其中,却因为夫人担心表小姐回了明家会受人欺负,一并被打发了来,继续伺候表小姐。  

幸而她爹娘苦苦哀求,夫人又挂念表小姐,便仍留了她的身契——若她成了明家的丫头,又怎么能威慑明老爷和继夫人呢。  

明缃瞥了兰芳一眼,冷淡道:“请她进来吧。”  

若是兰芳肯帮着她,说不定上回就成事了。  

要不是眼下还用得着兰芳英国公府世仆的身份,她早就远远地把人给打发了。  

不多时,郑玉烟走了进来。  

“听说你回家后便病了,我趁着今夜上街观灯,特地过来瞧瞧你。可好些了?”郑玉烟在床边的矮凳上坐下,温声关切道。  

明缃瞅了她一眼,不答反问:“郑大人和郑夫人现在还拘着你吗?”  

郑玉烟脸上的温情关切顿时一僵。  

自打上次储妈妈亲自“送”她回家,爹娘得知她闯下大祸,又气又急,一顿打骂之后,便将她禁了足。  

过几日,得知明缃被遣送回了明家,而爹娘的气也渐渐地消了,她这才找个机会,禀明双亲她是被明缃“胁迫”的,而英国公夫人为了保全明缃的颜面,不顾情由将罪责都推到了她的头上。  

爹娘这才放宽了对她的管束。  

饶是如此,今日的出府的机会也是她再三央求,又找了姐妹做掩护才得来的。  

她为了明缃受了这么多罪,怎么也得讨些利息回来。  

不过一瞬,郑玉烟脸上的关切便又重新真挚起来。  

“爹娘拘着我,也是为了我好。”郑玉烟怅然叹道,“不然国公夫人怎么会满意?”  

见明缃眼底闪过一丝晦色,郑玉烟心中暗讽。  

到如今这地步了,明缃竟然还跟她摆什么英国公府表小姐的款儿!大家一个席上一个地下,谁又比谁体面到哪里去!  

“你这么说也对。”明缃冷笑道,“可是郑家小门小户的,如何能与英国公府抗衡?你难不成就打算这么一辈子都缩在家里?”  

她当然不肯了!  

不过这话没必要跟明缃说,反正说了也没用。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郑玉烟无奈笑叹道,“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  

明缃知郑玉烟心中不甘,遂借口换茶将兰芳给打发了出去。  

待人出去了,明缃立刻坐起身来,凑到郑玉烟耳边,笑道:“眼下就有个机会翻身,端看你想不想要。”  

郑玉烟心中一动,抬头对上明缃那似笑非笑、半讽半诱的眼神,咽了咽不存在口水,低声道:“愿闻其详。”  

什么矜持面子?  

都得等得了里子、有了底气再说。  

明缃勾起唇角,轻声道:“当皇后!”  

郑承宪下衙之后,到礼部衙署转悠了一圈,见郎中明达从公房踱出,连忙迎了上去。  

“明大人。”郑承宪拱手对笑道。  

明达一愣,打量了一眼,恍然道:“原来是郑大人。”  

礼部和户部的衙署挨着,日常总有碰面的时候,再加上明达有心钻营,因此对于六部主属之官大都认得。  

“不敢不敢。”郑承宪拱手堆笑谦逊道。  

明达是正六品的礼部主事,他却是从九品的户部司务,在明达面前怎么称得“大人”二字。  

“不知郑大人等在此处,有何事赐教?”明达温和而不失倨傲地笑问道。  

“不知明大人可有闲暇,下官想请您去醉仙楼小酌两杯。”郑承宪拱手笑请。  

明达闻言微讶,不着痕迹地打量了郑承宪一眼。  

从九品的户部司务,能请人吃得醉仙楼的酒席?  

要知道,醉仙楼一顿饭下来,最便宜也得差不多二两银子。  

郑承宪见明达没有直接拒绝,暗自松了一口气,趁势伸手做请道:“马车已经在外恭候多时了,明大人,请。”  

“那明某就却之不恭了,请。”明达含笑应道。  

他倒要看看,能让郑承宪下如此血本,究竟是为了什么事。  

两人出了衙门,乘车先回明府,待明达换了常服,又一路往醉仙楼行去。  

明缃得知后,冷笑一声。  

郑玉烟动作够快啊,这才几天,就说服郑承宪替她出面奔走了。  

看来,自己也得尽快准备起来了。  

明缃深吸一口气,扬声道:“兰芳,去将我那件莲青色裙袄、素银簪鬟取来,再备上薄礼,咱们去英国公府探望姨母去。”  

虽然棋差一招,没能成为英国公府的主人,但是还可以借一借英国公府的威势嘛。  

兰芳应诺,自去准备。  

等收拾妥当了,辞别了继夫人季氏,主仆二人乘车往英国公府行去。  

门上见是明缃,不敢怠慢,立刻将人迎了进来,又着人进去通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