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回到高安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甲骨文我也只知道几个,只能说略有耳闻。”  

秦风点了点头,随后用冰元素在虚空中颇为扭曲的点画了几下,隐隐可见的霜气凝结。  

“水?”  

左国业想了一下,说道。  

“就是水,我就知道几个比较简单的字,比如山,火,日,月。”  

秦风摊了摊手,说道。  

他做不到左国业那种在虚空画字也能聚集元素的能力。  

那是独属于附魔师的无元素属性的灵能之力。  

若是谁都能弄出来,那还要附魔师干啥。  

“不错不错,有前途,哈哈哈,不说了,努力提升实力,为国家做贡献!”  

“我会上报研究成果,你的符文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作用,但它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  

“没有它,可能我到死也不会明白什么叫做符文,什么是具现化的规则之力!”  

“我相信你未来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国家不会忘了你,也不会让你失望,希望你们,也不要让国家失望!”  

“以后要是具现了什么好东西,只要对我们有用,你可以联系我或者小杨,直接联系,该有的绝对不会少了你的。”  

“我们研究院弄出来的好东西,必定会有你的一份,我说的!”  

左国业笑的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干涩的脸上也出现了些许潮红。  

他拍着秦风的肩膀,许下重诺。  

和杨建华留下个人通讯码之后,便急急忙忙的带着队伍走了。  

他们,和秦风一样,都在创造新的历史篇章。  

在场的人,脸上都洋溢着笑脸。  

左国宝的新发现,最终受益人也是他们这些异能者。  

附魔师有重大突破,意味着什么?  

不言而喻。  

秦风做了什么?  

好像没做啥,就在国宝面前,掏出水晶弓展示了符文之力,讲了一点点他还记得的,关于瓦罗兰的一些描述。  

够不够?  

足够了。  

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就是。  

朝闻道夕可死!  

左国宝研究附魔研究了一两百年,做了那么多的研究和突破,却始终没有秦风几句话和一次装备展示的威力大。  

这是另一个文明的传承,和华夏古文明传承,以及前人的挖掘研究,最后碰撞的结果。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次微不足道的碰撞,却能改写一个时代。  

就像牛顿的苹果,它掉下来了,砸他的头上,于是历史翻了篇。  

“这么说,以后我们也能用上水晶弓了?”  

穆英有些迷糊,待左国业他们离开后才反应过来。  

他们说的话,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合起来是什么玩意儿?  

但穆英还是明白一个国宝级附魔师研究成果所带来的东西。  

当然,穆英所指的不是水晶弓,而是和水晶弓一样的装备。  

“快了,很快,新的附魔装备就会面世。”  

秦风点了点头,很认真的说道。  

甲骨文早在几百年前的盛世时期就被那些学者们复刻出来了,现在左国业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隐藏在甲骨文之中的蕴含规则之力的字符,然后一一验证它们。  

甲骨文代表的可是一个文明的源泉,一个文明形态的起始。  

因为它们的出现,文明才能得以形成,并被延续,继而谱写史诗。  

有个词叫什么来着?  

近乎合道!  

秦风记得对甲骨文的解释里就有这么一句:它更贴近人们观测的自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最初的人对自然环境的最初感悟。  

因此,能在附魔师手上产生力量好像也没啥毛病。  

研究院的人走了,秦风他们留下来也没太大意义,穆妍她们传授的一些技巧也足够他们用了。  

现在实力不够,学再多也是枉然。  

因此,在营地又呆了一晚上,和穆妍她们好好的吃了一顿之后,秦风他们便坐着运输机回高安区了。  

高安区,才是秦风他们这些小菜鸡该呆的地方。  

“为了新装备,干它!”  

今天的穆英他们格外兴奋一些,因为秦风跟他们说,可能新的附魔装备使用要求会降低,价格也会降低,十级以下的人也可能用的上。  

这不是猜测,甲骨文这东西本身已经被挖掘出来了,现在需要的仅仅是去测试它的力量。  

降低使用要求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一发火球糊脸,高高跃起的大黑猫被凌空拦下,青子一个加速冲上去,一刀致命。  

配合娴熟,似乎大家经历过边缘区音仙子教学之后,成长了不少。  

穆英似乎已经开发出了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搓的火球飞出去后,还能在半空来一次加速。  

就是威力小了一点点,连一头五级变异黑猫都秒不了。  

这片废墟离安全区颇远,有些靠近边缘区了。  

活动的异兽大多是六七级的。  

不高不低,正适合穆英小队进行狩猎活动。  

“秦风,侦查!”  

解决了变异猫,穆英指着南方说道。  

鹰击长空冰晶箭矢化作猎鹰长啸而出,虚幻的眼睛转动,沿途观察着所有潜在目标。  

直到飞出五公里之后,灵能耗尽,箭矢化作点点冰晶炸开。  

“看到了几个狩猎队,猎物不少。”  

片刻后,秦风睁开眼睛:“往南六百米有一群变异甲虫,要不要料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